水均益从央视离职以后,经常在社交平台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这一次,61岁的水均益官宣了一则喜讯,其31岁的女儿水亦诗在北京顺利生下一名女婴,水均益和前妻...
2025-08-13 0
中日之间近来频频释放出友好信号,从体育交流到经贸合作,好像一切都在往缓和方向走。
然而,一则被日本媒体重新翻出来的旧闻却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去年7月,一艘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不顾警告闯入中国领海,被中方军舰果断发射两发炮弹警告驱离。
事情发生时,日方表现的异常低调,如今一年过去,日本舆论却突然炸锅,媒体“破防”,政府沉默,局势诡异。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是偶然的新闻重提,还是一次有意挑动的政治操作?
2024年7月4日,中国海事局提前62小时发布了明确的禁航警告,范围就包括浙江外海12海里以内的中国领海。
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凉月”号驱逐舰,依然顶着禁令一路开了进来。
要炸掉,在现代海上行动中,12海里的领海基线是任何军舰都不会轻易碰的红线,这不仅是国际法的硬性规定,也是触发军事对峙的高危地带。
更令人瞠目的是,“凉月”号进入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中方海军多次无线电警告的情况下,整整停留了20多分钟。
中国海军的反应既果断又有分寸——一艘护卫舰开到了它的正前方,发射了两发76毫米舰炮的警告弹,落点精准控制在航迹附近海面,溅起的巨大浪柱差点打在舰身上。
这样做的意思很明确:第一,领海不容侵犯;第二,已经充分克制,否则换成实弹命中,“凉月”号的安全根本无法保障。
可以说,这是用最低的风险,传递了最清晰的信号。
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真是所谓“误入”,任何一支纪律严明的舰队都会立刻掉头,但“凉月”号的沉默和迟疑,让外界很难相信这是导航失误。
日本方面事后给出的解释是“电子海图分界线未开启,导致误判”。
问题在于,这个理由几乎没有任何专业人士买账。
因为现代驱逐舰配备的是多重导航系统,海图、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等是基础标配,就算一套设备出故障,其它系统依然能清楚显示船只是否进入他国领海。
同时,“凉月”号舰长并未对中方的多轮无线电呼叫作出回应,甚至一度与日本自卫队总部的联系中断。
后,这位舰长被悄悄撤职换人,日方既没公开调查结果,也没承认受到过中方军事警告。
这样的处理方式,与其说是在解释,不如说是在刻意掩盖什么……
那么,为什么日本政府在事情曝光时依然选择沉默?
首先是法理上的被动,“凉月”号确实越过了领海线这一客观事实,中方既有海监记录又有雷达影像,而且还有现场的实弹警告射击作为佐证。
在这样铁板钉钉的前提下,如果东京公开反驳,不仅争论赢不了,还会坐实自卫队违规操作,甚至被外界解读为有意挑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美国的立场。
近几年,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不断向日本施压,希望它在“第一岛链”扮演更积极的军事角色。
倘若“凉月”号事件继续发酵,日本就可能被迫提前在中美对抗中选边站队,把姿态彻底摆在对抗中国的一边。
因此,在法理、外交、同盟三重困境下,沉默成了唯一相对安全的选项——既不与中方正面冲突,又能尽量压住国内的不满。
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事情并不会一直被压住……
2025年8月10日,日本共同社突然将此事翻出来报道,还选择用一种颇为渲染的方式来刻画现场:强调“巨大浪柱”、“危险程度”,却淡化“凉月”号违反领海”的根本原因。
报道的时机恰好赶在中俄海军在鄂霍次克海举行联合巡航、日本国内安全焦虑升温之际。
这种“巧合”,很难让人相信没有政治考量。
当下,日本国内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石破茂在议会选举中受挫,下台传言四起,国内对华温和派的影响力减弱,反而是对华强硬派和与美国关系密切的政治势力在借机发力。
共同社等媒体在这种背景下选择“旧闻新炒”,表面是在做新闻,实质是掀动民意,把中国塑造成“咄咄逼人的挑衅者”,进而迫使政府在外交上转向强硬。
尤其是在美国战略需要和日本国内鹰派呼声的共同作用下,这样的议题炒作,就像是在给本已紧绷的中日关系再加一把火。
如果联系起过去几年日本媒体在涉华安全议题上的操作手法,我们会发现其套路颇为固定的规律,即:
当需要推动国内民意支持增加军事预算、或者为新防务政策创造舆论空间时,就会集中炒作中国“威胁”,把个别事件放大渲染,而对本国在事件中的责任含糊带过。
这次“凉月”号的舆论回潮,其实是在为接下来可能的安全政策变动铺路。
“凉月”号事件真正的危险,不在于一次短暂的海上对峙,而在于有人有意把这样的摩擦包装成“安全危机”,绑架外交政策,推高地区对立。
如果日本继续用这种方式转移视线、掩盖责任,把挑衅粉饰成“受害”,那么下一次东海掀起的巨浪,很可能就不是两发警告炮那么温和了。
和平不是单边的施舍,而是双方都守规则、知边界的结果——否则,教训终将到来,而且代价会更高。
北晚在线:《中方曾向进入领海的日本护卫舰发射炮弹?外交部回应》2025年8月11日
湖南日报:《日本舰艇侵闯中国领海,中方至少发射两发炮弹?外交部回应》2025年8月11日
相关文章
水均益从央视离职以后,经常在社交平台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这一次,61岁的水均益官宣了一则喜讯,其31岁的女儿水亦诗在北京顺利生下一名女婴,水均益和前妻...
2025-08-13 0
8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加征的24%关税继续暂停90天执行。紧接着,中美就发布了关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的联合声明。这一消息来得猝不及防,...
2025-08-13 0
综合自顶端新闻、大理发布8月9日上午11时左右,一名来自北京的8岁自闭症男孩在云南大理苍山参加户外独立营活动时,于一处山道拐角突然失踪。随行教师在自行...
2025-08-13 0
8月7日傍晚,南航航班刚落地大连机场,机舱内突然爆发一阵骚动。一名穿蓝色卡通T恤的男孩在过道上又蹦又跳,他的父母和奶奶则将前排的林女士围在中间辱骂。推...
2025-08-13 1
话说民国那会儿,广州的药师庵可不是啥清净地方,外表看着是佛门净土,里面却藏着不少猫腻。尼姑们年纪轻轻,平均还不到25岁,香客们来来往往,捐的香油钱可不...
2025-08-13 1
金融诈骗陷阱的养分,是人们源源不断的贪欲,因为总有人想着天上掉馅饼,所以才会无数次掉进陷阱。中国首例千亿诈骗案件的罪魁祸首,利用的就是人们这样的心理。...
2025-08-13 2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随我一同探寻文字的世界~文:水木史记编辑:水木史记——《前言》——阿巴身边站着三个男人,他们都叫她妻子,门...
2025-08-13 1
2018年,重庆机场的到达大厅人声鼎沸。一个满头白发、牙齿早已脱落的老人,扶着拐杖,站在拥挤的人流中,一脸疑惑。他问身边的女儿:“为啥子骗我?明明是台...
2025-08-13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