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5日 20:02 1 admin

8月12日午后消息一出,外交部冷静但坚决:中方不再与捷克总统帕维尔进行任何形式往来。那天下午,朋友圈有朋友发消息调侃,说这事儿闹得不比摩天轮转得慢。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其实想想,波澜早起——帕维尔在印度跟达赖一块儿亮相,从中方角度看,这举动赤裸裸踢到了门槛。之前才跟台湾地区领导人通电话又“嚷嚷”着要访台,怎么听都有种拿“一中原则”当空气的架势。用我爸的话讲,这叫“接连作妖”。

帕维尔和达赖站一块儿合个影,背后争议点一下就炸开了。中方批判词很到位:“别拿什么‘宗教自由’做挡箭牌,西藏自古属中国,达赖炒作分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林剑发言时那忍着脾气的神色,隔着屏幕都能察觉:“一切政治把戏,都撼动不了我们的底线。”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捷克政府的回应速度也真快,隔了几小时扔出两句——一是“帕维尔这趟纯私人行程”,二是“双方合作空间照样有”。

这两句话怎么看怎么敷衍,试图降低火力,把锅往外一推,可也太露馅儿。帕维尔身为总统,管你是出差还是度假,招着风见达赖,就没法撇清身份了。再说了,真私人访问会摆得那么高调?媒体跟拍,镜头全程跟着,分明冲着中方来的。这点中国人一看就懂——你明着碰瓷,别指望我们只嘟囔两句就算了。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不与帕维尔交往这事,对捷克政府倒不是一刀切,更多算是对这位总统“打了个冷宫”。可影响受制于人的难看滋味,真要亲历才明白。帕维尔从竞选开始,不是一次两次踩红线,说白了,他喜欢眼球效应那一套。

刚当选还没提正式任命呢,1月末那场“电话秀”就让外交部气得说出重话,“严重违反承诺”“破坏关系”,那时新闻联播上都播了。帕维尔的“价值观外交”一直拉欧洲盟友的手玩小圈子游戏,中方基本没惯过他的作。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捷方这次说辞耐人寻味,前面唱两句“私人身份”,后头又补两句“合作空间”。可惜了,想搞点温和,结果你踩的线比台阶还直。总统个人行程,说得冠冕堂皇,其实谁都知道这种场面不可能脱得了官方色彩。

转念说,大部分欧洲媒体又像平常一样洗白帕维尔,说“西方领导人常见达赖,中国早就应该习惯”。可惜,他们转移焦点的戏法压根骗不过明眼人。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达赖在西方是“宗教人士”,可中方看得清清楚楚,他手上沾满了精心算计的政治筹码。帕维尔恰逢紧张期硬凑过去,能说不是计谋吗?

其实捷克国内自己也闹得不安生。学者在《议会报》上直白点名,问总统是不是把“价值观”玩成秀场,有没有把国家利益放第一位。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一国元首动辄就高调“作秀”,底下的质疑声也没少。捷克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各种声音掺杂其中。这让我想起去年春天在布拉格,一个出租车司机说起总统换届,结尾只嘟囔了一句,“甭管谁当,别老挑事儿。”

波澜到此为止没那么容易。两国关系本来没那么冷,2022年前几任总统来中国挺勤快,“一带一路”搞得挺热闹。如今不光冷了,还时不时地戳中国的痛点。

中方近年来面对这种挑衅,招数花样不少,“取消会谈”,“暂停高层接触”,冷处理背后的底线思维愈发清晰。谁想赌一把就得承受代价。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至于有人问中国这次是不是“过了点”,大概没站在中国这个位置体会过。踩了底线,何必留情面?该掀桌子掀桌子,免得老有人觉得中国会忍。

走到8.12夜,这个信号外界看得比谁都明白——涉及核心利益,中国毫无模糊地表明了底线。帕维尔想混过关?捷方公关语气再软,也换不来中方的退让。

中方作出决定,不再同捷克总统交往,话音刚落,捷克回应"2句话"

如果有人还觉得靠模棱两可能躲风头,那恐怕低估得太多。1-2年后回头看,“断联”那天的大门,也许成了节点。

一句话说穿,无论谁在碰“一中原则”,最后小算盘只能沦为一厢情愿。强行挑战,只会一地鸡毛。

信息来源:

在日本鹦鹉学舌,捷克总统妄言:台湾有事,欧洲也会有事 2025-07-26 11:29:14 观察者网

捷克总统赴印度会见达赖喇嘛,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7-28 15:48:19 观察者网

中方决定不同捷克总统进行任何交往,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2025-08-13 11:29:13 中华网军事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