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北京已有人“中招”!遇到这种虫千万别拍,有人差点“毁容”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09日 04:55 2 admin

“昨天夜里喷死的隐翅虫,吓人!”“已经在北京被攻击了!用了烫伤药才结了痂。”“10月5日带娃在北京发现隐翅虫”……近段时间,不少市民反映发现了隐翅虫,甚至被其弄伤。对此,专业人士提醒:需额外警惕“黑红相间”的毒隐翅虫,遇到千万别拍。其体内含有毒隐翅虫素,是一种酸性化合物,毒性强烈,因而被称为“飞行的硫酸”。每年6月起进入其活动高发期,近日更是隐翅虫皮炎发病的高峰。不少患者因接触其毒液出现严重皮炎,甚至面临“毁容”风险。

北京已有人“中招”!遇到这种虫千万别拍,有人差点“毁容”

社交网络上大家反映在北京多区发现隐翅虫

近日,北京多个区域的市民反映发现隐翅虫踪迹。在社交媒体上,东城、朝阳、海淀、丰台、通州、房山等区的网友均表示见到该虫。

北京已有人“中招”!遇到这种虫千万别拍,有人差点“毁容”

市民谭女士发现的隐翅虫

国庆期间,市民谭女士在北京朝阳门某餐厅就遭遇了一场“虫虫危机”。她与朋友聚餐时,突然发现桌边有小虫爬行。正当服务员准备拍打时,谭女士根据科普知识,及时制止,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毒液溅染。

北京已有人“中招”!遇到这种虫千万别拍,有人差点“毁容”

不仅在北京,全国多地也出现隐翅虫活跃现象。近日,“医院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诊量翻倍”的话题登上热搜。例如在济南,不少市民因直接拍打或误触隐翅虫,导致皮肤出现水疱、破溃等症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透露,近期该类患者接诊量比往常增长一倍。

据极目新闻报道,洛阳某建筑工地的纱网和脚手架上爬满隐翅虫,南阳一名4岁女童因颈部接触毒液,伤口红肿溃烂,历时近一个月仍未完全康复。9月以来,河南多地媒体也陆续报道了市民发现隐翅虫及接诊皮炎患者的新闻,反映出当前隐翅虫影响范围之广。

让人“毁容”的隐翅虫是什么虫?

那么,隐翅虫到底是什么虫?它们真的有这么恐怖吗?不幸遇到时,如何避免被它伤害?

隐翅虫是一类小甲虫,在昆虫分类上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

隐翅虫科是所有生物里种类最多的科,全世界已知的隐翅虫有66000多种,别看它们种类这么多,对人有威胁的只有毒隐翅虫亚科的20多种,在中国常见的只有两三种,其中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是梭毒隐翅虫,除了西藏之外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数量较多。

梭毒隐翅虫在外观上很好分辨,细细长长,红黑相间,头尾都是黑色。这种醒目的配色本身就是一种警戒色,向其他生物预警“我有毒,别惹我”。

北京已有人“中招”!遇到这种虫千万别拍,有人差点“毁容”

遇到毒隐翅虫,千万不能乱拍!

不小心拍了,3步应对

毒隐翅虫威胁人类健康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素——毒隐翅虫素。

毒隐翅虫素是一种接触性毒素,如果接触到皮肤,就会引起隐翅虫皮炎,令人产生瘙痒、刺痛和灼烧感,皮肤上会出现线性的红斑或者脓包,等消退以后还容易结痂和留疤。对于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引起更强烈的反应。

通常来说,当毒隐翅虫落到人的皮肤上时,如果不受到惊吓,极少会主动释放出毒隐翅虫素。那些被隐翅虫所伤的人,多数都做错了一件事,就是在发现身上有毒隐翅虫后惊慌失措地将其拍死,使得它们体内的毒隐翅虫素释放到皮肤上,引起了皮炎。前不久上热搜新闻的受害者,就是因为在脖子上发现隐翅虫,徒手将隐翅虫拍死之后又没有洗手,还用手揉了眼睛,导致眼周和脖子上的皮肤都“中了招”,差点“毁容”。

那么,遇到毒隐翅虫上身,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很简单,不要拍,轻轻吹走或弹走就好。如果不小心将毒隐翅虫拍死在皮肤上,正确应对步骤有三点。

第一步:第一时间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将残留的毒液洗去,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如果在眼睛旁边就不要用肥皂水了,用清水冲洗即可。

第二步:清洗后不要涂抹酒精、牙膏和各种“偏方”,同时克制自己抓挠患处,以免造成二次感染。

第三步:如果后续依然感觉不适要尽快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外涂药物,内服抗组胺药物或者抗生素治疗。

来源:北京新闻

编辑:刘洋

审核:张晶晶 曹蕾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