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理学院的故事是一个充满着挑战与选择的过程,从名字上的变化到背后所思考的一番战略举措,这所学校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出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高度。兰州文理...
2025-10-11 2
长安的深秋总带着股透骨的凉,司马迁裹着单薄的囚衣,坐在阴暗的牢房里,指尖还残留着竹简的粗糙触感。宫刑的剧痛像毒蛇,日夜啃噬着他的身体与尊严,连狱卒的脚步声都像在提醒他:你是个“刑余之人”,是被世人耻笑的对象。那时的他,不止一次想过拿起墙上的佩剑了结性命——可每当闭上眼,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嘱托他“完成史记,续接文脉”的画面就会浮现,让他把到了嘴边的绝望又咽了回去。
谁都知道这场苦难有多沉重。作为太史令,司马迁本可以安稳地记录朝堂琐事,可他偏要为李陵辩解,说一句公道话,却因此触怒汉武帝,落得个“欲死不能,欲生不忍”的境地。宫刑不仅是身体的摧残,更是精神的凌迟——在那个“刑不上大夫”的时代,这比死刑更让人抬不起头。他的朋友躲着他,同僚议论他,连街头的孩童都敢对着他指指点点。可他没有被这股恶意压垮,反而在牢房的油灯下,摊开了一卷卷空白的竹简,用带着血痕的手指,写下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誓言。
这就是司马迁,把“屈辱”酿成“力量”的史家。出狱后,他拖着残缺的身体,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史料中。别人在酒馆里高谈阔论时,他在整理诸侯列国的旧档案;别人在庭院里赏月饮酒时,他在考证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哪怕晚年双目昏花,他也让女儿念着史料,自己口述着历史的脉络。他写项羽,不避讳他的刚愎自用,也不掩盖他的英雄气概;他写刘邦,不美化他的市井之气,也不忽略他的雄才大略。他的笔,像一把精准的刻刀,把历史的真实刻在竹简上,也把自己的苦难与坚守刻进了岁月里。
最让人震撼的,不是《史记》的“史家之绝唱”,而是他在绝境中“不认输”的韧性。他在《报任安书》里写“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哪里是在说古人,分明是在说自己——他把所有的屈辱、痛苦、不甘,都转化成了著书的动力。有人说他“太固执”,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偏要跟自己较劲;可他知道,《史记》不是写给汉武帝看的,也不是写给世人看的,而是写给历史,写给那些在苦难中依然坚守信念的人。
这让我想起身边那些“司马迁式”的人:可能是遭遇意外失去双手,却用脚写出一手好字的书法家;可能是中年失业,却从零开始学习编程,最后创办科技公司的创业者;可能是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公益,帮助更多病友的志愿者。他们都像司马迁一样,没有被苦难打倒,反而把苦难当成了“垫脚石”,把痛苦酿成了“成就的糖”。
司马迁用一生证明:伟大的成就从来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在苦难的土壤里,用坚持和信念浇灌出来的果实。宫刑的屈辱没有毁掉他,反而让他更懂历史的厚重,更懂人性的复杂,更懂坚守的意义。《史记》里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他的血泪,也闪耀着他的光芒——那是一个人在绝境中,用灵魂书写的生命赞歌。
你是否也曾在苦难中,找到过转化为动力的契机?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见证苦难与成就的奇妙联结!
相关文章
兰州文理学院的故事是一个充满着挑战与选择的过程,从名字上的变化到背后所思考的一番战略举措,这所学校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出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高度。兰州文理...
2025-10-11 2
高市早苗刚刚当选,赖清德和蔡英文第一时间送上“最热烈的祝贺”。结果高市早苗转头就对外强调一中原则、还想和咱中国对话。岛内网友都笑了:民进党又押错宝,刚...
2025-10-11 1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L.Y前言中国商务部这次下手,确实不拖泥...
2025-10-11 1
10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原告王某与被告俞某某离婚纠纷一案一审情况的通报》:本院于2023年9月7日立案受理原告王某与被告俞某...
2025-10-11 3
文|一帆编辑|洲洲影视娱评引言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来临。生命无常,金钱、才华在命运面前如此脆弱。短短几天内,不同的人相继离世,也更加让人感慨生...
2025-10-11 6
你以为的环保再生材料,背后可能藏着别有用心的操作。在海关的监管区域,堆放着一块块灰褐色的所谓“再生纸浆”。乍看之下与普通纸浆无异,但仔细一查,却能闻到...
2025-10-11 3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蓝新闻、人民网、百...
2025-10-11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