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凌晨00时48分,四川泸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通过“平安泸州”发布警情通报:10月13日19时左右发生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回龙街路段的交通事故...
2025-10-14 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团队最近搞出个挺神奇的东西,用AI做了种“视觉字谜”图像。
同一幅画,就转个角度,居然能从熊变成蝴蝶,从大象变成兔子。
这成果还发在了《当代生物学》上,不光好玩,更给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递了把“精准工具”,以前研究里绕不开的麻烦事,这下终于能解决了。
以前看神经科学研究总觉得“绕”,比如想搞明白大脑怎么认物体尺寸,得找不同大小的图像对比。
可这些图像不光尺寸不一样,形状、颜色说不定也有差别。
最后根本说不清,大脑的反应是因为尺寸,还是因为别的特征。
这次这个视觉字谜,算是把这个“变量干扰”的坑给填上了。
这视觉字谜的核心本事,就是“像素不变,旋转变物”。
团队先让AI学明白不同物体的视觉特征,比如熊的轮廓、蝴蝶的翅膀纹理,再反过来优化像素组合。
最后弄出来的图像,0度看是熊,转180度就成了蝴蝶,像素、颜色、纹理啥的全一样,就大脑认出来的“物体类别”不一样。
以前研究视觉认知,最大的麻烦就是“控不住变量”。
2024年有篇神经科学论文说,传统实验里近六成结果得重复验证,就是因为没把干扰特征完全排除。
现在有了这个技术,只变旋转角度,其他全不变,相当于给科学家开了“上帝视角”,能精准盯着“大脑怎么认物体”这一个问题研究。
我跟做心理学研究的朋友聊过,他说以前做实验得花好几个月设计刺激材料,就怕特征没控好。
现在有了视觉字谜,直接用现成的图像就行,省了不少功夫。
而且这技术不是“花架子”,约翰霍普金斯的团队还详细说了生成流程,其他实验室照着做也能搞出来,实用性挺强。
光有技术不够,还得靠实验证明它有用。
团队拿“熊-蝴蝶”的视觉字谜做了个实验,找了群人来参与。
规则很简单:看图像(有时候是熊,有时候是蝴蝶),然后把图像调到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尺寸”,不用管图像实际像素多大。
结果挺有意思,不管图像本来多大,只要认出来是熊,大家就会把尺寸调得明显比蝴蝶大。
明明是同一幅像素画,就因为旋转了一下,大脑的“尺寸标准”就变了。
这说明啥?咱们大脑里藏着“先验知识”,认出来物体类别,就会自动调出现实里的尺寸印象,跟图像实际大小没关系。
以前神经科学就知道,不同尺寸的物体在大脑不同区域处理,但一直说不清是不是真的因为“尺寸感知”。
现在有了这个实验,终于能确定了,因为其他特征都一样,只有物体类别变了,大脑的反应差异肯定是来自对尺寸的认知。
查兹・费尔斯通教授说这技术“几乎能用到所有感知研究”,我觉得这话不夸张,毕竟只要涉及“认物体”,都得跟变量较劲。
现在这技术已经开始用在其他研究里了,斯坦福大学的团队用它做“卡车-狗”的图像,研究大脑怎么区分有生命和没生命的东西;
梅奥诊所还想拿它做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要是病人分不清旋转后的物体,说不定就是认知出了问题。
甚至有传言说苹果在琢磨用这思路做手机图标,转个角度变功能,听着还挺有意思。
这视觉字谜最牛的不是能“变魔术”似的换物体,而是第一次让视觉认知研究“纯粹”起来。
不用再跟形状、颜色这些变量较劲,科学家终于能盯着“大脑怎么认东西”这个核心问题深耕。
对普通人来说,这技术可能暂时离生活有点远,但长远来看挺有用。
比如以后做认知障碍的诊断,可能不用再靠复杂的问卷,看几幅旋转图像就能初步判断;人机交互也能更灵活,图标、界面都能玩出新花样。
这事儿也证明了AI不只是能写文案、画图片,还能帮着破解“大脑怎么思考”的难题。
以前总说AI要向人类智能学习,现在反过来,AI也成了研究人类智能的好帮手,这种“互相成就”的感觉还挺奇妙的。
相关文章
10月14日凌晨00时48分,四川泸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通过“平安泸州”发布警情通报:10月13日19时左右发生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回龙街路段的交通事故...
2025-10-14 1
国民党党魁改选一事上,也是让大家伙们看到了部分参选人最真实的面目,原本现在是他们最后冲刺的时间,可因为一些言论,导致民调的下降,以及多位大佬改变支持的...
2025-10-14 1
美国五角大楼前言五角大楼最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偷偷砸了10亿美元满世界“扫矿”!钴(gǔ 、锑(tī 、钪(kàng 、钽(tǎn ,这些没拼音连名...
2025-10-14 1
最近两年,大语言模型简直像开了挂,从客服机器人秒回问题,到内容平台自动生成文章,甚至帮程序员写代码,几乎渗透了所有需要“动脑子”的数字化场景。但你可能...
2025-10-14 1
2023年12月,美国退役上将斯塔夫里迪斯对媒体放话:即便给中国十年,也打不过美国及其盟友,日本澳印会从侧翼封死航线。 这番言论一出,国内外论坛沸腾,...
2025-10-14 1
河南巩义地方美食以传统豫菜和特色小吃为主,极具地域风味,既有历史传承,又贴近日常生活,是体验中原饮食文化不可错过的一站。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巩义10大特色...
2025-10-14 1
膝盖一响,退休金差点改交住院费——67岁的张叔倒着走,两步就把自己送进骨科,这不是段子,是上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登记本上的第17号。 我蹲在病房门口陪...
2025-10-14 1
10月14日,武汉音乐学院官微发布讣告: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荣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0月12日10时3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59岁。荣政...
2025-10-14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