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跟着美国就能高枕无忧的马科斯现在遭到了政治生涯中的滑铁卢,愈演愈烈的反腐游行不但让自己的内定接班人引咎辞职,还被爆出马科斯也贪污了80万,在战...
2025-10-21 0
这两天,一条新闻在网上刷了不少人的屏——外媒说,美国打算拿出“核弹级”手段对付我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话音刚落,王毅外长就接见了美国黑石集团的掌门人,当面把我国的立场说得明明白白:中美之间不管怎么博弈,有一条底线不能碰,那就是和平共处。
一边是美国挥舞金融大棒,一边是我国强调理性沟通,这场围绕资源和金融的较量,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
事儿得从去年开始说起。10月初,我国工信部发布了新一轮的《稀土行业发展规划》,里面明确提到,要加强对稀土资源的出口管控。这事儿一出来,美国媒体一下就炸了锅,说我国这是在搞“资源武器化”,还说什么“地缘政治工具”。可说实话,这帽子扣得不太讲理。
我国这么做,根本原因有三点:一是稀土确实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不能随便往外卖;二是我们也要保护环境,稀土开采对生态影响很大;三是要推动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不能再只做“挖土卖矿”的生意。
说白了,我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不是针对谁,更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写进法律和发展规划里的。早在2020年出台的《出口管制法》里就有相关规定,这次不过是政策进一步落地而已。
可美国不这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用不用得上”。因为稀土虽然不算稀有,但能拿出来用、提纯到高标准的国家不多,我国就是那个全球最靠谱、产量最大、技术最成熟的供应国。美国高科技、军工、能源这些领域,根本离不开稀土。
尤其是在台海局势、南海问题频频升温的大背景下,稀土成了绕不开的话题。美国担心,一旦真闹到动手阶段,我国一收紧稀土出口,他们很多“高精尖”设备就得趴窝。
所以,2025年10月中旬,有媒体突然放出风声,说美国政府内部正在讨论,要不要用金融手段反制我国的稀土政策。说得最狠的一条,是把我国企业从美国资本市场上“踢出去”,甚至考虑限制我国参与SWIFT国际支付系统。
这可是“核弹级”的招数了——说它狠,是因为一旦真实行,影响将是全球级别的,不是只对着我国来的;但说它虚,也不假,因为这种事,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代价太大。
就在这种风声越来越紧的时候,王毅外长在北京会见了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这位美国金融界大佬是老熟人了,多次参与中美经济交流。这次,他来北京的时机很巧,外界都在猜,他是不是带着“试探风向”的任务来的。
王毅没有回避敏感问题,反而主动把话题抛出来。他直接说,中美之间不应该搞脱钩断链,和平共处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合作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这番话,既是对外界“金融制裁论”的回应,也是对美国商界释放的善意信号:有分歧可以谈,但别想着用威胁的方式逼我们让步。
美国打“金融牌”,其实早有前科。俄罗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从SWIFT踢出去,冻结海外资产,断掉美元交易通道,俄罗斯经济确实受了冲击。
但中美不是俄美,两国之间的金融联系,早就深到剪不断理还乱。我国现在持有的美国国债超过8000亿美元,美国不少大公司在我国有着上百亿的投资和业务。如果真把我国企业踢出美国资本市场,影响的不只是我们,连美国自己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再说SWIFT,它确实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国际支付系统,但不是唯一。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开发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前三季度的交易量比去年增长了超过三成。
更有意思的是,就连澳大利亚这样的“盟友国家”,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贸易。澳央行在今年的报告中写得很清楚,中澳双边贸易中,接近三成已经用人民币结算了。
这说明一个问题:金融体系早就不像以前那样“美元说了算”了。人民币国际化虽然还在路上,但已经有了实打实的基础。如果美国真想动金融制裁这张牌,不仅效果难说,还可能逼着更多国家加快“去美元化”的脚步。
王毅外长在会谈里也提到,我国并不想搞对抗,更不愿看到全球供应链被人为切断。他强调,多边主义才是解决问题的路径,单边主义和胁迫政策注定走不远。
这番话,听起来理性克制,但分量不轻。不光是对美国说的,也是对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观望中的国家说的:我国不会主动掀桌子,但别人要是想推我们下桌,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管。
这场围绕稀土和金融的对抗,说到底,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美国放风说要出“核弹牌”,某种程度上是在试探我国的反应,也是在给国内鹰派一个交代。
但我国的应对方式,显然不想跟着起舞。没有情绪化反击,也不抢占舆论制高点,而是用一连串扎实的政策、数据和对话,稳住局势,展示底气。
这正是近年来我国外交风格的一大变化:不靠喊口号,不靠强硬表态,而是靠事实说话、靠规则办事。
比如稀土政策,我们没有搞“一刀切”,而是通过双边、多边机制,跟东盟国家、日本、欧盟乃至非洲国家展开合作。2024年建立的中国—东盟稀土合作机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互通,把“稀土牌”变成了“合作牌”。
再比如金融领域,我国没有跟风搞“脱美元化”,而是通过推动人民币结算、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逐步扩大话语权。
这不是“以牙还牙”,而是“以稳应变”。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国际新闻有时候真挺累的,一会儿“制裁升级”,一会儿“谈判破裂”,动不动就“地缘政治风险”。但这次稀土风波,我倒觉得值得多看几眼。它不仅仅是一次政策摩擦,更是我们看到大国博弈背后逻辑的机会。
美国的惯性思维是:我不喜欢你做某件事,那我就用我最厉害的家伙来吓你。但我国这次的回应方式,体现的是另一个思维逻辑:我不怕你,但我也不抬杠,我们可以坐下来谈,但你别想着拿刀子逼我让步。
这才是成熟的外交,也是有底气的大国姿态。中美关系未来怎么走,谁都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像现在这样理性、稳健、有分寸地应对变化,再大的风浪,也能稳稳渡过去。
毕竟,真正的“王牌”,从来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更能沉住气。
东南网 王毅分别会见瑞典外交大臣、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北京日报客户端 王毅会见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
相关文章
本来以为跟着美国就能高枕无忧的马科斯现在遭到了政治生涯中的滑铁卢,愈演愈烈的反腐游行不但让自己的内定接班人引咎辞职,还被爆出马科斯也贪污了80万,在战...
2025-10-21 0
燧火燃,裂开混沌照荒原。娲皇补天,神农尝草,血痕干。轩辕,斧钺寒,蚩尤雾散定中原。河图洛书星转,指南车破万重峦。耒耜耕雨,蚕桑织梦,苍梧凤凰来仪。尧阶...
2025-10-21 0
美国参议院的投票结果再次让民众失望——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以51票赞成、44票反对的结果被否决,这已经是第九次投票碰壁了。熟悉美国政治的都知道,这...
2025-10-21 0
在中美关系这个大棋局里,特朗普这回选择先出招了。他一边对外表态,说愿意在对华关税上“松一松”,一边又放出信号,希望中国能在两个关键领域给点回应。一个是...
2025-10-21 0
整个七国集团都准备跟随美国反华,就在这个时候,中方口风突然变了,同意和美国谈判,这是否表明面对G7施压,中方“怕”了呢?并非如此,真相到底如何?日前,...
2025-10-21 0
这两天,一条新闻在网上刷了不少人的屏——外媒说,美国打算拿出“核弹级”手段对付我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话音刚落,王毅外长就接见了美国黑石集团的掌门人,当面...
2025-10-21 1
1950年6月10日清晨,台北马场町枪声突起,一位代号“朱谌之”的中年女子被处以极刑,身中七弹,倒在湿冷的草地上。她叫朱枫,是中共派驻台湾的重要交通员...
2025-10-21 4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 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
2025-10-2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