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抖音热搜 2025年04月07日 19:07 1 admin

一、战败阴影下的日本:天皇的生存危机与“和亲”策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作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率领46万美军进驻日本,全面接管战后事务。

此时的裕仁天皇深陷恐惧——作为二战日本法西斯的最高决策者,他面临被国际法庭审判甚至处决的风险。

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结局更让他如坐针毡。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为求自保,裕仁天皇对麦克阿瑟极尽谄媚。

他主动前往麦克阿瑟住所拜访,并刻意在合影中矮化自身形象(身高差距被戏称为“父与子”),以彰显麦克阿瑟的“太上皇”地位。

据麦克阿瑟回忆录记载,裕仁在会面时“紧张得发抖”,甚至主动承认“对战争负有责任”,试图以谦卑姿态换取宽恕。

然而,裕仁深知仅靠表面恭顺不足以换取豁免。

彼时,美国国内及同盟国(如中、苏、澳等国)强烈要求废除天皇制并追究其战争责任。

美国国务院内部报告曾指出:“天皇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必须彻底清算。”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为扭转局面,日本政府决定采取“和亲”策略,将当时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女星——26岁的原节子作为“贡品”献给麦克阿瑟

这一决策背后,是日本政界对麦克阿瑟性格的精准研判:他虽以铁腕著称,但私生活放纵,曾公开承认“对东方女性的异域风情有特殊兴趣”。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二、原节子:从军国主义“工具”到政治棋子

原节子(本名会田昌江)生于1920年,出身横滨平民家庭。

父亲藤之助为普通职员,母亲操持家务,家中三男五女共八子女,经济拮据。

因家道中落,原节子15岁辍学,在姐夫、导演熊谷久虎的引荐下进入日活多摩川摄影所。

1935年以艺名“原节子”参演处女作《年轻人勿犹豫不决》,凭借清纯形象崭露头角。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1937年,德日合拍纳粹宣传片《新生的土地》(又名《武士的女儿》),原节子因“高鼻深目、异于传统日本女性”的外貌被德国导演阿诺德·范克选中。

影片结尾处,她身着和服立于中国东北殖民地的场景引发国际谴责,却在日本国内被奉为“国策电影”。

原节子因此受邀访德,接受希特勒与戈培尔接见,并被纳粹宣传机构称为“东方缪斯”。

二战期间,她主演的《夏威夷马来湾海战》等影片进一步强化其“后方女神”形象,成为军国主义宣传的核心符号。

然而,随着战局恶化,胶片被列为战略物资,电影业陷入停滞。原节子一度沉迷烟酒,事业跌入低谷。

直至战败后,日本政府急需重塑国际形象,其“亲西方”的外貌与知名度被选中执行“特殊使命”。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一场精心设计的“邂逅”与政治交易

1945年秋,日本内阁大臣吉田茂等人策划了一场名为“美日友好联欢”的晚会,以欢迎美军为名邀请麦克阿瑟出席。

原节子身着定制晚礼服登台献舞,刻意展现“崇拜与羞涩交织”的神态。

麦克阿瑟的副官费特尼准将回忆:“将军的目光始终未离开她,当晚便要求安排单独会面。”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时年65岁的麦克阿瑟虽在美国有妻儿(妻子琼·费尔克洛思,儿子亚瑟),仍迅速沦陷于原节子的魅力。

日本媒体刻意渲染这段关系,称其为“日美和解的象征”。

原节子以“若即若离”的姿态周旋,既未主动投怀送抱,又以“为国献身”的使命感配合政府计划。

她搬入盟军总部附近的豪宅,负责照料麦克阿瑟的日常起居,甚至被允许旁听军政会议。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段关系迅速转化为政治筹码

1946年2月,麦克阿瑟致信美国陆军参谋总长艾森豪威尔,强调:“废除天皇将导致日本社会崩溃,需派驻百万军队镇压。”

他力排众议推动《日本国宪法》保留天皇制,并默许裕仁发布《人间宣言》淡化神格。

此外,麦克阿瑟放宽对日经济制裁,默许多名甲级战犯(如岸信介)逃脱审判。

陆立之在《谁主沉浮》中揭露:“日本以金钱美色献媚迷惑‘洋人太上皇’,此计果然奏效。”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四、原节子的“双重角色”:情妇与国民偶像

成为麦克阿瑟情人后,原节子并未放弃事业。

1946年起,她转型饰演“民主新女性”,参演黑泽明《我对青春无悔》、小津安二郎《晚春》《东京物语》等经典影片。

黑泽明评价其表演“兼具坚韧与脆弱,完美诠释战后女性的觉醒”。小津更视其为缪斯,称“她深入理解角色,拯救了我的电影”。

与此同时,她在政界亦获殊荣:1946年以25.6万票当选日本首届妇女代表,海报遍布街头,被民众尊为所谓“永远的圣女”。

日本《朝日新闻》曾刊文称:“原节子小姐的牺牲,让日本得以重生。”

尽管国际社会视其为“战犯帮凶”,日本国内却将其“献身”行为视为民族英雄之举。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五、关系终结与余生隐退

1951年4月,麦克阿瑟因朝鲜战争指挥失误被杜鲁门解职,仓促返美。

原节子未随行,仅以“使命已完成”回应媒体追问。

此后,她淡出公众视野,仅偶尔参演电影。1962年拍毕《忠臣藏》后隐居镰仓,终身未婚。

隐居期间,原节子与小津安二郎的“精神羁绊”引发猜测。

1963年小津去世,她素服出席葬礼,签名时使用本名“会田昌江”,被视为诀别过往的象征。

1964年麦克阿瑟病逝,她未现身悼念,仅以“不后悔为国家献身”回应过往。

2015年9月,95岁的她因肺炎离世,葬礼仅有亲属参加,传奇一生终落幕。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六、争议与历史评价

原节子的“牺牲”客观上加速了日本战后复兴,但亦被指掩盖战争罪责

裕仁天皇免于审判、战犯获释进入靖国神社等事件,均与麦克阿瑟的纵容密切相关。

日本学者井上清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中直言:“美国策略需要天皇作为精象征,原节子不过是政治交易的润滑剂。”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国际社会对这段关系的批判持续至今。

韩国《东亚日报》曾刊文指责:“原节子的枕边风,让数万战争受害者永失正义。”

日本右翼则将其塑造成“爱国圣女”,2015年其逝世时,靖国神社游就馆增设展板,称其“以柔弱之躯守护国体”。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原节子的一生,是军国主义荼毒、政治交易与个人命运交织的缩影。

她嘴上说“这是为国家和人民献身,我不后悔” ,其实她不过是军国主义的祭品和麦克阿瑟得玩物而已。

“昭和女神”原节子,麦克阿瑟的玩物,日本右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