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奥运会不用申请了?没人想接,奥委组主席将访华,想让中国接盘?

抖音热搜 2025年07月19日 14:03 5 admin

2008年那场盛大的奥运会,很多人还记得。现在,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桌面上:2036年,奥运会还会不会再次来到中国?这件事不是空穴来风,种种迹象正在浮出水面。

国际奥委会换了新的负责人,名叫柯丝蒂·考文垂。她上任之后,行程安排得很快,其中一站,就是计划在今年11月访问中国。这个时间点很特别,正好是我们国家第十五届全运会举办的时候。一国体育盛会,加上国际体育组织最高负责人的到访,这两件事碰到一起,自然让外界有了很多联想。

大家猜测的核心,就是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问题。

其实,在这位新主席决定来访之前,她的前任,也就是巴赫,已经为这件事铺垫了不少。就在今年5月,巴赫专门去了一趟上海,目的很明确,就是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他在上海待了不短的时间,和当地的负责人谈了很多。上海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体育名城,巴赫对此看在眼里。他当场就给出了一个很高的评价,说上海的体育组织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话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嘴里说出来,分量是很重的。这不光是一句客套话,更像是一种官方态度的提前透露。

奥运会不用申请了?没人想接,奥委组主席将访华,想让中国接盘?

除了人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硬实力。今天的中国,和2008年时已经完全不同,尤其是在技术层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正在举办的巴黎奥运会,有很多技术支持都来自于中国。比如沙滩排球赛场上那些能和观众互动的AI设备,还有赛事转播背后用到的云端技术,这些都是“中国制造”。过去,我们可能是奥运会的参与者和举办者,但现在,我们更成了奥运会的技术提供者。这种身份的转变,让国际奥委会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价值。

对于2036年奥运会,竞争其实已经悄悄开始了。前主席巴赫之前就透露过,全球已经有超过十个城市表达了申办的意向。在这份名单里,人们看到了好几个中国大城市的名字。

为了办好大型赛事,我们国家自己也在做准备。国家体育总局在今年4月份,就公布了一份名单,选了30个城市作为承办体育赛事的试点。这里面包括大连、杭州、武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有数据显示,和2008年相比,今天中国城市的办赛综合能力,已经提高了65%以上。

办奥运,最实际的问题就是钱。这个问题,现在看来也不是最大的障碍。我们看几个数字:

上海去年的本地生产总值是5。39万亿人民币。

北京,也达到了4。98万亿人民币。

深圳和广州的经济体量同样巨大。这样的经济基础,足以支撑起一场奥运会的庞大开销。

再看硬件设施,也就是场馆。这方面我们同样有底气。上海现在拥有43个大型体育场馆,广州有39个。几年前举办过亚运会的杭州,更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亚运会结束后,那些为比赛而建的场馆,后续的利用率高达97。3%。这意味着场馆没有被浪费,而是持续在为城市和市民服务。这种可持续的模式,正是国际奥委会现在非常赞赏的。

奥运会不用申请了?没人想接,奥委组主席将访华,想让中国接盘?

交通方面,超大城市的承载力也足够。上海的地铁网络总长已经有1280公里,深圳是720公里。奥运会期间巨大的人流量,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全可以应对。

有意思的是,面对外界的热烈猜测,我们官方的态度却显得异常冷静。前段时间,有国外媒体报道说青岛市要申办2036年奥运会,消息一出,青岛市体育局马上就出来说明情况,表示目前没有这个计划。中国奥委会的副主席也曾公开表示,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应该留给更多还没有举办过的国家。

这种表态,听起来像是退了一步,但实际上,这更像是一种有底气的体现。潜台词是:我们不是不能办,而是不着急。我们有实力,所以我们有选择的权利。

申办奥运会终究不是一件小事,其中最大的挑战还是成本。根据财政部门的估算,如果举办2036年奥运会,光是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就需要投入2500亿到3000亿。比赛场馆的建设和维护,还需要800亿到1000亿。这笔钱对于任何国家、任何城市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奥运会不用申请了?没人想接,奥委组主席将访华,想让中国接盘?

在全球经济普遍不太景气的当下,很多国家都对举办奥运会这种“烧钱”的活动望而却步。韩国的首尔,去年就因为财务压力问题,正式退出了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

面对这个现实问题,中国这边可能正在考虑一种全新的模式。这种新模式,就是“区域合作申办”。不再是上海一个城市单独申办,而是由上海和旁边的苏州、杭州等城市联合申办。同样,也可以是广州和深圳联手。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

第一,可以分摊巨大的成本压力,每个城市承担一部分,负担就轻了很多。

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城市现有的优势场馆和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第三,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

这种联合申办的模式,现在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鼓励。他们认为,这可以有效降低办赛的门槛和压力,让更多有能力的区域参与进来。

即将到来的11月,新主席考文垂的中国之行,目的绝不仅仅是看一看全运会那么简单。她要谈的,肯定是一次更深层次的合作。这种合作,可能围绕着奥运会的申办,但更可能超越奥运会本身。

国际奥委会看中的,是中国庞大的体育市场和不断发展的赛事经济。我们那30个赛事试点城市,就是未来体育产业的增长点。对于国际奥委会来说,他们也希望从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分到一杯羹。未来的合作,可能会涉及技术输出、市场开发等多个方面。

奥运会不用申请了?没人想接,奥委组主席将访华,想让中国接盘?

可以说,无论2036年奥运会最终花落谁家,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分量已经今非昔比。从单纯的参与者,到成功的举办者,再到如今的技术和标准提供者,我们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考文垂把自己上任后的首次重要出访定在中国,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这标志着,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将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技术和中国的经验。

关于这次访问的具体细节还没有公布,但可以肯定,当她来到中国,和中方举行会谈之后,很多事情会变得更加清晰。中国到底会不会出手申办?国际奥委会的下一步棋会怎么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很快就会揭晓。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