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错,为什么要一个孩子买单?2018年初,李小璐因为管不住下半身,搞出了人尽皆知的“做头发”事件,直接导致在全网社死。离婚后的李小璐,带着还年幼的...
2025-07-26 0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税25%,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过是向特朗普低头罢了。
中方没纠结,直接把大订单扔给了澳洲,谁亏谁赚,一目了然。
加拿大对中国加税25%,针对中国产热轧钢、不锈钢、钢管类产品,全面提高进口税,幅度高达25%。
有人以为这是技术调查,实质上就是政治动作。
原因出在哪?我翻了几个时间点,拼起来看才清楚。
5月,特朗普政府已经明里暗里放出话来,要对加拿大重新加税,尤其是钢铝、机械、电池类产品,关税恢复50%。
6月开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启动了两轮“谈判”,意思很明白:要么站到美国这边,要么一块被罚。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团队,先“妥协”的方向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6月中旬开始,他们在内部预算会议上讨论一项策略,暂缓与中国的能源合作谈判,同时重启2019年暂停的钢铁保障关税条款。
到7月初,方案基本定下:对中国加税,对美国缓征,对墨西哥模糊处理。
这套打法叫啥?我觉得就四个字:“讨好上头”。
表面上看,加拿大在“控制进口倾销风险”,可问题是,这些钢铁项目早就配额管理,按吨定价,关税一出,根本不是产业策略,明显就是外交信号。
中方的反应很快,商务部没有立刻还手,只说了一句话:“任何贸易行动不能背离基本公平。”
可外行不知道,内行都懂,这句话背后的动作已经开始了。
7月13日,中粮集团下属公司向澳大利亚农产局提交了37亿美元订单申请,涉及油菜籽、饲料谷物、果仁、脱壳豆类等10余项。
一纸转单,把加拿大过去6年建立的最大出口体系,一夜斩断。
加拿大不是没反应,三大农产品协会上直接开出预警:中国大豆订单延迟60天、油菜籽港口积压8000万吨、谷物集装箱压港近2000柜。
你觉得这只是巧合?我跟大家讲,这批货原本7月20日该从温哥华港出发,终点就是中国山东与江苏两大港区,现在被转到澳洲,压根不给你补救机会。
中方没有像西方那样开新闻发布会大张旗鼓,但动作实在利落。
一个动作解决三件事:其一把加拿大卡住;其二让澳大利亚吃到甜头;其三,就是向美国释放“我有其他选择”的信号。
有人说,“中国为什么不硬刚美国和加拿大?”你想错了。
中国不是软,是快,打嘴仗费时间,动真格才疼。
加拿大的内伤开始显现,萨斯喀彻温省最大油籽出口商CanAgra连发三封内部信,要求延迟支付种植补贴;
阿尔伯塔农贷协会暂停了五个农场的新年度放款;
曼尼托巴省联合储运协会表示,当地六成储粮点即将满仓,无法出货。
媒体开始报道农民焦虑、订单中断、港口积压,你看,加税不是不行,代价是国内经济系统先碎一角。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这一转身,不只是反击,更是重构格局。
我觉得中国这招可以说是系统性调整。
在这之前,中国对澳的采购还有戒备,现在主动给订单,等于解封信号发出。
澳洲抓得住,就能站稳;抓不住,下一个转单对象马上能上。
而加拿大呢?前一天还想保住中美双边订单,结果现在发现,美国不松口,中国不搭理,剩下的只有内耗和烂账。
你问这是谁的账?要我说,那这账迟早要从加拿大政府头上算。
加拿大对中国加税的动作,看上去果断,背后其实没底气。
7月以来,加拿大国内不满情绪迅速聚集,反对党议员第一时间质问财政部——“是不是用农民的饭碗去换白宫的一个好脸色?”
我觉得,这句问得狠,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当政治牺牲品。
保守党在下议院提交动议,要求就对华关税举行特别听证,加拿大全国农民联盟发声明,点名财政部长、国际贸易部长“欠农民一个交代”。
你看,加税一周,加拿大三大出口省压力就上来了。
萨省农协直接公开一组数字:2024年同期,中国采购加拿大油菜籽近720万吨;
到2025年7月只完成了12%。这些油菜籽不是没长,是没人收,满仓、掉价、欠账,三道杠压在农民头上。
港口更惨。温哥华港积压的谷物集装箱超过1800个,运输拖延、装载困难、外商取消订舱。
一连串反应链下来,加拿大农业上下游已出现资金断裂、仓储溢出、债务催缴问题。
这还只是农产部分。
再看钢铁行业,加拿大本土炼钢厂依赖中国低价铁料、半成品和炼制原料。
加税后,这批原料成本飙升,有企业已经放出“转向韩国与东南亚采购”的信号。
等于绕一圈多掏钱,既没削弱中国竞争力,反而给自己加了负担。
这就是搞制裁时忘了供应链,可后果不会体现在报表,而会体现在选票上。
加拿大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多伦多、温尼伯、雷吉纳等地出现反对“盲目追随美国”的请愿行动。
抗议者不是那种职业政客,而是农场主、卡车司机、加工厂工人,这种人,一生只投几次票,但每一次都可能左右一场高层更替。
加中关系近年波折不断,华为高管案后,两国就没恢复稳定轨道。
中方曾明确表示,“不接受以安全为由搞技术霸凌”,如今又因钢铁与农产起风波,加拿大社会的对华认知也变得撕裂。
一边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不减,另一边是对美国的政治惧怕加剧。
两边都不敢得罪,结果两边都出问题。
中加之间出了裂痕,最开心的是谁?澳大利亚。
早在2020年,中澳关系陷入冰点,煤、牛肉、葡萄酒、龙虾、红木几乎被全面暂停。
2023年底两国开始恢复交流,只是还处于试探阶段。
这次加拿大自己踩坑,澳大利亚立刻接住了机会。
中国向澳下单370亿订单,大豆、谷物、矿产全部开绿灯。
不过我也注意到,中国企业没用“长期合约”的方式,是用滚动采购——这说明,不是把所有蛋放进一个篮子,短期利好已经够澳洲吃饱了。
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亲自过问中澳商务事务,农业部长更是在公开场合表示“重启中国市场,是澳洲农民最大的胜利”。
这种表态,说明他们比加拿大现实得多。
反观加拿大,还在等美国点头放过,可特朗普会放过吗?
特朗普的思路一直很简单:谁想进我市场,先交“保护费”,连日本、德国都被他盯上,加拿大再怎么低头,永远换不来公平待遇。
这场“美国指使-加拿大执行-中国反击-澳洲得利”的连环反应,不是一次偶然。
我看,这是一场对国际贸易结构的真实演习。
中国不靠口号讲道理,靠实际订单调结构,你针对我产品,我就转单给别人。
你想占便宜,我让你卖不出去。
你以为是外交博弈,我用市场规则让你输得没脾气。
有人说中国市场太大,别人靠你太多,可事实是——中方最懂怎么用市场话语权出牌。
澳大利亚这次拿到订单,还逐渐摸清了当下的生存方式。
而加拿大呢?贸易损失、内部分裂、外交孤立、产业反噬,一圈下来没人替它说话,更可怕的是,政客连认错的勇气都没有。
参考资料:
《中澳自贸十周年:双方合作如何越走越宽?》·国际在线·2025-07-17
《加拿大业界对特朗普钢铝关税加倍计划表示强烈反对》·新华网·2025-05-31
《中国企业家链接澳新之旅——满怀诚意谈合作 漂洋过海拓市场》·中国贸易报
《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新华社·2025-07-15
《外媒观察|澳总理访华:在不确定性中,寻求与中国务实合作》·中国网·2025-07-14
相关文章
大人的错,为什么要一个孩子买单?2018年初,李小璐因为管不住下半身,搞出了人尽皆知的“做头发”事件,直接导致在全网社死。离婚后的李小璐,带着还年幼的...
2025-07-26 0
据第一财经报道,雅鲁藏布江上的一个大工程刚开工,印度那边就炸开锅了,又是放狠话,又是搞抗议的,这动静可真不小。他们嚷嚷着要采取啥措施,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2025-07-26 2
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海军弄了一艘老掉牙的坦克登陆舰,叫“马德雷山号”,直接搁浅在咱们中国南沙群岛的仁爱礁上。当时菲律宾官方的说法是,这艘破船因为...
2025-07-26 1
鸭绿江这条河,大家都知道,是中朝两国之间的重要分界线。它从长白山南麓发源,一路流经吉林和辽宁,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占两国边界总长的56%。江口那...
2025-07-26 1
据大象新闻报道,湖南湘西一男子潜水被困水下溶洞5日后,经多方援助后奇迹生还。知情人称潜水爱好者王某在河道探索时失联,水下特警大队在9米深溶洞内发现了被...
2025-07-26 2
前言1986年11月5日,青岛港,美国海军首次访华就发生了一场持续两小时的外交对峙。起因竟然是几面旗子——美舰拒挂中国国旗,中方当场撤走仪仗队,双方剑...
2025-07-26 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夜色深处,枕边无梦,是谁在悄悄地对自己低语?时光不怜惜谁,如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把热烈、青涩、渴望,磨成稳重、平淡和坦然。六...
2025-07-26 2
特朗普还没动身来北京,美国的42辆M1A2T坦克就先一步漂到了台湾港口。听起来很气人,对吧?但剧情反转得有点快,这些装备到头来反倒能帮解放军一个大忙。...
2025-07-2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