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高敏不忍了!出手给全红婵出了“窝囊气”,印证了教练陈若琳的话

抖音热搜 2025年08月13日 19:57 3 admin

在体育的广袤天地中,运动员们如同闪耀的星辰,在赛场上散发着光芒,全红婵便是其中一颗曾璀璨夺目的新星。然而,不知从哪一个悄然的瞬间起,这位被世人誉为 “跳水天才” 的女孩,竟陷入了舆论的漩涡,成为众人无端指责与怀疑的对象。尤其是步入 2025 年,在接连两项关键赛事的名单中,都不见她灵动的名字后,那质疑的声浪,仿若汹涌的潮水,一波高过一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但好在,在这如墨般浓稠的舆论阴霾中,高敏挺身而出,在采访中为全红婵出了一口 “窝囊气”,也让教练陈若琳曾经的话语,如同预言般一一应验。

高敏不忍了!出手给全红婵出了“窝囊气”,印证了教练陈若琳的话

回溯到 2021 年的东京奥运会,那是一个让全红婵一战封神的舞台。湛蓝的跳水池上方,年仅 14 岁的全红婵身姿轻盈地走上 10 米跳台。她站在那里,小小的身躯却仿佛凝聚着无穷的力量。随着一声清脆的口令,她如离弦之箭般跃入空中,在空中做出一系列优美且精准的翻腾动作,而后如同一颗流星,笔直地坠入水中,竟奇迹般地实现了近乎完美的 “水花消失术”。这惊艳的一幕,让现场观众瞬间沸腾,欢呼声、掌声交织成一片。全世界的目光,也在这一刻,被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姑娘牢牢吸引,媒体毫不吝啬地称她为 “天降紫微星”,网友们则亲昵地唤她 “婵宝”。就连权威的国际泳联官网,都用 “现象级表现” 来定义她这横空出世般的惊艳亮相。

但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四年后的今天,全红婵的名字却频繁地与 “争议” 二字紧紧绑定。在新加坡世界泳联世锦赛的参赛名单公布之时,众人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寻遍每一个角落,都未能找到全红婵的名字。这一消息,瞬间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与此同时,训练场上偶然流出的路透照,也被好事者放大数倍,开始细细分析,甚至有人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口吻称她 “身材走样”。而在社交媒体这个舆论的角斗场中,“飘了”“不自律” 等指责声,如同潮水般向全红婵涌来。此时的全红婵,不过刚满 18 岁,正处于人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又饱受伤病的困扰,在这发育关与伤病的双重夹击下,艰难地进行着自我调整。然而,外界舆论的放大镜,却无情地将她身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推向了风口浪尖。​

高敏不忍了!出手给全红婵出了“窝囊气”,印证了教练陈若琳的话

归根结底,全红婵所面临的这些争议,根源还是在于 “成绩” 二字。就如同她自己曾在采访中,带着一丝迷茫与不安所提及的:“若是没有金牌,粉丝还会喜欢我吗?” 如今,网友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一个残酷的答案。2025 年的冠军赛,那本该是她一展身手的舞台,却不见她的身影;随后的世锦赛,同样没有她灵动的身姿。曾经在赛场上与她默契搭档的陈芋汐,身边也早已更换了新的伙伴。“全红婵为什么不参赛?” 这个疑问,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发酵。​

官方很快给出了解释,称全红婵是因为踝关节旧伤复发,需要进行系统性康复,所以无法参赛。但这一解释,并未平息大众心中的猜测。一些网友如同侦探般,翻出她此前的训练视频,一帧一帧地分析,最后得出 “状态下滑” 的结论。更有甚者,一些营销号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用 “身材走样”“放纵失控” 等极具冲击力的字眼,制造焦虑氛围,发布的一些带节奏的短视频,点赞量竟突破百万。实际上,全红婵确实正经历着发育难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高体重都在发生变化,这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影响巨大。曾经那如同教科书般的 “水花消失术”,如今已难以复刻。就连她曾经引以为傲的招牌动作,评分也从曾经的 95 分,暴跌至如今的 65 分。更为艰难的是,全红婵的家人大多是易胖体质,这使得她在科学控重方面,难度远超常人。​

而更让人愤怒的是,一些犯罪集团竟利用她的影响力,进行非法牟利。他们冒用 “婵宝小助理” 等虚假身份,借助先进的 AI 技术,伪造全红婵带货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全红婵被 “代言” 推销伪劣蜂蜜、骆驼奶粉等商品,而这些商品的单链接月销量,竟超 10 万单。全红婵的家人发现后,赶忙站出来澄清事实,可换来的不是理解,而是网友们的辱骂,甚至被污蔑为 “骗子家族”。最后,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亲自下场,痛斥此类行为 “绝非误会,而是彻头彻尾的犯罪”。除此之外,还有网友编造全红婵 “捐 400 万造假” 等谣言。她家里盖房子,这本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却被怀疑是 “炫富”;她与家人的温馨合影,也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大做文章。这种过度的审视,让本就脆弱的全红婵,在艰难的康复之路上,又增添了无数荆棘。​

高敏不忍了!出手给全红婵出了“窝囊气”,印证了教练陈若琳的话

从老家盖房引发的争议,到 AI 伪造视频带来的困扰;从外界对她身材质疑的声浪,到成绩上暂时面临的困难,全红婵在享受着冠军荣誉的同时,也深陷在舆论的重重束缚之中。在她的老家,日常都有直播镜头全天候 “监控”,仿佛她的生活没有一丝隐私可言。甚至有人早早地蹲守在村口,只为拍摄她回家的画面,然后将她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比如 “穿衣服”“买零食” 等,无限放大,歪曲成 “铺张浪费”。她所受到的关注,早已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全红婵如今的处境,恰如李健曾经所言:“中国人喜欢造神,更喜欢毁神”。当她在赛场上斩获冠军时,被众人捧上了神坛,享受着无尽的赞誉;可当她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暂时未能出现在赛场上,或是状态稍有起伏时,便被无情地 “反噬”。在这铺天盖地的争议声浪中,人民日报等官媒,曾多次站出来,为全红婵发声,试图为她拨开舆论的迷雾;郭晶晶等体坛前辈,也怀着对后辈的爱护之情,站出来维护全红婵。然而,所有的这些 “保护”,在如汹涌潮水般的外界质疑面前,似乎都显得有些无力。直到高敏的发声,才让全红婵那被舆论掩盖的 “清白”,渐渐有了回归的迹象。​

高敏,在中国跳水史上,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她是中国跳水界的第一位大满贯得主。从 1986 年到 1992 年这 7 年的漫长时间里,她在赛场上如同王者一般,未尝一败。她的每一次跳水动作,都精准而优美,被国际泳联列为 “女子跳板技术标杆”。她在跳水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2025 年 7 月底,高敏主动在公开场合谈及全红婵比赛缺席这一备受关注的事件。她目光坚定,语气平和却又充满力量地指出,全红婵缺席世锦赛,其实是她 “职业生涯中的正常调整”。她娓娓道来,列举了许多顶尖运动员的例子。林丹,这位羽坛的传奇人物,曾因膝伤缺席 2016 年全英赛,但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康复训练,最终在里约奥运会上,再次登顶,拿下金牌;伏明霞,同样是跳水界的传奇,1999 年暂别赛场两年,可当她再次归来时,依旧在悉尼奥运会上,绽放光芒,站在了最高领奖台;高敏自己,也曾在 1987 年,因肩伤停训三个月,可后来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照样能刷新纪录。高敏着重强调,全红婵缺席新加坡世锦赛,本质上是一个 “调整信号”,“她的暂时停赛不是放弃,而是为了让下一次起跳更稳。”​

对于全红婵正在艰难跨越的发育难关,高敏感同身受。她感慨地说:“女子跳台运动员的生长发育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跌落。”1988 年汉城奥运会前,高敏自己也因发育问题,体重在短时间内增加了 10 斤。原本她在赛场上运用得得心应手、精准无比的 305B 动作,突然变得不再听话,她形容那种感觉就像是 “在棉花上起跳”,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稳定与力量。2008 年北京奥运会,陈若琳同样经历了身高突增带来的动作变形困扰。伏明霞在 18 岁时,也曾因身材变化,被外界骂作 “杨贵妃”,但她并未被这些舆论打倒,最终成就双冠王的辉煌;郭晶晶 23 岁时,也被质疑 “状态下滑”,可她用实力在雅典奥运会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高敏用这些跳水前辈们的亲身经历,来宽慰正处于困境中的全红婵,同时也试图安抚那些被舆论误导的众多网友。​

当谈及全红婵的 “体重反弹” 问题时,高敏的语气里,满是心疼与怜惜。从东京奥运会到巴黎奥运会的这三年时间里,全红婵为了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将自己的体脂率始终严格控制在 12% 以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甚至连续三年,都没有品尝过家乡那令她魂牵梦绕的湛江米粉。在那看似耀眼的 “天才” 光环之下,是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我克制,然而,这份默默的付出,却鲜少有人真正看见。网友们关注的,似乎只有全红婵比赛的缺席和成绩上暂时的空白。​

如今,高敏更期望公众能够透过现象,看到竞技体育最本真的模样。竞技体育,从不是一部一路开挂、轻松夺冠的爽剧,而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修行。在这条道路上,运动员们需要与自己的身体进行一场又一场艰苦的博弈,要与如影随形的伤病巧妙周旋,还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保持内心的坚韧。“全红婵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是所有伟大运动员都曾走过的路。” 高敏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该做的,不是举着放大镜,在她身上挑错,而是选择相信她,相信她能够在这如钢丝般艰难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平衡。” 而高敏的这一番发声,也意外地印证了全红婵教练陈若琳曾经的 “预判”。​

早在 2024 年,陈若琳就以她对全红婵的深入了解,敏锐地指出全红婵在未来征程中将要面临的三大挑战:伤病的有效控制、发育带来变化的适应,以及强大心理抗压能力的培养。彼时,外界都还沉浸在全红婵奥运会卫冕的巨大喜悦之中,沉醉在她那辉煌的成绩里,鲜有人在意陈若琳这充满前瞻性的 “未雨绸缪”。回顾 2008 年,陈若琳自己在北京奥运会前,也曾深陷发育问题的困扰。那时的她,每天在训练场上,都练到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好在,在教练的悉心帮助下,她慢慢调整好了状态,最终在赛场上绽放光芒。也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相似的经历,陈若琳才成为了全红婵最适合的 “领路人”。​

高敏不忍了!出手给全红婵出了“窝囊气”,印证了教练陈若琳的话

2021 年,陈若琳接手全红婵时,便自信且坚定地预言:“她未来要闯的关,我都经历过”。她深知,天赋虽然重要,但必须以自律为基石,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在日常的训练中,她多次毫不吝啬地肯定全红婵,夸赞她 “比我当年更坚韧”。当全红婵因为发育,动作出现变形问题时,陈若琳并没有一味地否定她的能力,而是耐心地陪伴着她,一点一点地进行调整。面对全红婵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焦虑情绪,陈若琳更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身在发育期时,在厕所偷偷掉泪的往事,以此来缓解全红婵的心理压力。正是因为陈若琳这种亦师亦友的双重守护,才能让全红婵在这艰难的阵痛期,依旧能够稳步前行。​

在陈若琳科学且严格的指导下,全红婵的调整已经逐渐初见成效。2025 年 6 月的队内模拟赛上,全红婵在完成 107B 动作时,表现堪称惊艳,获得了 9.5 分的高分。裁判们对她的表现赞不绝口,评价她 “空中姿态已恢复至巅峰期 80% 水平”。更令人欣喜的是,全红婵的心态也在逐渐平稳,她笑着说:“现在的慢,是为以后更快”。就连跳水队的掌门人周继红,在接受采访时,也特别肯定了陈若琳的执教成果。陈若琳以 “过来人” 的智慧,为全红婵劈开了眼前的迷雾;全红婵则以 “新生代” 的韧性,印证着陈若琳的执教哲学。她们之间的传承,不仅仅是技术的交接,更是在面对舆论风暴时,那股勇往直前的勇气的传递。​

来源:库兹体育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