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的荣耀》中,历史原型、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恶人干了一辈子坏事、最后非但没得报应,还颐养天年长命百岁,他们本应该挫骨扬灰,遗臭万年的,却不曾想是终...
2025-11-09 6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的人口数据,其中全年死亡人数为 1093 万人。
这个数字相比 2023 年的 1110 万略有下降,但比 2022 年的 1041 万还是多了不少,与此同时,2024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40828 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 139 万。
看着这几年死亡人数起起伏伏,又一路走高的趋势,很多人都在问:中国是不是真的要迎来死亡高峰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未来又会怎样呢?
其实,2022 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全国出生人口 956 万,死亡人口 1041 万,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值,为千分之零点六,死亡率达到千分之七还多。
到了 2023 年,情况更加明显,死亡人数涨到 1110 万,出生人口却降到 902 万,自然增长率跌成负数,死亡率攀升至近千分之八,创下了多年来的新高。
虽然有人觉得 2023 年死亡人数增多和疫情尾声有关,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2024 年,死亡人数稍微回落到 1093 万,出生人口则增加到 954 万,自然增长率为负千分之一。
出生人口的回升主要是受龙年生肖偏好、生育政策落实等因素影响,但这只是暂时的,育龄妇女尤其是生育旺盛期的妇女数量还在减少,长远来看生育形势依然严峻。
为什么这几年死亡人数会不断上升呢?这得从几十年前的出生情况说起,上世纪 60 年代初到 70 年代初,也就是 1963 年到 1972 年这十年间,中国每年都有超过 2500 万的新生儿出生。
就像一列超长的火车,如今这列火车终于驶入了 “高死亡率” 的区间,这些人现在大多已经 60 岁上下,随着年龄增长,进入了高风险的老年阶段。
而且,现在医疗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人均寿命从过去的四十多岁提高到了八十岁出头,这意味着更多的人能活到高龄,但同时也使得老年人口集中去世的情况更加明显。
从人口结构数据来看,2024 年末,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 31031 万人,占总人口的 22.0%,其中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22023 万人,占 15.6%。
这么庞大的老年人群体,自然会让死亡人数增加。联合国的报告也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趋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而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在全球处于中上水平,比很多国家都要快。
专家们通过模型对未来的人口情况进行了预测,复旦大学人口研究团队测算,2025 年死亡人数可能会突破 1200 万,甚至有可能达到 1295 万,而出生人口大约在 756 万左右,这样一来,全年人口净减少可能会达到 539 万。
他们用的是队列要素法,也就是按年龄分组,考虑每个年龄段的生育率、死亡率等因素来计算人口变化。
从更长远来看,到 2061 年左右,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到峰值,大约 1900 万,这个数字的 95% 置信区间在 1557 万到 2242 万之间。
如果从 2024 年算起,到本世纪末,累计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到 12.3 亿,平均每年大约 1600 万。
死亡人数不断增加,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服务,现在 65 岁以上的老人有 2 亿多,但社区养老床位却不到每百人一张,养老资源十分紧张。
安宁疗护机构虽然有 4000 多家,但分摊到全国,很多县可能都分不到一家,分布很不均衡。
不过也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比如上海,每 10 万常住人口就拥有 1.09 个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实现了社区全覆盖,构建了机构和居家相结合的服务网络。
但这样的地方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地区的养老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也受到了影响。2024 年末,全国 16 - 59 岁劳动年龄人口有 85798 万人,占总人口的 60.9%。
虽然看起来劳动力数量还不少,但实际上从 2012 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就已经开始减少了,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工厂招工难、服务业缺人的情况会越来越常见。
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升,让人口红利从数量转向质量,2024 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1.21 年,比上一年有所提高,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还需要持续努力。
面对这样的人口形势,国家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口发展和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各地也在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希望能提高生育意愿,在养老方面,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推进智慧养老,发展银发经济,这些都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人口问题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家里有老人的,会更明显地感受到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年轻人则面临着生育和养老的双重压力。
虽然 2024 年死亡人数比 2023 年略有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死亡高峰已经过去,从长远趋势来看,未来几十年死亡人数还会保持在高位。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人口结构的变化,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劳动力素质,落实好生育支持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让社会发展更加健康、稳定。
最后,不妨问问大家,你身边的养老服务是否有了改善?你觉得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死亡高峰将从6个方面影响中国, ZAKER
相关文章
在《沉默的荣耀》中,历史原型、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恶人干了一辈子坏事、最后非但没得报应,还颐养天年长命百岁,他们本应该挫骨扬灰,遗臭万年的,却不曾想是终...
2025-11-09 6
2025年11月5日,海南三亚军港的满旗仪式宣告福建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人民海军就此迈入三航母时代。事实上,这艘 8 万余吨的电磁弹射型航母,从2...
2025-11-09 7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搜狐娱乐、...
2025-11-09 8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前言·】——»有人嫁入豪门只能默默隐忍,郭晶晶的豪门生活却活出了不一样的模样,让名门望族真心善待,霍家在国内赫赫有名,作为...
2025-11-09 4
点击“关注”,获得每日精彩内容文/橘子小区里的张奶奶今年80岁,和老伴携手走过58年,从清贫岁月到儿孙绕膝,活成了邻里羡慕的“神仙眷侣”。前几天社区茶...
2025-11-09 4
近日,一则“保安和AI对话6个月,打印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的新闻引发关注。据报道,50多岁的中山保安全先生自今年2月起与某人工智能持续对话近6个...
2025-11-09 6
历史积怨深 核野心难遏制二战那会儿,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扔下原子弹,炸得天翻地覆,日本直接投降了。这事搁谁身上都忘不了,日本成了第一个吃核武器亏的国家。从...
2025-11-09 3
北京时间11月8日,备受关注的全运会正在热火朝天厮杀中,在今天这个比赛日又决出5枚金牌,被三个代表队山东,福建和山西瓜分,这样一来最新的金牌榜发生了变...
2025-11-09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