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在中国待了4天3夜后,普京在北京郑重表态,喊话泽连斯基:来莫斯科见!底气前所未有

抖音热搜 2025年09月09日 00:56 4 admin

据环球时报报道,普京在中国呆了4天3夜,结束访问前的记者会上,丢出一句“如果泽连斯基准备好了,他可以来莫斯科。”这句话一出口,外界都明白了,普京的底气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足。俄乌冲突陷入胶着,欧洲和美国左右摇摆,乌克兰不断寻求外援,俄罗斯却在北京高调“邀谈”。

普京访华行程满满,除了出席一系列多边场合,还和朝鲜领导人深谈一个小时,甚至和欧洲、美国代表私下交流不断。等到离开北京前,普京选择在记者会上“收官”,一边主动释放和谈信号,一边把战场压力转化为外交工具。他说得很直白,“如果泽连斯基准备好了,他可以来莫斯科。”乌克兰外长回答得更直接,7个可选地点,偏偏不提莫斯科。显然,这场“谈判邀请”本身就是一场外交博弈。

在中国待了4天3夜后,普京在北京郑重表态,喊话泽连斯基:来莫斯科见!底气前所未有


乌克兰的反应也很快。外长瑟比加当天立马拒绝去莫斯科,提出奥地利、梵蒂冈、瑞士、土耳其和3个海湾国家做备选。这边泽连斯基则赶去法国参加“志愿者联盟”首脑会议,联合英法等国继续商量“怎么给乌克兰安全保障”。但会场里气氛并不热烈,欧洲各国光是“谁出兵、谁出钱”就吵成一锅粥。德国明确表态,停火协议没签之前,绝不派兵进乌克兰。意大利说得更直白,“马克龙要真想出兵,可以自己戴头盔上前线”。欧盟这边还在争组“多国部队”,实际上各国各打小算盘,冯德莱恩的“方案”连德国国防部长都当场驳回。欧洲政治的分裂和无力,在这场危机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俄罗斯这边,普京在北京的底气到底从哪来?俄军在正面战场已经拿下主动权。普京记者会上摆数据,乌军满编率只有47%-48%,后备力量枯竭,已经逼近临界点。俄军不仅控制大片前线,还不断摧毁乌克兰军工设施和有生力量。普京话里透着自信,“乌军已无力实施大规模进攻,仅能固守”。这不是虚张声势,过去几个月乌军反攻屡屡受挫,俄军的火力打击和后勤补给,都在持续消耗对手的底牌。

但真正让普京敢于在北京“叫板”的,是背后那张朝鲜牌。普京在北京会见朝鲜领导人,两人一对一长谈一个小时,朝鲜明确表态,“愿意竭尽所能帮助俄罗斯,履行战略关系的兄弟义务”。这话分量太重。去年的《俄朝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已经把共同防卫写进条文,这次又有朝鲜“实锤”加码。不用猜,俄朝在军事、情报、后勤、甚至弹药物资层面,都有了更深的绑定。乌克兰战场上,朝鲜的炮弹、火箭弹、技术支援,已经成为俄军新的“稳定器”。俄乌冲突的天平,正悄悄向俄罗斯一侧倾斜。

普京的表态里,既有和谈的“姿态”,也有动武的“底气”。他嘴上说“隧道尽头有微光”,但后面话锋一转,“若谈判不成,只能用武力手段完成所有既定任务”。俄新社、观点报等俄媒都在分析,普京主动邀谈,是要在外交和法律层面抢占道义高地。只要乌克兰不来,俄罗斯就能继续打“正当防卫”这张牌,冲突升级的责任也甩回基辅和西方头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谈判要价”——愿意谈,但谈不成就彻底按自己的方式解决。普京的强势,既是战场成果的反映,也是外交博弈的需要。

在中国待了4天3夜后,普京在北京郑重表态,喊话泽连斯基:来莫斯科见!底气前所未有


欧洲的现实更尴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飞到法国开“志愿者联盟”大会,表面上号召欧洲团结,背地里却是“各扫门前雪”。德国明确拒绝派兵,意大利讽刺法国自作主张,欧盟主席和国防部长公开唱对台戏。冯德莱恩提出的“多国部队”方案被德国一票否决,法国的“安全保障”政策实际落不了地。欧洲国家在俄乌议题上,表面高调,私下防备,谁都不愿意为乌克兰“卖命”。这种分裂和观望,给了普京更大的操作空间。

普京这次北京之行,收获颇丰。跟朝鲜的战略协作加深,和中国的战略沟通密切,对美欧的外交博弈占据先手。面对西方的制裁和援乌,俄罗斯已经习惯了“打持久战”的思维。普京在记者会上坦言,俄罗斯不会再指望美国能摆平乌克兰危机,美俄之间的峰会其实作用有限。普京的判断很清楚,和西方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吃的亏、上当都够多了,俄方现在更相信“求人不如求己”。哪怕压力再大,也不会轻易让步。

朝鲜的支援让俄罗斯如虎添翼。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后,朝鲜果断出兵协助,前线压力大减。俄朝战略协议里的共同防卫条款被证明“货真价实”,朝鲜的物资和人力投入,为俄军巩固阵地、消耗乌军发挥了关键作用。俄朝同盟已经成为俄乌冲突的新变量,美欧再怎么制裁,也很难切断俄朝之间的战略纽带。

谈判桌上,普京的姿态很灵活。既愿意和泽连斯基面对面,也不排除用武力终结战争。克宫事先说得很清楚,俄乌峰会如果只是合影没实质成果,俄罗斯没兴趣。普京摆明了底线:俄方要的不是一纸协议,而是乌克兰“去军事化”、领土归属明确、战略安全彻底到位。只要这些没解决,哪怕签了协议,战火也随时可能重燃。俄罗斯要的是“不可逆”的安全局面,而不是短暂和平。

正因为如此,普京才会在公开场合警告:“乌克兰的军事威胁一天不除,俄罗斯就一天不会收手。”俄军导弹、无人机打击乌克兰的军工设施、基础设施,都是在最大限度消耗乌军有生力量。普京的算盘很清楚,哪怕战后签约,只要乌克兰保留一点威胁能力,或者有外军进驻,俄罗斯随时可以重新开战。只有把乌克兰的军工体系打烂、人口消耗殆尽,普京才会坐下来认真谈判。

美欧的分歧和疲态,给了普京更多战略纵深。欧盟内部分歧严重,法国想出兵,德国、意大利不买账。美国对乌援助开始收缩,更多精力用在全球别的热点。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各方都在消耗耐心。美国在北约框架下推进军售,欧洲砸钱买美制武器,反过来又投入乌克兰。普京看得很明白,西方的“团结”只是表面,实则利益第一。

在中国待了4天3夜后,普京在北京郑重表态,喊话泽连斯基:来莫斯科见!底气前所未有


如果说普京这次在北京表现得意气风发,那他背后的“底气”就是俄军的战场主动权、朝鲜的战略支援、美欧的分裂和疲软。俄罗斯不会轻易妥协,也不会放弃军事压力。乌克兰若不能抓住有限的谈判窗口,只会在消耗战中越陷越深。普京的战略就是,以拖待变,等着对手自乱阵脚。普京的底气,来自战场的主动、盟友的支撑、对手的分裂和西方的犹豫。乌克兰和欧洲,如果不能拿出更有力的方案,只能眼睁睁看着俄罗斯主导战后格局。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