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是我那个已经跟我婆婆离婚快十年的公公。这话说出来,十个人里有九个得愣住。还有一个,会以为我脑子进了水。可事实就是如此。每年腊月二十...
2025-10-10 0
当特朗普还在为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而焦头烂额时,一场真正能动摇其产业根基的风暴,正在大洋彼岸悄然酝酿。
中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直接让美国想从其他渠道购买稀土资源的念想,彻底断了。
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对《出口管理条例》(EAR)进行修订,以违背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将中国、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的 26 个实体及 3 个地址新增至实体清单。
其中,涉及16家中国实体和3个中国香港地址,这些实体均与电子元器件分销及无人机贸易有关。
BIS 表示,本次实体清单调整的重点是打击为伊朗及其代理组织采购美国原产电子元件的中间商网络,被列入的香港地址与此前遭 OFAC 制裁的伊朗电子供应网络有直接关联。
但相关中国公司早就发了声明,说自己一直遵守出口法规,也想跟美国那边沟通,结果是杳无音信。
很明显,这套“清单式打压”的组合拳,不过是美国遏制中国产业发展的老套路罢了。
而这一次,中国的反击来得异常迅速。
10月9日,仅仅隔了一天,中国商务部就发布了第62号和第61号两份重磅公告,目标直指稀土。
中国的反制策略,完成了一次根本性的跃迁。
过去,中国的稀土优势就是矿多、产量大,是一张“资源牌”。但这份第62号公告,彻底把这个观念给颠覆了。
公告的核心,根本不是限制卖多少稀土成品,而是直接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这一整套核心技术,全都列入了未经许可不得出口的名单。
中国保护的不再仅仅是地里挖出来的矿,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生态。
以前,有些国家还想着花高薪挖墙脚,或者搞什么技术合作来模仿中国的工艺。
现在,公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任何中国法人、组织甚至个人,都不能为境外的稀土开采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这等于从法律上,把技术外流的路给彻底堵死了。
这一招,打在了全球稀土格局的“七寸”上。
美国自己本土不是没有稀土矿,比如加州的芒廷帕斯矿,但他们缺的是“点石成金”的技术。
他们挖出来的矿石,还得大老远运到中国来加工,才能分离出高纯度的稀土元素。
没了中国的技术,那些矿石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中国这一手,等于直接废了美国“全球找矿”的武功。
此外,这次的管制规则设计得极为精妙,它精准地堵上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灰色出口”漏洞。
过去,总有些企业想打擦边球,他们不直接出口受管制的技术,而是通过出口一些非管制的普通设备、零部件,或者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方式,化整为零,变相地把核心技术转移出去。
针对这种操作,新规里有一条规定:“即使出口非管制货物,若明知其将用于境外的稀土相关生产活动,仍需申请许可”。
直接把管制的范围,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延伸到了看不见的“行为”和“目的”上。
它要求出口企业必须自己先搞清楚,你的东西卖出去到底是干嘛用的。
这么一来,任何想钻空子的行为都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技术封锁的这张网,被织得严严实实。
如果说第62号公告是对内的技术封锁,那同日发布的第61号公告,就是在国际上加的第二重枷锁。
这个公告的核心叫“再出口管制”。
意思就是,任何境外的公司或个人,就算你通过合法贸易买到了中国的稀土产品,但如果你想转手卖给第三方,对不起,必须先跟中国商务部申请许可。
公告还特别点明,如果这些稀土产品最终要流向军事用户,或者被列入中国制裁名单的那些对象,那么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批准”。
这等于直接向全世界所有和中国做稀土生意的国家打了声招呼:想好好做买卖,就得守中国的规矩。
谁要是想在中间帮美国当“二道贩子”,暗度陈仓,那就别怪中国不留情面,直接切断你的供应链。
这一套“双重枷锁”下来,稀土供应链的最终解释权和控制权,被牢牢地攥在了中国自己手里。
而这精准打击的目标,正是美国那个庞大又极度脆弱的军事工业复合体。
从F-35隐形战斗机,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再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哪一样都离不开稀土。
一架F-35战斗机,从雷达到发动机再到制导系统,需要消耗大约417公斤稀土;一艘核潜艇的用量更是高达约4600公斤,声呐系统和静音电机全靠它。
没有钇,发动机叶片就扛不住1600℃的高温;没有铽和镝,潜艇的声呐就跟聋子没区别;没有钕铁硼永磁体,导弹打出去可能就成了没头苍蝇。
中国的管制措施,就像一把手术刀,稳、准、狠地切向了这条供应链的咽喉。
这对本就面临稀土战略储备见底的美国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
当特朗普政府还在盘算着关税大棒的时候,真正的博弈早已升级到了技术的维度。
中国打出的这张“稀土王牌”,其锋芒在于背后数十年积累的技术壁垒和全产业链的绝对控制权。
这是一场围绕技术、规则和产业链主导权的深层较量。
当美国习惯了用技术封锁来压制别人时,中国用行动证明,自己同样可以在关键领域,设立让对手无法逾越的规则屏障。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时代,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掌握定义规则的主动权。
相关文章
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是我那个已经跟我婆婆离婚快十年的公公。这话说出来,十个人里有九个得愣住。还有一个,会以为我脑子进了水。可事实就是如此。每年腊月二十...
2025-10-10 0
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记者 郑洁怡 实习记者 毛静 随着秋季来临,我国多地昼夜温差持续增大,这让广大运动爱好者犯了难:以往习惯的晨练、夜跑,在这样...
2025-10-10 0
我叫林微,结婚一年,我和我那入赘的老公陈烬分房睡了半年。原因无他,我嫌他窝囊。陈烬是我爷爷给我定下的丈夫。一年前,爷爷病危,拉着我的手,说陈烬是他故友...
2025-10-10 0
最近一段时间,在东北亚的外交舞台上,又发生了几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当然,最让耐人寻味的还是,中方确认出席朝鲜80周年庆不到24小时,王毅外长便接到了韩国...
2025-10-10 0
前言你敢信吗?咱们头顶的星空,藏着个颠覆认知的数学“bug”。整个可观测宇宙的大小,刚好等于把宇宙所有质量塞进黑洞后的“边界”(史瓦西半径)。这可不是...
2025-10-10 0
“几分钟,八千多块就没了,账户里只剩下一百多块……”回想起不久前的爆仓经历,深圳投资者王华感觉有些恍惚。今年国庆节期间,王华通过深圳水贝黄金市场的交易...
2025-10-10 2
“100天征集意见,250页报告落地,466个关键词锁定AI命脉”——美国这份名为“AI行动计划”的文件,表面看是公开透明的科技布局,实则是场明晃晃的...
2025-10-1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