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不动、瘦不下、半夜刷手机越刷越丧? 北京凌晨两点,西三环主路旁的“路灯跑团”刚打卡第97天,有人把抑郁药扔进垃圾桶,有人把配速从7'30''干到4...
2025-10-11 0
AI现在算人类史上最牛的技术了,但OpenAI和DeepSeek这两家怎么搞钱,路子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我一开始以为AI公司都靠融资烧钱,后来发现这俩一个玩“资本循环”,一个靠“自己造血”,简直像两个世界的玩家。
先说说OpenAI,它之前给AMD下了个大订单,可问题是OpenAI每天都在亏,拿不出真金白银。
无奈之下,AMD给了它一大笔期权,就是说OpenAI能按某个价格买AMD股票。
巧的是,因为这个订单,AMD股价涨了不少,OpenAI行权卖股票赚的钱,正好够买AMD的芯片。
你说这操作妙不妙?本来是没钱买芯片,结果靠一个“承诺订单”,两家都拿到了实际好处,典型的“空手套白狼”玩出了水平。
后来我还发现,OpenAI不止跟AMD这么玩。
英伟达投了它1000亿美金,它转头就给甲骨文下了1000亿的云服务订单,甲骨文拿到钱又去买英伟达的芯片。
这一圈下来,三家公司的估值都往上涨,就算现在还没多少消费者为AI买单,整个产业照样狂飙。
这种“先假装能成,直到真的成”的路子,在资本圈挺常见,但风险也藏在里面,一旦中间某个环节断了,连锁反应就来了。
OpenAI的钱说到底还是从股市来的,而股市愿意给钱,靠的就是信心。
有人说这信心只是“共识”,但查了数据才知道,倒也不全是虚的。
纳斯达克100的PE是37倍,比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的68倍低不少,AI七巨头的前瞻PE也只有2000年科技龙头的一半。
可即便这样,隐患也很明显。
美国科技大厂现在几乎不招应届生,留下来的老员工心里也清楚,早晚得走。
多干一天赚一天钱,可赚的钱又用来喂AI,最后AI把自己替代了,这不是恶性循环吗?就像IBM,用AI一年省了35亿,HR工具解决了九成多员工问题,照这节奏,以后还需要多少人?
有人说OpenAI是庞氏骗局,但仔细看就知道,它没上市,没法自己从股市套钱。
真正帮它套钱的,是英伟达、甲骨文这些合作企业,甚至包括Google这样的对手。
大家跟OpenAI做交易,推高彼此股价,一起从股市拿钱。
可股市的钱也不是无限的,一旦投资者觉得AI赚不到真钱,信心没了,整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OpenAI能不能撑到盈利那天,真不好说,搞不好最后成了“肥料”,养活下一个赢家。
聊完OpenAI,再看中国的DeepSeek,那完全是另一个路数。
它前身是做量化炒股的,比OpenAI早成立七年。
梁文峰用炒股赚的钱养AI、买英伟达的板子,典型的“穷人家孩子早当家”。
这种“自己造血”的模式,比靠融资烧钱稳多了,不用看投资人脸色,想怎么研发就怎么来,也不用急着变现给投资人交代。
DeepSeek最厉害的地方,是用比OpenAI少一个数量级的成本,实现了八成以上的功能。
而且它还开源,拉着所有人一起干,像“蚂蚁雄兵”一样占领2B市场。
OpenAI靠免费吸引2C用户,可付费的只有3%,DeepSeek靠性价比拿下2B客户,这些企业愿意真金白银买单。
身边就有不少例子,用AI代替面试、抓试题库做教学、控舆情搞传播的企业,都靠这个赚到了钱。
它们跟DeepSeek一样,都是自己找钱,不用依赖外部输血。
华为芯片也帮了大忙,华为单芯片算力不如英伟达,但懂通信、懂连接,把更多芯片打通组成系统,性能就跟上了。
这思路跟DeepSeek开源特别像,我一个人打不过,就拉着大家组成“联盟”,一起对抗OpenAI这个“独立王国”。
很显然,中国的工程化能力和海量应用场景,在这时候发挥了大作用。
有这么多码农,有这么多行业需求,AI落地比想象中快多了。
前阵子Google前CEO施密特说,美国追AGI、中国重应用。
这话表面听着对,其实不对,中国人也追AGI,梁文峰开源就是为了这个,他不要用户量,也不着急商业化,就想搞出AGI。
只不过美国靠大资源硬堆创新,中国靠少资源倒逼创新,方法不一样而已。
而且中国不是融资能力不强,是方式不同。
我认识个新加坡投资人,他说中国出海的AI企业,基本第一天就赚钱。
因为传统融资渠道暂时不通,倒逼企业去市场找钱,反而更务实。
这背后其实是两个国家的差异,美国靠资本市场,中国靠社会土壤。
美国学生贷款上学,中国学生学费低,靠国家补贴,家里凑钱也会供,美国企业个体抗风险,中国家庭甚至家族一起承担风险,国家层面就是举国体制。
就像宁德时代,当初靠国家电动车补贴起来,美国企业抱怨“不是跟一家公司竞争,是跟一个产业竞争”,这话没说错,中国的优势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现在中美AI的竞争,就像“鹰抓虎”,美国鹰展翅高飞,中国虎抓住了它的脚。
鹰想把虎扯到空中摔死,虎想把鹰拖下来摁死。
OpenAI画的饼越大,中国企业能分到的也越多,OpenAI想甩开中国,就得搞出更牛的AI,需要更多钱,反而可能拖死自己。
美国巨头也在学中国,相互拉营收、拉股价,甚至交叉持股,一起抗风险。
说实话,不管是哪种模式,最终还是要看谁能更快把AI变成真金白银。
中国的“蚂蚁雄兵”跑得越快,OpenAI的日子就越不好过。
在AI这个地盘上,如果美国都甩不开中国,那整体国力上,更没可能了。
相关文章
跑不动、瘦不下、半夜刷手机越刷越丧? 北京凌晨两点,西三环主路旁的“路灯跑团”刚打卡第97天,有人把抑郁药扔进垃圾桶,有人把配速从7'30''干到4...
2025-10-11 0
“肚子比工资先涨”——北京朝阳公园,昨晚7点,一群穿反光背心的大哥刚刷完5公里,平均心率152,平均腰围缩了4厘米。 跑完他们只说一句:再不动,医保...
2025-10-11 0
台大医院门前,为了掩护接头暴露的张灏同志,吴石将军暗示战友挟持自己,然后押上汽车逃跑,而追击的保密局特务,居然不顾误伤中将次长的风险,悍然开枪射击吴石...
2025-10-11 0
膝盖比身份证更早暴露年龄,北京体育大学刚出的数字把这句话锤成钉子:180步/分钟的人,关节压力直接砍四分之一。3月18日,耐克把Adapt Run 3...
2025-10-11 0
“月跑量300公里还PB不动? 别硬撑了,骨折报告比奖牌先到。 ” 2024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运动医学科一天接诊7例应力性骨折,全是30-45岁...
2025-10-11 0
“下班不加班,去球馆打卡”——这句悄悄在写字楼电梯里流行起来的暗号,比任何团建通知都管用。 上周六晚上九点,北京朝阳体育馆门口排队扫码的白领把马路牙...
2025-10-11 0
肚子上的肉像焊上去一样,跑半年步还在原地蹦跶? 昨晚刷到一条热搜:北京协和营养科把“内脏脂肪”拎出来单练,16:8吃饭+冷水澡+跳绳,四周平均腰围掉...
2025-10-11 0
膝盖先疼,后来连下楼都扶墙,我才意识到“坚持”不是天天打卡,而是会休息。 6月《运动医学前沿》刚甩出数据:用“3+1+2”节奏练的人,损伤率直接砍四...
2025-10-1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