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黄金市场再度上演惊魂一幕——在创下4380美元历史新高后,金价如过山车般急转直下,暴跌超100美元。今日早盘,现货黄金在4250美元附近展开激烈争...
2025-10-18 1
提起杨振宁这个人,总有人先想到他那段年龄差挺大的婚姻,或者是诺贝尔奖的光环,但要说起他的钱袋子,尤其是回国后的那份工资,估计大多数人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好奇,这位物理学大牛在美国混了那么多年,工资得有多高啊?回中国后呢?清华大学给他开出多少?知道真实数据后,你会发现杨老有多伟大!
1922年杨振宁生在安徽合肥,早年家境不错,父亲是数学教授,从小耳濡目染,物理这门课对他来说就像家常便饭。
抗日战争那会儿,他上西南联合大学,本科硕士都拿下了,那时候的条件苦哈哈的,但基础打得牢。1945年去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博,师从费米,1949年博士毕业后,就留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干活儿。
1957年,他和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是中国人头一回站上领奖台,轰动全球。从那以后,杨振宁的学术生涯直线上升,1965年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当教授,还建了理论物理研究所,当了主任。
美国的大学教授,尤其是顶尖的,工资不是盖的。那时候,杨振宁的年薪轻松过30万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得两百万多。想想看,石溪分校是常春藤级别的,研究经费充裕,福利一应俱全,杨老在美国过得是衣食无忧,学术自由度高,学生资源也足。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开始频繁回国讲学,推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和南开大学的理论物理发展,但正式定居还是2003年的事儿。
那年他81岁,从美国打包行李,搬到北京清华东门附近的公寓。清华一看,这可是大牛啊,赶紧聘他为教授,2004年秋天签的合同,年薪100万人民币。
这数字在当时的中国高校里算得上高配了,按2004年的汇率,100万人民币约合12万美元左右。比起美国那30多万刀,落差不小,但也够体面了。
很多人听到这儿就想,哎哟,杨老这是回国养老来了吧?工资不低啊。可事实是,这100万他一分没碰,全捐给了学校。
清华前校长顾秉林后来回忆,杨振宁签合同那天,就直截了当地说,他来不是为钱。工资到账,他就转手捐出去,用来引进海外人才和资助学生。
这不是一时冲动,从2005年正式上课开始,到他2015年恢复中国国籍,这笔钱年年如此。算下来,十来年捐出去上千万人民币,外加他卖掉美国房产的四百万美元,全砸进清华高等研究院。
研究院的前身是1997年他帮忙建的,现在成了中国物理学重镇,引进了姚期智、施一公这些大牛。杨老的工资捐款,直接帮学校省下大笔招聘费,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深造。
杨振宁拿诺奖后,他没闲着,1960年代在普林斯顿和石溪之间来回折腾,研究规范场论,那可是后来标准模型的基础。
1971年石溪分校正式聘他为全职教授,年薪起步20万美元,到了80年代末,涨到30多万,加上研究补助和讲座费,一年总收入得40万刀起步。
那时候美国高校对华裔科学家还挺青睐,杨老的团队规模大,实验室设备顶尖,经费从国家科学基金会源源不断。相比之下,国内高校那会儿教授年薪才几千块人民币,差距像天堑。
杨振宁不是没想过回国,早年他就捐过钱,1957年诺奖奖金的一部分,就投到清华的基金里,帮助战后重建。可真正定居,得等到2003年。
那年他结束石溪的职务,工资合同到期,清华的邀请来得正是时候。100万人民币的年薪,在2004年中国,听着亮堂,但细算账,美国的30万刀能买套大房子,100万人民币勉强够北京一套小公寓首付。杨老看中的不是钱,而是中国物理学的瓶颈。
回国前,他多次访谈里提过,美国的学术环境好,但中国需要有人带头建体系。清华的100万,不是白给的,是对他讲课、带团队的回报。
从2005年起,杨老每周上课两三次,教量子场论、统计力学这些硬核课。学生反馈,他的课不走形式,公式推导一步不落,帮了不少人过关。工资这块儿,他从不私用。
2006年,清华财务第一次发工资单,他签字后,直接捐给高等研究院的基金。顾秉林说,杨老的捐款模式是“工资到手即捐”,不留余地。这100万的去向,清清楚楚:一半用于奖学金,奖励物理系本科生;一半砸进人才引进,挖来海外博士后。
结果呢?研究院从几个人发展到上百人,发表的论文在Nature、Science上频频亮相。杨老的工资账本,成了中国高校的一个标杆。别人回国图高薪,他反过来用薪水撬动更多资源。这账算下来,不是亏本,而是赚大发了——赚的是中国科学的未来。
2007年,他推动中科院和清华合办粒子物理项目,工资捐款正好补上经费缺口。2010年左右,国内高校薪资水涨船高,杨老的合同续签,还是那100万,他照捐不误。
媒体挖出这些数字后,有人酸溜溜地说,杨老晚年回国是沾光,可看看数据:美国退休金他没领全,房产卖了捐光,清华公寓是公房,生活费靠积蓄和讲座零星收入。
100万年薪,在他眼里,就是个工具,用来桥接中美物理学的鸿沟。杨老的账本,教人明白,伟大不是攒钱,而是让钱生出更大的价值。
2005年第一笔捐款,就砸进振宁物理奖学金,专挑物理系潜力股,每年十来个名额,金额从1万到5万不等。获奖的学生,得写报告,杨老亲自过目,挑毛病。
这奖学金不是散钱,而是种子,帮毕业生出国深造,回国后进中科院或清华。十年下来,受益上百人,好些成了领域骨干。
另一头,工资捐款直奔人才引进。2006年,杨老用这笔钱挖来一位加州理工的博士后,那人专攻弦理论,现在是北大教授。顾秉林统计过,杨老的捐款累计上千万,加上房产四百万美元,总投入超两千万。
这钱不是扔水里,研究院的产出是论文引用率翻倍,国际合作项目从无到有。2012年,清华高等研究院独立,杨老的工资捐款成了启动资金的一部分。
外界看,这100万小数目,但杠杆大:学校匹配经费,吸引企业赞助,雪球越滚越大。杨老自己也说,这捐款不是施舍,而是投资中国物理的长期饭碗。
回想他早年捐诺奖奖金建清华基金,那会儿中国刚解放,钱少得可怜,现在100万年薪捐出去,时代变了,但初心没变。
这雪球,还滚到公益领域。2008年汶川地震,杨老捐50万,指定重建学校,跟工资捐款一脉相承。工资这笔钱,没进私囊,全流向教育和科研。2015年恢复中国国籍后,他继续捐,工资虽没涨,但项目更多。
晚年,杨老的捐款账单,成了教科书级的案例:一个诺奖得主,怎么用有限资源撬动无限可能。别人拿100万买房养老,他拿来建体系,这选择,让人服气。
杨老常说,物理不是象牙塔,得服务国家。工资捐款,帮中国物理补短板,从粒子对撞到量子计算,都沾光。别人回国图名利,他图实效,100万年薪成催化剂。
想想那些被资助的年轻人,现在领队项目,工资捐款的影子还在。这不是空谈,是实打实的链条,串起几代人。
相关文章
隔夜黄金市场再度上演惊魂一幕——在创下4380美元历史新高后,金价如过山车般急转直下,暴跌超100美元。今日早盘,现货黄金在4250美元附近展开激烈争...
2025-10-18 1
中方反制韩华海洋公司5家子公司的举措,引起美韩两国的高度警惕,就在美方想借机离间中韩关系的时候,有一个西方国家做出了让美韩乃至欧洲国家都意外的决定。新...
2025-10-18 1
文 | 普朗鸣编辑 | 普朗鸣第一艘停靠宁波港的美国货轮收到了账单,共计627943美元,约合人民币447万,这艘船是美国美森公司运营的,前一天刚靠港...
2025-10-18 1
最近不少人盯着延迟退休的消息犯愁:“是不是以后都得晚拿养老金了?”其实不用慌,2025年1月1日《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正式落地后,退休这事早不是...
2025-10-18 3
咱们先搞清楚一件事,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材料,不管是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还是人工智能、国防装备,都离不开它。而且咱们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可不是一般...
2025-10-18 4
世间烟火气,最抚人心。四十岁的女人,像极了夜色中隐隐绽放的一朵花,迷人又安静,热烈却深藏。她已经走过青春躁动,也学会与生活温柔和解。正如林清玄所说,“...
2025-10-18 4
特朗普上台后关税一轮轮加码,从10%到130%,直指中国商品,你要说完全切断贸易关系,那得看他敢不敢真玩儿到底。中国经济真就这么脆弱,一刀切就趴下?说...
2025-10-18 2
消失了五个月,她终于回来了!据第十五届全运会官方消息,跳水天才少女全红婵已确认在11月复出,代表广东队征战三项赛事。对于喜爱她的粉丝而言,这场“家乡之...
2025-10-18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