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不装了!印媒:霹雳-15性能惊人,将技术整合到印度国产空空导弹

抖音热搜 2025年10月20日 20:02 5 admin

19日,马来西亚《亚洲国防安全》网站援引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消息,科研团队已经从一枚缴获的霹雳-15E空空导弹中获得核心技术,集成到其国产自主研发的“阿斯特拉Mk2”空空导弹项目中。自5月霹雳-15E残骸落入印度之手后,大家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不装了!印媒:霹雳-15性能惊人,将技术整合到印度国产空空导弹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枚未爆炸霹雳-15E空空导弹,为印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能够深入了解世界上最先进超视距空空导弹(之一)的内部结构与设计理念。


印度拿到战略技术金矿


5月7日凌晨的印巴空战中,因为印度空军未出境就被击中,意外导致霹雳-15E残骸散落在印度境内,之后印度花了大力气,终于在旁遮普邦霍希亚尔普尔的农田里,搜到了一枚体型相对完整的霹雳-15E残骸。流出的现场画面显示,技术含量最高的导引头已经自毁,只剩下主要用来容纳动力系统和燃料的低技术含量硕大弹体。

不装了!印媒:霹雳-15性能惊人,将技术整合到印度国产空空导弹


大喜过望的印度军方,立即组织本国的导弹科研人员外,还邀请了日本的军事专家,共同对数枚从地下捡到霹雳-15空空导弹残骸进行逆向工程研究。


五个月后的10月18日,印度媒体突然宣称“霹雳-15E与印度导弹不同,并没有自毁机制,因此括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内的所有零部件几乎完整保存下来”,如今还被认为是自“卡吉尔战争”以来,印度最有价值的国防情报收获之一。


从紧凑型有源电子扫描阵列 (AESA) 雷达导引头,到双脉冲高超音速推进系统,再到“抗干扰锁定”制导逻辑,霹雳-15代表了中国导弹工程的尖端水平。但讽刺的是,印度一开始并不承认自己在“五七空战”中失败,不仅大肆贬低霹雳-15E性能,还将“阵风”当时搭载的“米卡”、陆基S-400吹上了天。


然而在经过“向美日欧等盟友开放参观”的操作后,霹雳-15E的性能近期在印度媒体口中极速转弯,现在赫然成为“全球最顶尖的远程空空导弹之一”、“无可匹敌的战略技术金矿”。印度空军参谋长更直言不讳:"这些残骸的价值不亚于整座军火库,我们将像蜜蜂采蜜般汲取关键技术。"


阿斯特拉-2导弹迎大升级


据《印度斯坦时报》等多家印媒10月18日的报道,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决定逆向研发中国霹雳-15空对空导弹,学习其中的先进技术,并将其先进特性融入国产“阿斯特拉 - 2”(Astra Mark-2)导弹项目之中。


根据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分析报告,霹雳-15E在发动机推力、雷达和抗干扰方面表现优异,尤其微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实在惊人,是其能远程锁定“阵风”战机,并在空战中精准引导并击中的关键。


霹雳-15E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则赋予其超过5马赫的飞行速度,以及标称145公里的射程;还集成了“电子抗干扰锁定”功能,不仅让印度空军的电子干扰失效,还让“阵风”的追踪雷达告警系统失效。


如果吸纳这些技术,印度的“阿斯特拉-2”超视距空空导弹将获得革命性的升级,有望与欧洲“流星”和美国AIM-260等西方导弹相媲美,成为改变印度地区空中力量平衡的重大发展。


“阿斯特拉-2”是印度自主研发超视距空空导弹项目中心血之作,原本是计划初代“阿斯特拉-1”基础上,通过搭载以色列、俄罗斯技术,实现射程从110公里到160公里的突破,并提高中段制导与末段命中精度。

不装了!印媒:霹雳-15性能惊人,将技术整合到印度国产空空导弹


然而在获得霹雳-15E之前,印度在“阿斯特拉-2”项目上一直不停遇到挑战,比如推进剂配方就始终未能突破。而经过“五七空战”,印度更是惊恐地发现,即使“阿斯特拉-2”项目能实现,也依然不敌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霹雳-15E。


最终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决定推倒原来设计方案,准备一比一复刻霹雳-15E,以解决技术差距的新方案。而为了给新方案“阿斯特拉-2”空空导弹造势,就出现了印度媒体火速调转方向大赞特赞霹雳-15E的一幕。


但是问题在于,以印度在空空导弹研制领域的技术积累,要通过逆向测绘和仿制霹雳-15E是基本不可能的。先是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这种技术涉及的特种复合材料壳体、燃料配比与点火控制算法,需要完整的工业体系支撑。


其次,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这个技术概念还是美国空军在90年代率先提出的,而第一个实践者是日本空中自卫队。但直到现在,最终的成品AAM-4B的可靠性还奇差,导引头有效工作距离和精度根本无法满足作战需求,日本空中自卫队现在的主力导弹还是AIM-120。

不装了!印媒:霹雳-15性能惊人,将技术整合到印度国产空空导弹

而美国空军原计划在AIM-120D身上应用这项技术,但始终跨不过T/R模块微型化门槛,最终也没有捣鼓出双脉冲技术的AIM空空导弹,只能无奈放弃。


印度相控阵雷达的技术水平,至今还处于从以色列引进成品,自行组装都会出问题的阶段,更何况是要在严重损毁的PL-15残骸基础上,造出高功率、高精度、小尺寸雷达导引头,无异于天方夜谭。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刻意回避了材料工艺和算法等核心难题,转而强调“外观设计参考”。 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与其在“光辉”战机项目上的表现如出一辙,该战机历经38年研发,仍未能形成完整战斗力。


印度作为遇袭者,对霹雳-15E的技术特性总结得不错,但低劣的工业水平,使得其仿制注定充满坎坷。就算在获得其他国家技术支援,但霹雳-15E的成功不仅源于单项技术突破,还依托于中国完整的航空航天产业链,即便获得了仿制型号,别说中国还有霹雳-17E, 届时更新一代的空空导弹可能已经列装。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