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娃哈哈与福耀 企二代的不同命运

抖音热搜 2025年10月21日 00:00 3 admin

娃哈哈与福耀,两位企二代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

娃哈哈与福耀 企二代的不同命运

同样是知名企业家,曹德旺的大儿子曹晖顺利接手福耀玻璃;平稳交班。而宗馥莉,在娃哈哈只当了378天董事长,便黯然离场。其实,结局或许早在交接之前就已注定。

关键,在于企业的本质不同。

娃哈哈并非纯粹民企,而是混合所有制。杭州国资持股46%,是第一大股东;宗庆后持股29.4%,再加上职工持股会的24.6%,靠个人威望形成控制联盟。但在娃哈哈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宗家帝国”——上百家体外公司,围绕核心业务形成完整产业链。

比如,宗馥莉长期控制的宏胜集团,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向娃哈哈提供饮料瓶,年利润达千万级别。2022年,娃哈哈还将一条评估价1.2亿的生产线,以7200万卖给宏胜,后者转手年收租金1500万。这条生产线,就这样从集团资产,变成了体外系的“现金奶牛”。

2022年,娃哈哈集团总资产58亿,净利润仅1800多万;而宗家控制的体外系总资产高达370亿,净利润47亿。过去20年,娃哈哈未向国有股分红,但管理层与员工却通过“资金往来”拿走大量利益。国资之所以默许,全因宗庆后个人威望与资产增值能力。

然而,老爷子一走,“人治时代”瞬间崩塌。

宗馥莉接手的,几乎是一个“权力空壳”。她想复制父亲的权威模式,却立刻引发反弹,连职工持股会也倒向国资。她陷入两难:切割宏胜独立发展吧,就会失去娃哈哈的生产能力,向宏胜倾斜业务,又涉嫌利益输送。大股东肯定不允许。

最终她选择“守住宏胜”的基本盘。2025年起,她大幅压缩娃哈哈桶装水业务的利润,将大部分利润留在宏胜;今年1月,她试图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至个人控股公司,被职工维权、国资叫停。7月,国资专班介入处理家族权益与资产安全问题。两个月后,宗馥莉辞职。

应了宗庆后生前所言:“小莉性子太冲,万一在娃哈哈待不下去,宏胜能让她有个退路。”其实,不是性格决定命运,而是她继承了一个没有实际控制权的股权空架。

再看福耀。

曹家虽只持股百分之十几,却是上市公司实控人。其他股东是财务投资者,无人挑战曹家话语权。曹德旺无需搞体外循环,只需专心经营福耀。他提前交班,曹晖在父亲尚能支持时接手,顺利继承完整股权与控制权。福耀董事会中,家族、职业经理人、独董各司其职,不依赖人治。

所以说:股权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控制权的股权是万万不能的。

曹德旺还做对了一件事:他选择在身体尚健时交棒,能从旁辅助,帮儿子树立威望。而宗庆后直到最后仍事必躬亲,企业文化完全“宗庆后化”。他突然离世,宗馥莉如同幼帝仓促登基,缺乏与各方周旋的根基与时间。

麦肯锡报告显示:中国85%以上民企为家族企业,但传承过程中超过60%将消失。这个残酷数字背后,是一代企业家与二代接班人的双重焦虑。

企业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血脉延续。它关乎制度、权力、时机,更关乎交棒的艺术。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