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把安世半导体的设备扣在仓库里那一刻,欧洲车厂的老板们先慌了。 宝马慕尼黑产线直接砍掉三成产能,大众ID系列交车单往后拖,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柏...
2025-10-21 1
在众多央视主持人中,李梓萌始终被人看作最勤勉的人,一年能出镜158次,甚至她的脸还被称作为“国脸”。
然而,就这样努力的人却被网友反映推销假冒伪劣,深陷名誉风波中。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梓萌都推荐了,这鱼油肯定能治我老伴的头晕!”
北京的张阿姨盯着手机屏幕里熟悉的面孔,毫不犹豫花2980元买了三盒“深海多烯鱼油”。
可老伴吃了俩月不仅没见效,反而闹了肚子,直到她看到市场监管局的通报,这才发现直播间里的“李梓萌”竟是AI合成的。
2025年2月,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上百起类似举报,矛头都指向一个拥有88万粉丝的带货直播间。
镜头里的“李梓萌”穿着干练西装,操着标志性的播音腔推荐产品,背景板上赫然写着“适合头晕头痛、手麻脚麻、记忆下降人群”,完全复刻了《新闻联播》的权威气场。
谁能想到,这位观众心中的“国脸”,竟是不法分子用AI技术伪造的“赚钱工具”。
“李梓萌骗人”的说法刚传开时,不少老观众第一时间站出来反驳:“不可能!她连综艺都很少上,怎么会去带货?”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位在《新闻联播》坚守数十年的播音员,对职业形象有着近乎苛刻的坚守。
为了符合新闻节目的庄重感,李梓萌戴了十几年假发主持节目,直到某次综艺上摘下发套,观众才发现她真实的年轻模样。
搭档从康辉换到王宁,网友调侃“流水的搭档,铁打的李梓萌”,却从没见她接任何商业代言。
用她自己的话说:“播音员的公信力比什么都重要。”
那直播间里的“李梓萌”是怎么来的?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技术鉴定给出答案:不法分子通过收集她的公开播报视频,用AI技术克隆面部特征和声音,再由真人配音完成直播。
这种“深度伪造”技术有多逼真?办案人员透露,连李梓萌的老观众都难辨真假,直到对比原版视频才发现,伪造形象的眨眼频率比真人慢0.3秒。
更讽刺的是,就在AI“替”她带货的同时,李梓萌正在央视直播间参与公益普法,提醒观众警惕网络诈骗。
为什么不法分子偏偏盯上李梓萌?答案藏在她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高光时刻里。
熟悉李梓萌的观众都知道,她能成为《新闻联播》的“铁打主力”,可不是靠运气砸出来的,这背后藏着一整套“打怪升级”的成长史。
她能踏进央视大门,最初还是从“待定名单”里拼出来的机会。
毕业前半年,央视播音员选拔竞争白热化,李梓萌虽没直接入选,却凭着亮眼表现拿到了实习资格。
这份实习机会成了她职业路上的关键跳板。
为了练出扎实的基本功,她每天凌晨4点就爬起来练声,字典里的生僻字全标满了注音,就怕直播时卡壳。
而且她不光肯下苦功,实战能力也跟着飞速提升,最终在29岁那年叩开了《新闻联播》的大门,成了当时最年轻的播音员。
要知道,《新闻联播》作为央视的“黄金栏目”,选人的标准有多严苛,能在这么年轻就担此重任,足以见得她的硬实力有多出众。
可谁能想到,这位在镜头前沉稳大气的“国脸”,私下里还因工作犯过难。
央视对播音员的要求严到出了名,有明确规定:播报时错一个字就罚200块钱。
李梓萌因为出镜频率极高,一年最多能播158期,差不多两天就得上一次岗,高强度的直播让她偶尔也会“嘴瓢”。
这罚款积少成多,连倪萍都在节目里公开调侃她:“李梓萌来北京二十多年一直租房住,我都担心她得贷款上班”。
正是这份专业与真诚,让李梓萌的形象成为“公信力”的代名词,而不法分子盯上的,恰恰是这份积累了二十年的信任。
“他们伪造的不是一张脸,而是公众对新闻工作者的信任根基。”
“李梓萌被仿冒”不是孤例。
办案人员调查发现,很多运动员也成为了不法分子谋取利益的工具。
一个账号名为“我是小助理吖”,在8月份发布了17条AI制作的全红婵的带货视频。
视频里的全红婵声音非常甜美,“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婵宝,今天把老家的土鸡蛋分享给粉丝尝尝”。
甚至在有些视频里,没直接用全红婵的脸,仅凭高度逼真的声音就骗倒了大批粉丝,其中一条视频点赞量高达1.1万,链接里的土鸡蛋更是卖出了4.7万件。
更过分的是,有消费者买了这些“婵宝推荐”的鸡蛋后,发现全是变质的坏蛋,转头就在网上怒骂全红婵“赚黑心钱”。
可谁能想到,此时的真全婵正在训练馆里反复练习跳水动作,连刷手机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早在4月,全红婵家人就已经澄清“从未授权任何带货行为”,到了8月,全红婵的哥哥更是忍不住站出来维权:“她是在役运动员,天天泡在训练馆里,根本不可能直播卖货”。
而且被AI“盯上”的不止全红婵,国乒名将孙颖莎也没能幸免。
在一个名为“小兔真可爱”的账号里,AI克隆的孙颖莎声音正卖力推销土鸡蛋:“大家好,我是莎莎,我为婵宝家的土鸡蛋代言,自家散养的土鸡下的蛋,营养价值特别高”。
更离谱的是,骗子还把孙颖莎和王楚钦的AI克隆声音搭配使用,编造出“婵妹托我卖鸡蛋”的剧情,把虚假带货包装得像真事儿一样。
要知道,孙颖莎那会儿正在备战世乒赛,每天训练时长超过8小时,连接受采访都得见缝插针,哪有时间管什么土鸡蛋代言?
中央网信办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接到AI仿冒举报超2.3万起,涉及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
有人用AI“复活”已故名人代言,有人伪造明星脸推销假货,甚至还有人用技术合成不雅视频敲诈勒索。
2025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明确将“AI假冒他人牟利”列为重点整治对象,要求平台对合成内容进行标识管理。
9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实施,强制要求AI生成内容添加“电子水印”和可视标识,从源头遏制造假。
李梓萌案成为北京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广告法》查处的首例AI虚假广告案,涉案公司不仅被罚款,相关责任人还面临民事赔偿。
办案人员在通报中强调:“别以为用AI造假就查不到,隐形水印能精准追溯到技术源头,谁也跑不掉。”
法律层面也给出了明确答案,不管技术多隐蔽,未经同意用他人形象就涉嫌侵权,诈骗金额超3000元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提醒大家,遇到可疑视频可以先看细节,AI换脸往往存在光影不匹配、表情僵硬等破绽,多核实一步就能避免受骗。
如今再搜“李梓萌骗人”,首页已经全是官方澄清和防骗提示。
那位在新闻台坚守二十年的播音员,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新闻联播》里,用专业播报着真实的新闻。
你有没有刷到过疑似AI生成的视频?对AI换脸管制还有哪些建议?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学会保护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荷兰人把安世半导体的设备扣在仓库里那一刻,欧洲车厂的老板们先慌了。 宝马慕尼黑产线直接砍掉三成产能,大众ID系列交车单往后拖,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柏...
2025-10-21 1
一觉醒来,心头还存着昨晚那团缱绻甜腻,不料一抬眼,床边的男人名字都叫不出口!简直让人气得牙痒痒,又羞又恼,想抓起拖鞋把他踹下床——但还是硬生生憋下去,...
2025-10-21 1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今年流感有何特点?主要流行的毒株是哪种?今年流行毒株与去年不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
2025-10-21 1
2025年10月18日中午12点整,杨振宁这位物理学大牛在北京走了,享年103岁。清华大学官网直接发了讣告,说他因病离世。新华社也报道了,提到他是诺贝...
2025-10-21 2
杨先生走了。消息传来的时候,我正对着屏幕,窗外是北京深秋的黄昏。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一个世纪的传奇落幕,整个世界都在悼念。清华园里,人们排着队,...
2025-10-21 1
那年头,谁信一个出生在上海老弄堂、穷得叮当响的孩子,最后能把上海这座城市推向世界舞台?大家都说上海起飞是改革开放的红利,其实背后有那么几位顶梁柱,有人...
2025-10-21 1
“跑个半马破2,怎么比当年考985还卷? ” 北京半马刚出炉:2024年能跑进2小时的只剩28.6%,比去年又掉4个点。 朋友圈刷到这条数据,我直...
2025-10-21 3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低碳出行的工具,方便了市民的生活,但因其投放大,大街上随处可见,竟让人盯上,动起了歪脑筋!近日,媒体曝光了一起团伙盗窃共享单车案,11...
2025-10-21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