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学术界中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离世,这一消息发出之后,举国哀悼,网络上随处可见的是,网友默哀的评论。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杨振宁...
2025-10-21 0
说起拍马屁,在职场中的人肯定不陌生,但能把马屁拍出天际的,拍到热搜的,恐怕没有几个。
多年前一个理发店的老板,被自己的秘书夸出圈了,秘书不仅称他有富贵之相,还玄乎其玄的说老板开了天眼,简直是要把自己的老板夸到了云彩眼儿里。
秘书甚至还肉麻的说,有顾客被其“亲手护理”后当场落泪下跪,毫不掩盖自己的钦佩之情。
而这位被吹成“神人”的老板大家可能也熟悉,正是文峰美容美发创始人陈浩。
从湖南贫寒草根到坐拥400余家门店、年入20亿的“行业大佬”,他的逆袭故事本应励志,可文峰门店里随处可见的“浩哥语录墙”、培训课上玄乎的“六合还阳术”,又透着反常。
这场荒诞的“个人崇拜”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商业套路?陈浩究竟值不值得这样的夸赞?
大家还记不记得2021年12月份的一个离谱新闻,一个秘书吹捧自家老板的文章意外冲上热搜,字里行间的“离谱程度”让人咋舌。
文中称老板有“富贵之相”,开了“天眼”,甚至能“掌握万物之规律”;更夸张的是,文中还说被老板“亲手护理”的顾客会当场感动流泪、下跪致谢。
这看似荒诞的描述,指向的并非什么玄门高人,而是美容美发行业的“老牌玩家”,文峰集团的创始人陈浩。
在大众印象里,美容美发行业多是邻里间的“刚需小店”,或是商圈里的“时尚门店”,可文峰却硬生生把“剪头发”做成了充满“个人崇拜”色彩的生意。
陈浩的个人经历被包装成“逆袭神话”:出身湖南贫寒家庭,早年靠“借笔”养家,35岁时毅然闯荡上海,最终在寸土寸金的浦东开出第一家文峰理发店。
这种“草根逆袭”的叙事本易引发共鸣,但文峰的操作却逐渐偏离了“踏实做生意”的轨道。
第一家店的招牌就透着股“违和感”:中间印着陈浩一本正经的头像,风格酷似老干妈、王守义十三香这类民生品牌,与上海浦东的繁华气质格格不入。
有意思的是,当下不少连锁企业都喜欢打造“创始人IP”,以此增强品牌辨识度,但文峰的“个人IP”却走了“神化”的极端。
从行业逻辑来看,消费者选择理发店,核心是看技术、服务和性价比,而非创始人是否有“天眼”。
这种把创始人包装成“神人”的做法,本质上是用“玄学”替代“专业”,既是对消费者智商的不尊重,也暴露了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短板。
若真能靠“掌握万物规律”做生意,又何须靠秘书的彩虹屁博眼球?
文峰能从一家“土味理发店”扩张到拥有400多家门店、上万名员工、年收入20亿的规模,靠的不是“天眼”,而是一套早年被行业称为“三招秘籍”的商业模式:办卡、搞培训、“啥都卖”。
放在二十多年前,这套模式确实算“行业创新”,甚至间接影响了后来不少理发店的经营思路,但如今回头看,其中的“隐患”早已埋下。
先说说“办卡”,这如今被消费者吐槽的“行业通病”,文峰早年就玩得很“极致”。
店里的工作人员会穿着丝袜短裙、踩着恨天高,在顾客洗头时软磨硬泡推荐办卡:“先生,办张会员卡吧,打5折,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若顾客拒绝,工作人员的态度会瞬间180度转变,从“温言软语”变成“冷脸相对”。
背后的逻辑很直接:办卡数量与员工绩效直接挂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KPI考核”。
这种“强绑定”让服务彻底变了味——员工不再关注“怎么剪好头发”,而是琢磨“怎么让顾客办卡”,服务的本质被“销售目标”吞噬。
更值得说道的是文峰的“前店后厂”模式:前面是理发店,后面连着培训学校。
培训学校的宣传语很诱人:想当美发star?交学费来学,八年后续年收入能过百万!
授课老师更是“重磅”,陈浩亲自上阵,还会传授“9加6疗法”“六合还阳术”“眉眼唇改运技术”这类听起来像“玄学”的“独门绝技”。
更夸张的是,培训内容不止技术,还充斥着浓厚的“企业文化”:任何一家文峰门店都像“陈浩博物馆”,墙上挂满他的语录和照片,堪比学校走廊里的名人名言,目的是让员工“时刻牢记浩哥教诲”。
从行业角度看,培训本是提升从业者水平的好事,但文峰的培训却把“个人崇拜”放在了首位。
所谓的“百万收入承诺”更像是画饼,美容美发行业的收入与技术、经验、客源直接相关,哪有“培训后八年必过百万”的绝对保证?
这种“洗脑式培训”,本质上是把员工变成“销售工具”,既误导了渴望入行的年轻人,也让门店服务始终围绕“推销”转,而非“专业”。
文峰的“扩张神话”背后,是无数消费者的“血泪账单”。
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上海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三年内在文峰充值了235万元。
本是简单的“剪头发”,最后却变成“充值、买产品、做项目”的连环消费。
更夸张的是,网上还流传着“上海能跟星巴克抗衡的不是便利店,而是文峰”的说法,这话看似调侃,实则暴露了文峰的“收割逻辑”。
他们利用消费者的“信任”或“不好意思拒绝”,把“刚需消费”变成“高额消费”,从剪发、烫发,到买发膜、发蜡,再到充值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会员卡,一步步掏空消费者的钱包。
这种“竭泽而渔”的模式,终究逃不过市场的反噬。
今年6月和11月,文峰因投诉率居高不下,两度被相关部门约谈。
“洗头变洗脑”成了消费者对文峰的调侃,也戳破了其“商业帝国”的假象,所谓的“神殿文峰”,不过是靠“个人神化”和“强制推销”堆砌的空中楼阁。
从商业本质来看,任何行业的长久发展,都离不开“诚信”二字。
美容美发作为民生服务行业,核心竞争力永远是技术、服务和性价比,而非“创始人神化”或“套路办卡”。
当下不少消费者对“办卡”谈之色变,很大程度上就是被文峰这类企业“伤了心”。
办卡时承诺多多,退卡时百般刁难,服务质量随办卡金额“分层”,这些做法不仅破坏了行业口碑,也让消费者对整个行业失去信任。
秘书的彩虹屁把陈浩和文峰推上热搜,也让隐藏在“个人崇拜”下的消费陷阱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对于文峰而言,与其花心思包装“老板有天眼”,不如沉下心提升技术和服务;与其靠“套路”收割消费者,不如靠“诚信”留住顾客。
市场从不缺“神话”,但永远尊重“实在”,若陈浩真能“掌握万物之规律”,想必该明白:商业的“规律”从不是“玄学”,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敬畏之心。
相关文章
10月18日,学术界中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离世,这一消息发出之后,举国哀悼,网络上随处可见的是,网友默哀的评论。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杨振宁...
2025-10-21 0
1966年,老北京的夏天热得狠,谁能想到在城西那片叫恩济庄的地段,会因为一场“运动”,让埋藏了半个多世纪的谜团被砸开了口子。那天一群年轻气盛的学生老师...
2025-10-21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康康红海的滚滚波涛中,一座孤寂的火山岛—...
2025-10-21 0
人到六十五岁,很多男人就像一棵树,有时静静伫立,有时被风吹得低下头。岁月的痕迹,在脸上、背脊上悄悄刻下印记,也在他们的生活方式里,雕琢出独特的形状。其...
2025-10-21 0
信息来源:https://futurism.com/future-society/astronomers-twin-cosmic-rings距离地球7...
2025-10-21 0
Palantir国防业务增长负责人香农·克拉克(Shannon Clark,左)与IBM人工智能优先转型副总裁拉达·艾扬格·普拉姆(Radha Iye...
2025-10-21 0
饿到半夜啃黄瓜第二天体重反涨0.3公斤的人不止你一个 减肥最怕的不是饿,是饿完还不见瘦。很多人把晚餐换成水煮菜,结果半夜饿醒,第二天上秤数字纹丝不动,...
2025-10-2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