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场盛大的40周年庆典,几款赚足眼球的新车,还有全球CEO亲临现场站台。日产在中国这场生日派对,办得风光无限。但日产中国一把手马智欣,几乎是当着所...
2025-10-23 0
21日,日本政坛迎来历史性一幕,高市早苗成为该国首位女性首相。然而本应是风光加身的时刻,却因为等不到北京贺电而显得格外冷清。
中国没有照常给出祝贺,这一举动在日本国内外引发不少猜测。而更让人意外的是,高市本人在上任后接连向公众道歉,理由五花八门。
究竟是她个人的风格问题,还是日本政治本身就出了大问题?这场缺席的外交礼仪,倒像是照出了一整套日本社会正在面对的大麻烦。
中国这次对日本新首相“保持沉默”,并不是因为没有关注,而是有意选择不表态。一般情况下,中方会就日本政权更迭发布正式祝贺,这次却只说“注意到”,显然是态度有变。
问题的关键,在高市本人过往的立场。她一直是日本保守派里的强硬代表,尤其在历史问题上,立场鲜明,语气激烈。她多次表达要重新解读二战责任,甚至把战争说成是“被迫自卫”,这在中国看来无疑是严重歪曲历史。对中国来说,历史不是可以随便改口的内容,更不是可以拿来政治包装的工具。
更敏感的是台湾问题。高市早前频繁提到“台海有事日本不能袖手旁观”,还提出要强化日本自身在区域安全中的角色。对中国来说,这些说法无疑踩到了最关键的红线。中国始终强调台湾问题是其领土事务,外部势力不得干涉。高市的这些表态,不仅引起中国方面的高度警觉,也让中日关系的基础变得更加脆弱。
此外,高市在对美关系上的态度也令人担忧。她曾公开表示希望深化与美方的军事合作,并称驻日美军是日本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当前亚太格局紧张的大背景下,这种一边倒的立场容易被理解为站队选边,而非寻求平衡。
所以,中国这次不发贺电,并非简单的外交怠慢,而是政治信号。中方用行动表达一种明确的立场:如果日方在历史和主权问题上不端正态度,那么正常的外交互动也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贺电不是例行公事,而是一种对双边关系的肯定。现在这封信没发出去,其实就是对高市政治倾向的明确提醒。
从高市一上任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反常的节奏:不是宣布新政,而是接连致歉。她先是为内阁组建速度过慢向公众道歉,随后又对政治停摆、政策迟滞表达歉意。很多人一开始以为这只是她个人风格,后来才发现,这背后是她处境的真实写照。
她的内阁不是一个稳定的管理团队,更像是临时拼凑的政治联盟。原本自民党与公明党的联盟关系,为政权提供了相对稳固的支持基础。但高市上任后,因过度偏向保守路线,重用右翼势力,引发公明党强烈不满,最终导致该党退出执政联盟。这一动作让整个政治结构出现松动,自民党顿时失去了长期依赖的选票支撑体系。
为了弥补空缺,她不得不寻求与日本维新会达成合作,但实质性成果并不多。虽然安排对方人员担任首相辅佐官,但这种象征性的职务难以换来实质支持,政治合作形同虚设。她试图用政治妥协来维稳局势,但换来的只是更多的反对。
党内情况也不太乐观。自民党内部并不完全支持高市的路线,尤其在她未能稳住联盟、又在关键政策上迟疑不决的情况下,不少派系开始质疑其领导能力。她的多次道歉,其实是在用舆论降低党内外的反弹压力。
一个领导人频繁向公众道歉,表面上看是负责任,实则暴露的是权力根基不稳。她不是在主动疏导民意,而是在被动应对政治困局。一边是党内派系的不满,一边是联盟破裂带来的动荡,高市的政治处境越来越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信任危机的深渊。
在日本国内,很多人对这次“中方表态”并不关心,他们更关注的是日元贬值带来的生活成本上涨,是工资上不去、物价却天天涨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说,高市真正要解决的,不是有没有人祝贺她当首相的问题,而是怎么让普通人活得不用那么辛苦。
日本经济已经多年处于低增长状态,眼下形势更不乐观。货币持续贬值,进口成本不断上升,能源、食品等基本生活开支变得越来越重。家庭消费信心下降,企业投资变谨慎,年轻人对未来的期望值也越来越低。这些问题不光是经济上的数据波动,更是社会信心的全面滑坡。
高市上任后,虽然提出要强化“经济安全保障”,但她的政策方向更多聚焦在“对外风险”的防范上,比如减少对华依赖、重组供应链等。这种做法在政治上看似强硬,但在经济上却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是日本长期以来最大的贸易伙伴,很多产业链条深度绑定。想要“脱钩”,不是一纸命令就能解决的,背后牵涉的是成千上万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数百万就业岗位的稳定。
再看外交层面,日本也正陷入战略选择的焦虑之中。一方面,美国希望日本在亚太地区承担更多安全责任,特别是在“印太战略”中扮演更突出角色。这意味着日本要增加防务投入、参与更多区域合作项目。但另一方面,日本又担心过度卷入大国对抗,会加剧周边局势的不确定性,甚至拖累自身发展。
这时候,如果领导人对内政策不清,对外方向不明,就很容易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困境。高市目前的表现,既无法打消国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也无法在国际上赢得足够信任。她提出的很多政策,听起来气势汹汹,实际上缺乏具体执行路径。
换句话说,日本的问题不是缺乏声音,而是缺乏清晰的方向。高市如果继续把精力放在争取意识形态上的得分,而不是解决民生和经济的问题,那她的内阁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毕竟,政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不是为了赢得某个派系的掌声。
中国这次没有送上贺电,看似只是一个小细节,实则是对当前中日关系的一次精准反映。高市早苗作为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本应拥有特别的政治意义,但她的上任过程和施政方针反而加剧了国内外的不安。
对中国来说,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对日本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外交场合的形式感,而是能拿出让国家走出低谷的实际政策。高市能不能做到这一点,目前看依然是个问号。
现在摆在日本面前的,不是要不要与某国改善关系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方向感正在丧失。如果政治继续内耗、经济继续下滑、外交继续盲动,最终买单的不是哪个政党,而是整个社会。
高市早苗的未来不取决于她的身份标签,而在于她是否能稳住政权、稳住民心,并带着日本走出当前的多重困局。贺电可以迟到,但现实不会等人。
信息来源:高市早苗,认错了?——2025-10-16 12:24·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文章
前言一场盛大的40周年庆典,几款赚足眼球的新车,还有全球CEO亲临现场站台。日产在中国这场生日派对,办得风光无限。但日产中国一把手马智欣,几乎是当着所...
2025-10-23 0
2025年10月15日,OPPO在深圳举办了开发者大会与AI峰会。过去几年,AI席卷了所有产业——从算法模型到生成内容,从云端算力到端侧体验。各厂商都...
2025-10-23 0
看到文章结尾,麻烦您点个关注,有任何的想法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您的支持与喜欢!文|十里冬编辑|十里冬21年前,82岁的杨振宁不顾外界质疑...
2025-10-23 0
欢迎各位关注+点赞,且听小仙慢慢跟您聊~⬇️⬇️⬇️家人们,最近各地的假期消息可真是太让人眼馋啦!当咱们还在按部就班上班上学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学生已经...
2025-10-23 0
“饿两天就能瘦? 别急着笑,先摸摸肚子上的救生圈。 ” 这句吐槽,上周在闺蜜群刷屏。 有人甩出一张截图:北京协和把5+2轻断食改成“4+3”渐进版...
2025-10-23 1
当我穿着军装的哥哥,那个消失了二十七年的陈铮,终于站在家门口时,父亲只是默默从口袋里掏出烟盒,递过去一支,自己点上一根,哑着嗓子说了一句:“部队的烟,...
2025-10-23 0
香江潮涌燕赵风,文旅交融启新程近日,2025 河北文旅走进香港专场推介会在香港凤凰卫视盛大启幕,香港特区政府、香港中联办、文旅部亚旅中心、香港旅发局、...
2025-10-23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