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抖音热搜 2025年10月23日 16:30 2 admin

“我希望表现一种力量,缓慢而坚定;一种情感,稳定有温度;陪你一起踏上荆棘,直到走出泥泞、开满鲜花。”

提到新剧《余生有涯》的创作初心,导演李木戈这样和《影视独舌》分享。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这部由其执导,饶俊编剧,张彬彬、毛晓彤领衔主演的18集现实题材短剧集,自10月16日在东方卫视和腾讯视频开播。

播出以来,不仅连续4日拿下黄金时段卫视剧集收视TOP1、热度值突破25000,更是收到了观众结合自身经历的真挚长评。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剧集改编自墨书白的同名小说,以严肃的性侵议题为切入口,细腻刻画了女主角叶思北(毛晓彤 饰)在绝境中觉醒成长、捍卫自身权益的坚韧形象。

从呈现来看,尽管故事有些沉重,但是传递的力量温暖且治愈。

尤其是,导演李木戈以独特的镜头风格,紧扣 “小语境、大主题” 的表达核心,将人物的心境变化融入亲密关系和日常肌理,让严肃议题得以被温柔接住,在展现法律维权、社会偏见等硬性场面的同时,于润物无声中构建起软性防线。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导演李木戈在片场

以叶思北的溺水镜头为例。彼时,她被灌了酒,虽然有些意识,可是碍于身体受到束缚,想要挣扎自救却又无能为力。对此,镜头没有实拍叶思北正在被侵害的画面,而是用意象化的手法,通过压抑的湖水表达角色的状态,既保护了“受害者”也尊重了观众。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不言而喻,这种以“软”托“硬”的方式,如同管中聚光,在轻体量的篇幅里,透过人物逐渐垒筑的坚实边界,折射出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形成了一股爆破般的叙事能量。

小人物、大事件:平凡底色下的生命韧劲儿

《余生有涯》最戳人心的特质,莫过于对平凡人蓬勃生命力的细腻描摹。

女主叶思北不过是置业公司里的一名普通职员,每日重复着晨会宣誓的机械流程,活像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

而爱人秦南(张彬彬 饰)也只是开着一家小修车行的个体户,没有光鲜的履历,甚至会时常拿自己没读完高中的经历自嘲。

这样的“夫妻档”在现实里随处可见,他们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没有复杂的社会背景,连应对生活琐事都显得有些笨拙。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比如,叶思北面对母亲的债务绑架,只能默默忍气吞声;秦南目睹妻子的委屈,最初也只有满心的自责与无措的愤怒。

可恰恰是这份“接地气”的平凡,让他们在后续遭遇性侵这种“大事件”中的坚持,更显沉甸甸的分量。

叶思北遭遇性侵后,从最初的崩溃隐瞒、自我否定,到后来挣脱家庭与世俗的束缚,坚决报警,这个转变里没有“开挂”的逆袭,只有深夜的挣扎、对“万人唾弃”的恐惧,以及最终“为自己争口气”的决绝。

她从不是天生的勇者,只是被逼到绝境后,终于敢打破沉默的普通人。

秦南同样不是天生完美的伴侣,他在学生时代因为叶思北的一句鼓励而倾慕于她,视对方为精神寄托与少年时的光。

成年后,秦南带着崇拜靠近叶思北,却发现她已经被生活磨灭了光彩、不愿改变。他接受不了光芒破灭,从而提出离婚,以避免共同沉沦。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直到性侵案件发生后,秦南坚定支持叶思北,并且见证了她重拾内心的自己,再度显露出不服输的本色,两人才开始真正以平等的人格交往,重新认识彼此,开启互相扶持的爱与生活。

以及,这份“看见”,也让秦南的担当有了最真切的落点,不管是撕毁和解书时的坚定、怒殴范建成时的失控,还是陪伴妻子维权时的温柔,都让 “丈夫” 这个身份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他抵挡的从来不是具体的“敌人”,而是外界对爱人的污名化、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是“你为什么不反抗”“是不是你自愿”的恶意揣测。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显然,比起“双强双A”的悬浮设定,这种“笨拙却坚定”的平凡叙事,更能激起普通人的共鸣。

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从没有惊天动地的逆袭,只有一场场与现实的“拉锯战”:对抗职场里的权力压迫要攒足勇气,挣脱原生家庭的枷锁要狠下心肠,直面创伤后的舆论风暴要拼尽气力。而每一步“撑住”,都是平凡人生命力最鲜活的证明。

说到底,叶思北的韧劲,源于对“好好过日子”的朴素渴望;秦南的坚守,源于对爱人最纯粹的心疼与守护。

这些藏在烟火日常里的美好品质,正是平凡人最坚韧的力量,也让《余生有涯》的故事能够直抵人心。

小场景、大能量:微观场景承载的生命重量

《余生有涯》的叙事始终没有脱离叶思北的个人关系半径,所有场景都聚焦于她的“微观生活”,包括办公室、家、病房、小小的修车行、法庭的角落等。

在这些场景里,没有宏大的空间切换,也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一切始终围绕叶思北的“个人麻烦清单”展开。

而恰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场景,却承载着足以压垮一个人的重量,也见识了一个人在应对困境时所能爆发的能量。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办公室里,是王琳(王艺禅 饰)甩来的额外工作、范建成(邵峰 饰)不怀好意的暗示,是“没背景就该受欺负”的职场潜规则;

家里,是母亲黄桂芬(刘丹 饰)“重男轻女”的偏见、弟弟叶念文(石云鹏 饰)无休止的债务拖累,是“为了家人忍一忍”的道德绑架,是离婚协议书上冰冷的字迹;

医院里,是母亲为了“面子”让她隐瞒真相的哀求,是保洁人员窃窃私语的羞辱,是戴着墨镜不敢见人的狼狈;

法庭上,是对方律师刁钻的质问、证人翻供后的绝境,是“受害者有罪论”的尖锐攻击。

而叶思北的抗争,也正是在这些微观场景里悄然发生:从第一次拒绝王琳的额外工作,到在范建成办公室里强压恐惧的对峙;从录音保留被欺辱的证据,到躲闪办公室同事的阻拦;从在医院里挣脱母亲的束缚坚持报警,到在法庭上即便崩溃也不愿退缩。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她的勇敢没有发生在聚光灯下,而是藏在每一次“不想忍了”的微小决定里,藏在每一个被伤害后依然选择站起来的瞬间里。

《余生有涯》的叙事能量,亦源于这种 “小与大” 的强烈碰撞。

剧集以 “小场景承载大能量” 的鲜明反差,精准戳中了普通人的生活真相: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里可能鲜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而真正构成生命重量的,就是堆积在日常里的微小压迫与隐性伤害。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一旦叠加累积,足以压垮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因此,当伤害和困境降临时,平凡人在琐碎里的坚守、在绝境中的反抗,自然会因这份 “以小抗大” 的反差,更显弥足珍贵。

小篇幅、大启发:现实题材创作的 “精准共情” 与 “温度表达”

简而言之,《余生有涯》以18集的轻体量,精准戳中了现实题材创作的深层逻辑——用真诚作笔、在细微处发力,让小篇幅扛起大启发,既实现了与观众的精准共情,又传递出温暖治愈的力量。

而导演李木戈分享的创作细节,亦为相关创作提供了清晰注解。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首先,忠于原著内核是作品扎根的根基。

“我从书中感受到了一种缓慢、温暖又坚定的力量,这股力量带给了当时的我莫大的支撑和感悟。”

据李木戈透露,那是在2023年8月底,他在赴尼泊尔的航班上,打开了《余生有涯》的小说,阅后深受触动,一度哽咽落泪。落地后,他即刻联系制片人周丹,表明极爱这个故事,希望将其影视化,而条件是一定要尊重原著,拒绝过度改编。

在他看来,优秀的原著本身就承载着鲜活的现实肌理,守住其精神内核,正是现实题材故事的关键。

周丹爽快应允,同时冷静提醒,需要注意文艺与现实的差距。李木戈则回应二者并不冲突。

随后,两人启动剧本创作,历时半年,将大约在20万字的原著打磨成了拍摄剧本,并且于2024年3月开机、9月杀青,完成了全剧拍摄。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其次,可视化细节是破解现实题材“内心戏难呈现”的关键。

小说里大量的人物内心描写,直接转化成影像并不容易,而这部剧用镜头语言给出了巧妙答案。例如,玻璃隔断上分开的喜字,暗喻着人物间的情感裂痕;蒲公英的意象,象征着角色在困境中的挣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镜头:秦南睡在沙发上,手中仍捧着一本名为《无声告白》的小说,其封面印着:“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试图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句话寓意深刻,既是秦南的内心写照,也是他最初向叶思北提出离婚的核心缘由,同时也是这部剧的主题所在。

这也说明,无声的细节往往比直白的台词更有力量,更容易把角色的内心挣扎融入日常细微处,让观众在具象画面里读懂他们的困境,实现“于无声处见真情”的共情效果。

“创作剧本期间,我与编剧团队反复研讨小说的内容与人物,无数次在脑海中去描摹,努力去贴近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之建立深层联结、产生强烈共情,最终让纸上的人物在影像维度落地、靠岸。其实,《余生有涯》的‘涯’字,就是‘岸’,是可依的港湾,是温暖的陪伴,更是人物落地生根的希望之‘涯’。” 谈及人物创作,李木戈回忆道。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再者,直面真实人性让现实力量更具穿透力。

创作团队始终以“真实感受”为标尺,不刻意回避角色的懦弱与不完美。叶思北的隐忍,源于原生家庭的拖累和世俗偏见;其他人也是,有各自的局限和困惑。

这种不塑造“完美主角”的态度,还原了普通人在困境中的真实反应——从崩溃到重新坚定,从犹豫到学会担当。显然,不简化矛盾、不回避人性的复杂,作品传递出的力量才更可信、更有温度。

最后,留白式表达赋予作品更广阔的解读空间。

李木戈拒绝用单一标签定义剧集,始终坚持“真诚讲故事”,把解读权完完全全交给观众。他认为,只有让真实的故事、立体的人物自然流淌出情绪与价值,才能形成“一人一感悟”的共情效应,最终实现现实题材“传递真实温暖”的核心价值。

“很多人都会跟别人说,你要坚强,却很少人去探究这个人软弱的成因,我们试图通过叶思北的现状,去追溯导致她现在软弱的原因,从而给到她真正需要的帮助,找回那个曾经倔强的热烈的少年。”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总的来说,《余生有涯》用“轻体量”证明了:现实题材的影响力,从来与篇幅长短、场面大小无关。只要守住原著内核、精雕细节、直面人性,就能让作品在小体量里承载起厚重意义。这无疑也为同类题材的创作提供了参考的方向。

【文/徐小怪】

《余生有涯》管中聚光,折射向阳而生的生命光彩丨对话导演李木戈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