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媒体人计划#今天去看了菊展,刚开始没有找到地方,因为展览面积不是很大,可能是广场太大吧,路过也没有看到,然后先去周边转了一个大圈。这样,走路就多...
2025-11-02 3
老话说,“早立冬穿单衣,晚立冬冻死牛”!
这句农谚,将立冬早晚。与冬季冷暖。直接挂钩,引发人们。对11月7日立冬的好奇。
要判断其早晚,需先明确民间划分标准——这一标准,有两种常见说法。

一种以农历月份为界:立冬在农历九月为早,十月为晚。2025年11月7日立冬,对应农历九月十八,显然属于“早立冬”,按农谚逻辑似该“穿单衣”过冬。
另一种以当日午时为界:中午12点前交节为早,之后为晚。
2025年立冬交节时刻,为14时42分,又属于“晚立冬”,似乎该“冻死牛”。两种标准,得出矛盾结论,恰暴露了,农谚的局限性。
从科学视角看,立冬本质,是太阳到达黄经225°的天文节点,公历日期,固定在11月7日或8日,11月7日正处于正常区间,本无绝对的早晚之分。

农谚的形成,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局部观测,那时人们以农耕周期,和昼夜变化为参照,却无法覆盖,全国气候差异,更未考虑现代气候变量。
至于是否冷冬,农谚预测,已被气象数据证伪。中国气象局观测显示,“早立冬暖、晚立冬寒”的对应概率不足五成,2016年“白天立冬”虽出现寒潮,但更多年份,呈现相反态势。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判指出,2025年冬季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暖,仅内蒙古东北部等局部地区,可能偏冷,且存在明显冷暖起伏。

可见,11月7日立冬,处于正常时间范围,“早晚”之争,只是不同民间标准的产物。
农谚的价值在于承载,先民观察智慧,而非精准预测工具。
面对冬季气候,与其纠结农谚说法,不如关注气象部门的专业预报,做好应对阶段性降温的准备,这才是科学的过冬之道。
相关文章
今天(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项目将拉开帷幕18岁的中国跳水名将、两届奥运冠军全红婵将久违亮相这是她时隔183天后再次参加正式比赛根据最新赛...
2025-11-02 3
习近平主席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是中国元首外交的重大行动,举世瞩目。透过此访,亚太各方...
2025-11-02 3
编者按:每座城市都有TA的“性格”与“基因”,而生活于此的跑者正是其最生动的外在呈现。他们的故事,是城市发展的注脚。他们的奔跑轨迹,串联起中国路跑的变...
2025-11-02 5
老话说,“早立冬穿单衣,晚立冬冻死牛”!这句农谚,将立冬早晚。与冬季冷暖。直接挂钩,引发人们。对11月7日立冬的好奇。要判断其早晚,需先明确民间划分标...
2025-11-02 6
11月1日,“大衣哥”被女子网暴4年案一审宣判。“大衣哥”代理律师杨安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法院都支持了我们当时的请求。”法院宣判,被告人孙某某犯侮辱...
2025-11-02 6
自2022年起,我国人口已经连续3年负增长。比如去年,全国新出生954万人,而死亡人数高达1093万。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专家称,中国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
2025-11-02 7
俗话说得好:“人老腿先老。”中老年人想要身子骨硬朗,腿脚有劲,光补钙可不够,还有一种关键营养元素常常被忽略,那就是——钾。说到补钾,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香...
2025-11-02 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