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5 1
最近,在北京、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地,“假装上班公司”悄然兴起。所谓“假装上班”,是指花钱获得“办公室”环境的共享办公服务。这一现象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这不就是花钱去“上班”吗?“假装上班”究竟图什么?
带着好奇心,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了一些“假装上班公司”发现,此类“公司”只是一种工作理念或营销方式,没有任何一家真正悬挂与“假装上班公司”对应的营业执照或企业标识,里面聚集的也都是一群认真工作的年轻人。他们之中,有些人需要这里廉价的共享工位,有些人正在寻找创业合作,还有人只是想拥有一个上班之外的情绪“避风港”。营销“假装上班公司”
尚未落地已引发好奇春节后,一个名为“北京假装上班有限公司”的账号在网上发布了一篇推文,称北京房山区假装上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提供高速WiFi、茶水无限畅饮、沉浸式办公室环境,还有午间盒饭工作餐,此外还能免费拍摄工作打卡照,提供老板巡查服务,可开具“在职证明”填补简历空白期。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假装上班有限公司”提供的这些服务收费标准为每天50元。面向的用户包括:失业在家怕被亲友看穿的人、自由职业在家效率低下的人、备考创业却找不到安静空间的人……该条帖子发出后,收获了4000多的转发、评论和点赞,有网友戏称:“这就是传说中的花钱上班吗?”也有网友问:“在这里工作怎么赚回上班的钱?” 当然,也有网友一眼看出这家“公司”的实质——这不就是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吗?为了做推广,该账号的运营者还建了一个“北京假装上班公司员工群”,群里目前有240多人。有的人标注为“公司总监”,有的标注为“大兴区总经理”“大华北区总裁”“海淀区CEO”,所有头衔都是由群主随意赋予的。一直停留在线上的“北京假装上班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即将落地
律所盘活闲置工位
供承租人开展工作当“北京假装上班有限公司”还在筹办线下场地时,已经有人率先将“假装上班公司”的理念落地。在北京双井、国贸、望京乃至京东燕郊,都有了“假装上班公司”。小傅前不久曾经去位于双井的一家“假装上班公司”体验。他是一个月刊编辑,工作时间自由,日常工作就是找作者约稿,到月底再把稿件收集上来编辑处理。在处理稿件的这段时间,他往往会找一个咖啡厅或自习室工作,因为这样效率会更高。小傅在网上看到了“假装上班公司”的信息后,觉得这样的场地更适合自己。“家里人多事杂,咖啡厅太吵,自习室又静得不敢打电话。”小傅说,作为自由职业者,他不需要打卡,但渴望一个舒适且便利的办公空间。小傅体验的这家“假装上班公司”提供工位、网络、打印机等基础办公设施,更重要的是,有种安静、有序的“上班”氛围。身边是做电商客服、自媒体运营、创业的年轻人,大家都在认真工作。“我看没人是在‘假装’,只是他们的单位不在这里。”在小傅看来,所谓“假装上班”,并不等于不工作,而是对传统上班概念的一种更新。过去,上班意味着打卡、进单位、有工位;现在,很多职业已经不依赖固定场所。“假装上班”并非“假装”,而是一种模拟传统职场的新型办公方式,为灵活就业者、自由职业者等群体提供节奏感和归属感。小傅去的这家双井“假装上班公司”实际是一家律所闲置的写字楼。这里并没有任何公司或律所的牌匾,只是一个普通写字楼内的办公区。小微企业资源共享
偏爱寻找同行租客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假装上班公司”大多为共享工位模式,只在细节服务上略有差异。例如北京东部某家“假装上班公司”实为自媒体直播公司,除闲置工位外,还配备直播间、服装道具间及会议室等设施,多为有直播创业方面需求的年轻人提供服务。据该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娜(化名)介绍,公司是受了网络热词的启发才打出“假装上班公司”的旗号,主要是为了盘活闲置工位,另外再对接一些潜在的合作资源,拓宽渠道。“我们理解初创团队的困境——传统写字楼动辄要求年付租金,这对创业者压力太大。”李娜补充道,“作为自媒体公司,我们提供按天、按周的灵活租赁方案,但主业始终是自媒体运营和直播带货。”李娜介绍,打出“假装上班公司”旗号后,每天都有人私信咨询,也有部分自媒体从业者承租下工位。“我们优先选择同行业租客。现在的租客也都是做自媒体运营或视频剪辑的,和我们有业务协同。比如直播文案、短片拍摄等就会外包给这些租客,按件付费。”这种模式形成了资源共享——有主播租用共享直播间时,与同楼的电商租客合作卖货,实现双赢。“这算是小微企业的抱团取暖。”李娜总结道。李娜认为,现代工作对场所的需求多种多样:经常出差外拍的摄影师,虽然不需要固定工位,但得有临时场所接待客户;居家带娃的宝妈,只需要每天几个小时专注处理兼职工作。“我们这里就有这样的租客,嫌家里环境干扰,所以来这 ‘上班’。”李娜举例道。农场空间免费使用
提供一片广阔天地在这些“假装上班公司”中,位于北京郊区的本然农场独树一帜。作为一家农业生产机构,吸引的却是城市白领前来“假装上班”。本然农场除了在栅栏门上挂着“本然农场”的木牌以外,也并没有打出“假装上班公司”的牌子。农场里都是一排排的果蔬大棚和种植用地,农场经营区的小楼上也没有标出这里是“假装上班公司”的任何信息。设计师阿涛不久前去过本然农场的“假装上班公司”,他的评价是在这里工作效率高且心情好,“这地方不错,办公环境安静,出门就是农田。能免费办公,还能看看绿色,挺舒服的。”结束工作后,他在院子里看了会儿书,临走时还摘了几个西红柿。阿涛说,他本以为“假装上班公司”是为失业人群提供的场所,让不愿告知家人实情的人有个去处。但实际体验后他发现,来这儿的大多是像他这样希望找个安静办公环境的自由职业者,也有部分人是处在求职过渡期。“有些时候,人需要到空间广阔的地方沉静下来,才能继续思考。”农场的主人“本然先生”(下称“本然”)表示,在农场里开一个“假装上班公司”,就是希望帮更多人“好好上班,好好生活,好好地走好下一步。”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本然农场的“假装上班公司”没有格子间工位,取而代之的是沙发、茶几和吧台桌椅,如果你想一边晒太阳一边办公,还可以把桌椅搬到院子里,然后一边闻着乡土气息,一边处理手头的工作。本然说,来他这里“假装上班”的人形形色色,有自由职业者、数字游民、初创团队合伙人……无论是什么人,来到这里都能享受免费接待,他们在这里可以办公、学习、洽谈,也可以干农活、晒太阳,或者和本然一起喝茶聊天,琢磨一下自己的下一步规划——这就是他定义的“假装上班”。记者手记
“青年养老院”无人养老
“假装上班公司”真在上班继“青年养老”之后,又出现了“假装上班”。这些网络热词看似精准地戳中了当代青年的“痛点”,但本质上仍是互联网流量需求的产物。在传统认知里,青年不该“养老”,上班也不可能“假装”。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才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噱头一旦形成,流量自然随之而来——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逻辑。然而,人终究无法永远活在虚拟的叙事里。如果说流量的最前沿总是挤满趋之若鹜者,那当热潮退去,现实终会消解那些曾被过度包装的概念。于是人们发现,“青年养老院”里并没有躺平的年轻人。仅仅几个月后,那里就逐渐转型为乡村振兴的“试验田”,主理人甚至计划将“青年养老院”改名为“青年充电站”。可以预见,“假装上班公司”的归宿也将如此。无论是出租工位的企业,还是短期租用的个人,他们的目标始终明确——为了真正的工作。假以时日,“假装上班公司”或许会变成“创业合作平台”。“青年养老”和“假装上班”等标签下聚集的,从来都是一群渴望认真工作、努力向上的年轻人。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实习生 黎露微
统筹 | 林艳 张彬
供图 | 受访者
相关文章
1944年的5月,17岁的日本少女季子乘船来到了中国。这艘船上拉着1300多名青楼女子,季子是唯一的女学生。季子是心甘情愿来中国的,她要将生命奉献给她...
2025-04-25 1
政策背景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4年10月发布的《关于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25年1月起,退役军人军龄将全面纳入养老...
2025-04-25 1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力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美西方政要,发出了“如何打败中国”的言论。早在五年前,美国的空军上将就在美国内部的太空领域的会议上,提...
2025-04-25 1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
2025-04-25 1
前言借着谈判的由头,特朗普彻底不装了,要求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否者就别指望从美国这里获得关税减免!可话音未落,阿根廷总统米莱,这个被认为最像...
2025-04-25 1
中新网兰州4月24日电 (王牧雨 敦煌舞源于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形象,其独特的“三道弯”体态与“反弹琵琶”等舞姿,承载着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的印记。2...
2025-04-24 2
在体育的世界里,无数运动员闪耀过独特光芒,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以拼搏铸就辉煌。而刘璇,这位“体操公主”,更是其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体操赛场上,她身...
2025-04-24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