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队伍一览: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4日 02:04 3 admin

北大数学学院有好几百号人,这里主要说说教课和搞研究的老师们。按照职称分四类:教授、副教授、研究员、讲师。教授是最高的,研究员和副教授次之,讲师是刚入职的年轻人。每年都有新老师加入,也有老师调走,但整体人数算稳定。

先说教授队伍。光教授就有四十多位,名字太多记不住,举几个常见的。田刚是院士,搞代数几何的;鄂维南院士做偏微分方程;刘若川、李铁军这类八零后教授,最近几年发了好多论文。还有韦东奕,虽然只是助理教授,但因为出名被单独提过多次。教授们大部分年纪在四十到六十岁之间,带研究生为主,偶尔也会给本科生上课。

副教授三十多人,比教授少一半。这些人大多在搞应用数学,比如计算数学、统计学这些实用方向。近五年有十来个副教授拿过国家优青基金,说明科研能力挺强。但他们带学生压力大,既要上课又要写论文,时间不够用是常有的事。

研究员队伍有二十几个,这些人不教课,专门做科研项目。像楚健春、李谷川这些,主要和企业或国家实验室合作,搞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近几年研究院在招海归人才,据说工资比教授还高,但名额很少。

讲师最年轻,只有五个,甘锐、高峡这些名字比较少见。他们主要负责给本科生上课,比如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这些基础课。工作量大但待遇低,很多人干两三年就考博士或者转副教授岗位。

研究方向方面,学院分六个大组:分析与方程、几何拓扑、代数与数论、概率统计、科学计算、应用数学。每个组都有对应的老师带队。比如说李若教授带计算组,田刚院士带几何组。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队伍一览:

人事流动方面,每年会有五六个新老师入职。去年来了三个海外博士,有两个是回国发展的,剩下的是国内高校挖来的。离职的大概三到四人,有人去企业做数据,有人转行搞金融了。

年轻老师晋升难。副教授升教授要发顶级期刊论文,还得带过至少三个博士毕业。去年有两位副教授冲击教授失败,今年估计竞争更激烈。讲师想升副教授,除了论文还得保证教学评价不能掉队。

经费申请也是大事。教授们大部分时间在填项目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项目、横向课题这些都要抢。研究员靠拉外企或政府订单,去年有个团队签下两千多万的数学建模合同。

本科生导师制度有名无实。虽说每个新生都有论文导师,但教授们基本不带本科生,实际指导还是得靠助教和辅导员。

国际交流有限。每年能去国外访学的教授不到十分之一,年轻人申请签证麻烦,老教授时间不够。倒是经常有外国学者来短期讲课,但听的人不多。

职称评定标准苛刻。除了论文数量,还要看学术会议报告次数、学生就业质量这些指标。有位副教授因为学生考研率低,去年差点评不上。

以上是北大数学学院各层教师信息,具体细节可能随时间变化,记录当前情况。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队伍一览: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