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4日 19:55 5 admin

前言

嘴上说着要改善关系,行动上却比谁都快地往美国怀里钻。李在明政府上台时高调宣示要推行"务实外交",要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点。

然而面对中方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正式邀请,李在明却选择了缺席,转身就把首次出访的机会给了日本和美国。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一决定竟然被韩媒高调曝光

就在外界议论纷纷之际,朝鲜金与正突然发声,一句话直接给韩国泼了冷水。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外交博弈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嘴上喊着要改善关系,转身就往美国怀里钻

李在明这步棋下得够明白的。

8月20日,韩国媒体率先放出消息,总统李在明决定不出席中国9月3日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日程冲突。要知道,中方发出的可是高规格邀请,邀请的是总统本人,不是什么副手或者代表团。

结果呢?李在明派出了国会议长禹元植代为出席。

更有意思的是韩媒的操作。

中方原本是私下邀请,连中国媒体都没有对此进行报道,但韩国方面竟然主动捅出来了,说李在明收到了邀请但不会去。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不来就不来吧,为什么要大肆宣扬?这不是明摆着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拒绝了中国"吗?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更让人玩味的是李在明的行程安排。8月23日先飞日本,25日转战美国,时间安排得密不透风

这哪里是什么档期问题,分明就是优先级排序

李在明上台后的首次出访,没有选择中国,而是把这个"第一次"给了日本和美国。这个信号再明确不过了。

说什么"务实外交",说什么要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到了关键时刻,美韩同盟依然是韩国外交的定海神针。

韩国外交部的表态更是直白,说李在明这么选择主要是"顾及美国盟友的感受"

这话说得够坦诚,也够现实。在美国面前,所谓的"务实外交"原来就是一句空话。

李在明政府刚上台时,还雄心勃勃地说要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要开展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实用外交"

现在看来,这个"国家利益"的定义很有意思——美国老大哥的利益就是韩国的国家利益。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李在明想平衡,美国老大哥不答应

李在明的难处,说白了就是身不由己

上台之前,李在明确实有过理想主义的一面。他多次表态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要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韩国的外交选择从来都不是总统一个人说了算,背后有一整套复杂的利益博弈机制在起作用。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美韩同盟的框架约束。

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对韩国的要求更加直接和苛刻。6月份,两人的电话会谈就涉及了贸易关税和同盟费用分摊问题。

美方已经明确暗示,28500名美军驻韩的费用需要韩国承担更多。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压力。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更关键的是,美国对韩国的"选边站队"要求越来越明确。

在芯片管制、供应链重构、印太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上,美国都把韩国拉进了自己的"战略圈"。

这种情况下,如果李在明贸然出席北京阅兵,很可能被华盛顿误读为韩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向。

国内政治压力同样不容忽视。

韩国保守势力对李在明的"亲中"倾向一直保持警惕。

李在明上台后,确实在一些场合表达过对华友好的态度,特别是在台海问题上的表态,让保守派感到不安。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如果这次李在明真的去了北京,国内的政治反弹可想而知。"对中太亲"的帽子一旦扣上,李在明政府的内政外交都会受到冲击。

所以,李在明的选择看似是个人决定,实际上是整个韩国政治生态和外交传统的必然结果。

在这个两难选择面前,李在明选择了相对安全的道路——派代表出席,既给中方留了面子,又不会引发美方的强烈不满。

但这种"两头讨好"的策略,往往是最不讨好的策略。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金与正一句话,戳破了韩国人的幻想

朝鲜的反应来得又快又狠。

就在李在明缺席北京阅兵消息传出的当天,金与正通过朝中社发声,一句话就把韩国的如意算盘全盘打翻。

"韩国不可能成为朝鲜的外交对象。"这话说得够直接,也够绝情。

金与正的原话更是犀利得很,她直接点名韩国政府"装模作样求和平、不断就改善关系高谈阔论"。

这等于是当着全世界的面,撕掉了韩国"和平缔造者"的伪装。

为什么朝鲜要在这个时候给韩国泼冷水?

说到底,还是因为朝鲜看透了韩国的虚伪本质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李在明政府一边高喊要改善朝韩关系,一边却继续与美军进行联合军演。一边说尊重朝鲜体制,一边却让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在国会听证会上公然宣称朝鲜是敌人。

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朝鲜早就看在眼里。

金与正这次发声,时机选择得相当巧妙。

正好在韩国拒绝中方邀请的节骨眼上,朝鲜的表态等于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你韩国不来没关系,总有人支持中国。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招待会,朝鲜"二号人物"崔龙海亲自出席。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崔龙海带着140多人的代表团前往,这个规模和规格,明摆着就是要与韩国的"象征性出席"形成鲜明对比。

朝鲜这一招可谓一石二鸟。

对韩国,是当头棒喝;对中国,是雪中送炭。

在韩国选择疏远中国的时候,朝鲜选择了主动靠近。这种对比效应,比任何外交辞令都要有说服力。

金与正的话虽然听起来刺耳,但确实戳中了韩国外交的软肋

韩国总想在各方之间搞平衡,既要讨好美国,又要安抚中国,还要缓和与朝鲜的关系。

但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种"全方位外交"越来越像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这场外交风波,正在重写东亚游戏规则

这场看似简单的外交风波,实际上正在重塑整个东亚地缘政治格局。

李在明的选择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大国博弈时代小国外交困境的一个缩影。

当前的国际环境与冷战时期有着本质不同。那时候,阵营对立泾渭分明,小国的选择相对简单。

现在的世界更加复杂。中美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对抗又有依存。

在这种灰色地带的博弈中,小国想要左右逢源变得越来越困难。

韩国的困境具有典型意义。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经济上,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占韩国对外贸易的四分之一

安全上,美韩同盟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美军驻韩为韩国提供安全保障。

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分离状态,在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变得不可持续。

朝鲜的选择则展现了另一种小国生存策略。

面对外部压力,朝鲜选择了"战略清晰"而非"战略模糊"。

虽然这种选择可能限制了朝鲜的外交空间,但也为朝鲜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可靠的战略支撑。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外交风波反映出东亚秩序正在经历深刻变化。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二战后建立的美国主导的东亚安全体系,正面临着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

在这个转型期,各方都在重新定位自己的战略坐标

有的选择拥抱变化,有的选择抗拒变化,还有的试图在变化中寻找平衡。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变革时代,模糊的立场往往换不来安全感,也换不来外交空间。

李在明政府想要继续走钢丝,但这根钢丝正变得越来越细。

东亚正在进入一个"选择的时代"。

每个国家都将被迫在模糊中走向清晰,在犹豫中做出选择。

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韩国的这次选择,不过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片段。

韩国回绝北京阅兵邀请,金正恩妹妹传李在明坏消息,未让中方失望

结语

外交从来不是请客吃饭,每一次选择都要付出代价。李在明以为可以两头讨好,结果可能是两头不讨好

大国博弈的时代,小国的生存空间确实在收缩。但这不意味着小国没有选择,关键在于要有战略定力和长远眼光。

东亚的未来格局将如何演变?各方又将如何在这场博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