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李道哲埃隆·马斯克——这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CEO,竟出人意料地点赞了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
2025-11-09 10
据看看新闻报道,美国和印度这对之前还喊着“战略伙伴”的主儿,突然就因为关税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这边中国大使还站出来力挺印度,那问题来了,莫迪到底敢不敢对美国硬气一把呢?
先说说美印关系这急转直下的情况。之前双方还好好的,结果突然就画风突变,搞起了关税对峙。就说有这么一回,美国突然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还放话要对印度买俄罗斯石油追加惩罚性费用,这一下子就把美印贸易战推到高潮了。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么干,就是想通过经济手段逼印度在能源合作和地缘战略上选边站。毕竟有数据在那儿摆着,某一财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了它总量的36%,美国这招就是冲着印度对俄能源依赖来的,想断了印度的“战略缓冲带”。
这事儿一出来,印度国内就炸锅了。反对党直接就指责莫迪政府对美国太“软弱”,呼吁要强硬反制。可莫迪政府也难啊,一边是俄罗斯,那可是印度最大的单一原油供应国,而且双方在军备合作上一直走得挺近,想一下子割舍哪那么容易;另一边呢,印度虽说按购买力平价算,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有庞大的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但在高端技术和军事装备上,还是得靠西方。这种又依赖又想博弈的矛盾,让莫迪政府在外交上左右为难。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在印太战略上还暴露了“结构性裂痕”。它一边想拉着印度制衡中国,一边又对印度搞这种霸凌式的经济政策,这操作也是没谁了。而且美国还一边说要“遏制印巴冲突”,一边又给巴基斯坦军方高层搞高规格接待,甚至还默许巴基斯坦和中国互动,这在印度战略界看来,就是妥妥的“背信”啊。这种双重标准,让印度也开始警觉,觉得美国可能只是把自己当“棋子”,不是什么“平等伙伴”,美印关系也慢慢从“战略协调”往“对抗性博弈”变了。
再看中国大使那“不寻常”的表态,这可真是中印关系里的一个大看点。有位中国驻印度大使在一个相关论坛上,公开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说“沉默只会助长霸凌”,还明确表示中国“坚定与印度站在一起”。要知道,这可是中方第一次就美国针对印度的单边措施公开声援,连印度当地的报纸都觉得这事儿“不同寻常”,这也标志着中印在反对美式霸权上,算是达成初步共识了。
这背后其实是中印关系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之前中国外长访印的时候,双方在边境问题、稀土出口、化肥供应这些事儿上都达成了共识,印度总理之后也会去中国参加上合峰会,这可是好多年来的头一回。而且数据也能说明问题,某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7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稀土这些战略物资的合作也重新启动了,这可给印度缓解美国制裁压力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
中国大使还强调,中印应该“带头推动多极化世界”,这正好和印度一直秉持的“战略自主”诉求对上了。双方在WTO框架下一起反对单边关税,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不仅让印度在和美印博弈中更有议价能力,也给中印关系加了点“去意识形态化”的务实合作内容,让亚洲这两个大经济体的互动模式有了新变化。
那莫迪到底有没有“强硬”的底气呢?其实还是有的。首先,印度一直在搞能源进口多元化,从中东、西非进口的原油占比越来越高,所以在降低对俄依赖上,还是有弹性空间的。其次,印度的制造业政策也吸引了不少外资,像一些知名的科技企业都在扩大在印产能,形成了“中国+1”的布局,这也让印度的经济韧性更强了些。再者,印度一直有“不结盟”的外交传统,它可以在中美俄之间找平衡,不用彻底倒向哪一方。
但话说回来,要是印度真对美国强硬,麻烦也不少。一方面,美国可能会联合巴基斯坦、日本一起加强对华遏制,这样一来,印度在南亚的主导权就会被挤压。另一方面,要是俄罗斯因为能源合作受影响,调整对印度的军售,那对印度国防体系可是个大冲击,要知道印军40%的装备都来自俄罗斯呢。而且国内反对党还会借着“亲美失利”这事儿攻击莫迪政府,所以莫迪还得在“民族主义”和“务实外交”之间找平衡,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还有就是国际舆论和国内民意也在推着莫迪。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本来就高,社交媒体上“抵制美货”的呼声越来越大,这就逼着政府得表现出强硬的姿态。同时,国际社会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也多了起来,欧盟、东盟这些都表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这也给印度“抱团反霸”提供了舆论支持。但莫迪也得小心,要是对抗太厉害,导致外资撤离,那损失可就大了,毕竟美国还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技术来源地。
那莫迪到底会怎么选呢?从短期来看,印度可能会搞“柔性对抗”,先争取谈判空间。一方面,会向WTO起诉美国违反多边规则,还会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形成反制联盟;另一方面,会加快和中东、东南亚的能源合作,降低对俄依赖,这样美国就没那么多制裁借口了。同时,还会借着中国的支持,提高自己的谈判筹码,逼美国在关税幅度、豁免清单上让步。
从长远来看,莫迪政府可能会借机强化“非结盟2.0”战略,在中美之间搞“动态平衡”。既会深化和中国的经济合作,比如通过进口稀土、隧道掘进机这些关键物资,稳定国内产业链;又会和美国保持安全对话,不想彻底脱离印太安全框架。这种“双线操作”风险确实高,但符合印度想当“有声有色大国”的愿景。
现在这个时候,对印度来说可是个难得的机遇。当前国际秩序正在重构,如果印度能联合中国、俄罗斯、东盟这些力量,推动“去霸权化”的多边机制建设,那它说不定能成为“全球南方”的代言人;可要是向美国压力低头,那可能就成了美国的“战略附庸”,之前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自主地位就没了。所以莫迪这次的选择,不仅会影响美印关系,甚至可能成为亚洲地缘格局的转折点。
总的来说,中国大使的力挺,确实给莫迪政府注入了不少对抗美国的信心,但印度能不能真的“强硬”起来,关键还是看莫迪能不能在经济依赖、战略安全和国内政治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中美博弈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不结盟”外交的关键就是“以实力求平衡”。印度得清楚,只有赶紧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加强多边外交网络,才能在大国博弈中真正掌握话语权。这场美印博弈还没结束,后续发展还得接着看,而莫迪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影响21世纪全球权力结构的走向。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李道哲埃隆·马斯克——这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CEO,竟出人意料地点赞了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
2025-11-09 10
2023年7月3日,王秀珍的世界突然崩塌,清晨她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田里割草,可这一切都变了样。她的邻村村民熊某出现在她面前,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异常,熊某...
2025-11-09 12
1973年出生的舅舅,小时候穿着带补丁的裤子数粮票,现在天天抱着手机给孙子抢早教课优惠券。这跨度放在全人类历史上,怕是没哪代人能比70后更有体会,他们...
2025-11-09 8
把“不完美”留给对方,反而让大脑给你送拥抱。这就是哈佛2023年发现的诀窍:每周至少三次,把素颜、打喷嚏或工作骂人的表情包发给伴侣,就能让催产素分泌飙...
2025-11-09 7
11月2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项目比赛中,广东队全红婵/王伟莹夺得女子团体双人10米跳台冠军。时隔半年重返赛场,全红婵用强大的实力和超高的人气证明自...
2025-11-09 11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毛雪汪》节目组,纵览...
2025-11-09 8
提起大汉,人们脑海中会想起长安的博大,洛阳的繁华,会想往边塞的猎猎长风,西域的金戈铁马,有辞赋所歌咏的文治,有玉门所见证的武功,有豪迈的帝王,也有不羁...
2025-11-09 9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叙利亚总统沙拉访问美国。11月9日,叙利亚总统沙拉开始他就任以来的第一次访美行程,这已经创造了一个纪录,因为历史上从没有叙利亚...
2025-11-09 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