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李道哲埃隆·马斯克——这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CEO,竟出人意料地点赞了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
2025-11-09 9
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中国作为全球知名的人口大国,如今竟然也开始面临着人口难关,最近几年中国新生儿人数一直呈现下滑趋势,这无疑加剧了人口老龄化。
昔日的泱泱人口大国,因为出生率降低,即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对于国内的这一局势,有两位教授曾经预测,从2024年开始到21世纪末,中国未来将会出现12.3亿死亡人口。
就这个数值实在是吓人,但其实这个迹象早就有迹可循,从2022年开始就已经有1041万人去世,2023年更是达到了1110万人,很明显的呈上升趋势,那去年人口死亡数又是多少呢?
2022年是中国人口增长的一大转折点,中国从1962年人口进入正常状态之后,人口就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这个势头在2022年被打破,从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中国2022年死亡人数在1041万左右,死亡率高达7.37%。
其实这一点有所考证,毕竟在前一年全国人口增长就已经达不到50万人,加上那两年疫情原因,全国各地都处于封锁状态。
当时的新冠病毒感染就让不少人失去生命,虽然自然情况下的生老病死也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疫情确实有一部分影响原因。
建国以来,国家发展十分迅速,不管是医疗教育方面都突破了显著的成绩,相比之前的医疗手段确实有所进步,但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救治生命,并不能完全阻止生命的离开。
从宏观情况来看,最近几年自然死亡的人口,大多数都是七八十年代的那批老人,当时人口出生率高新生儿人数也多,现在那批人已经步入老年,这也是近几年死亡率上升的一大原因。
现在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和青少年的死亡率,这就意味着很多人都会自然生长步入老年之后,迎来自然死亡。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无法改变的一个规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2022年的这个死亡人数实在有点多,但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而且现在面临死亡人口高峰的国家,不单单只有我们,还有日本和德国也都正在面对这种情况,这几个国家也都是当初战后迎来大量新生儿的国家。
从数据来看,死亡人数也一直在不断上升,2023年的时候死亡人数就到达了1110万人,短短一年时间就增长了将近70万。
死亡人口虽然上升了,出生率却下降了,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2023年出生的人口只有902万,综合算下来中国人口数量增长率,连续两年都是负数。
但是不用惊慌,人口死亡高峰只是代表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死亡人口总数一直不断上升,人口阶段会迎来一个攀升的时期。
死亡人口数量迎来高峰,只是代表着这个阶段的人口死亡数量与出生率相比,略显逊色,很多人会担心这会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
其实并没有太大波动,相反可以证明的是医疗技术的进步,确实让人均寿变长了,相比前几十年的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的人生活品质都得到了保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意注重提升生活质量,现在在公园里随处可见的老头老太太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这都是时代进步的一大表现。
现在很多老人去世都不再是重大疾病,更多的是一些生老病死、老年病这样的原因,毕竟年龄越大人的身体机能就会下降,身体状况就会大大不如从前。
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孩子,这就直接导致新生儿数量减少,但是归根到底,年轻人抵抗结婚生育的一大原因就是压力太大。
现在的小孩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吃饱饭、穿暖衣就可以了,与之前社会相比现在的小孩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精细应对。
不管是从出生开始喝的奶粉还是未来上学的选择,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一桶奶粉大几百只够小孩喝几天,孩子上学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教育资源成为无形的压力魔爪。
很多年轻人一谋划算下来,觉得还不如不生来的划算,相比之前传统的传宗接代理念,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本身都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力去照看孩子。
自然而然,人口生育率就低了,那很多人又好奇人口死亡高峰又究竟会持续多久?
2024年人口死亡人数在1093万,仅从数据上来看情况似乎有所好转,但是依然还处于高位阶段,加上去年出生率在954万人,依旧保持低水平发展。
针对国内的这一情况,复旦大学的人口研究教授预测,中国未来的死亡人口数将要在2061年达到顶峰,大概在1900万人左右。
很多人好奇这一结论到底是从何得来的,其实就跟当年的新生儿高潮相关,到2061年的时候1963年出生的新生儿几乎都已经到达百岁时期,这时候就意味着当初那批人几乎都会去世。
这样算下来的话,当时这规模极大、存活率也高的这一代人就会把人口死亡数推向最高点,同时按照这种比例算的话,过去这个关键时刻死亡人数可能会回低。
毕竟这几年生育率本身那就不高,最原始的新生儿数量就放在那,所以到那时候人口死亡数就会出现下降,但其实这些与我们距离还远。
没必要因为这些数据而感到恐慌,医疗技术与生活质量都在稳步发展,未来的中国人口可能会有所改变,但这需要很长时间,死亡这个话题是很多中国传统人家一直很避讳的一个话题。
但其实生老病死是常态,每个人来到这世界就是为了享受生活,要认真对待每一天的日子,不用去焦虑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要知道人口死亡高峰只是一个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产物。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2022年末人口总量有所减少——环球网2023-01-17
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
2023-01-17 11:29:45来源:央广网
中国人口形势报告2024: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可能会有小幅反弹——顶端新闻2024-04-20
知名专家说|彭希哲:科技助力老龄化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钱江晚报2025-06-09 18:11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李道哲埃隆·马斯克——这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CEO,竟出人意料地点赞了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
2025-11-09 9
2023年7月3日,王秀珍的世界突然崩塌,清晨她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田里割草,可这一切都变了样。她的邻村村民熊某出现在她面前,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异常,熊某...
2025-11-09 12
1973年出生的舅舅,小时候穿着带补丁的裤子数粮票,现在天天抱着手机给孙子抢早教课优惠券。这跨度放在全人类历史上,怕是没哪代人能比70后更有体会,他们...
2025-11-09 6
把“不完美”留给对方,反而让大脑给你送拥抱。这就是哈佛2023年发现的诀窍:每周至少三次,把素颜、打喷嚏或工作骂人的表情包发给伴侣,就能让催产素分泌飙...
2025-11-09 6
11月2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项目比赛中,广东队全红婵/王伟莹夺得女子团体双人10米跳台冠军。时隔半年重返赛场,全红婵用强大的实力和超高的人气证明自...
2025-11-09 10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毛雪汪》节目组,纵览...
2025-11-09 6
提起大汉,人们脑海中会想起长安的博大,洛阳的繁华,会想往边塞的猎猎长风,西域的金戈铁马,有辞赋所歌咏的文治,有玉门所见证的武功,有豪迈的帝王,也有不羁...
2025-11-09 8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叙利亚总统沙拉访问美国。11月9日,叙利亚总统沙拉开始他就任以来的第一次访美行程,这已经创造了一个纪录,因为历史上从没有叙利亚...
2025-11-09 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