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冉编辑|冉前言2022年,全国死亡人数第一次突破千万大关,2023年又涨了近70万,到了2024年才小幅回落,但依然维持在千万以上。与此同时,出生...
2025-09-07 0
刚看完阅兵的普京没有直接打道回府,而是去了一个地方,接着与中方共商大事。
9月3日晚,结束四天访华行程的普京登上专机离开北京。
按照常规安排,他本该直接返回莫斯科,但专机飞出中国领空后却突然调整航向,朝着俄罗斯远东的海参崴飞去。
而此时,海参崴正在举行着“东方经济论坛”,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会,这也正是普京的目标。
才刚从北京离开,就迫不及待地“转场”,歇都不歇一会儿,普京到底有什么重要大事要与中国谈呢?
普京的中国之行从8月31日在天津开启,首站便是上合组织峰会,在峰会会场,普京表现的相当“务实”。
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聊黑海地区安全架构,与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杨交流以伊冲突和伊朗核计划进展,还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敲定多项区域合作细节。
这些密集会谈不是“走形式”,而是为后续中俄合作铺路,因为他深知,稳定的周边环境是大项目落地的基础。
9月2日凌晨,普京抵达北京参加纪念活动,行程虽紧凑,却也敲定了不少“硬成果”。
中俄签署的合作文件覆盖军事、能源、航天、人工智能多个领域。
其中能源合作最受关注:双方不仅确定未来十年的能源合作路线图,还进一步提高了能源贸易中人民币和卢布的结算比例。
更关键的是,酝酿多年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终于尘埃落定。
这条管道建成后,俄罗斯每年能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作期限长达30年。
除了能源,中俄蒙三国还同步宣布启动新东方通道计划。
按照规划,这条通道将优化中欧班列路线,未来从中国到莫斯科的货运时间能大幅缩短。
这些成果不是“纸面承诺”,而是普京转场海参崴的核心动因,毕竟协议签完了,更重要的是盯着项目落地。
9月4日凌晨,普京的专机降落在海参崴机场,没有红毯和盛大欢迎仪式,只有几辆公务车等候。
当天上午,东方经济论坛的筹备会就开了起来,蒙古总理的身影出现在会场,两人的闭门会谈直奔主题: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的过境问题。
这条管道的推进曾遇波折,2024年蒙古一度对过境持消极态度,让项目陷入停滞。
直到2025年中俄联合沟通后,蒙古才重新回到谈判桌,此次普京当面和蒙古总理沟通,就是为了消除最后顾虑。
同时,普京还在会上明确:如果未来蒙古态度再反复,俄罗斯会提前规划绕开蒙古的备选路线,确保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不受影响。
除了管道,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的建设进度也被提上议程。
这个位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口岸,和中国黑河市隔黑龙江相望,靠2022年通车的黑龙江公路大桥连接。
截至2025年7月,大桥通行车辆已超17万辆,货运量还在每月增长,但俄方一侧的永久性口岸却迟迟没建成,只能按临时方案运行。
此前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考察时,已下了“年底前必须完工”的命令,这次普京到海参崴,专门过问了建设进度。
对他来说,这个口岸是远东对华贸易的“窗口”,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释放中俄边境贸易的潜力。
在海参崴的行程里,普京还重点关注了黑瞎子岛的开发,这座位于中俄边境的岛屿,2008年完成划界后,西部约171平方公里回归中国。
此后几年,中方陆续建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速公路和乌苏大桥,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而俄方一侧的开发却相对滞后。
2024年,普京签署命令,将黑瞎子岛所在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纳入远东国际超前发展区,明确2025年启动中俄联合开发。
虽然这次普京没登岛,但黑瞎子岛的开发汇报材料早已送到他手中。
按照规划,中俄将在这里共建口岸、交通通道和物流中心,未来有望打造成东北亚的物流中枢。
对普京来说,这个项目不只是“边境合作样板”,更能吸引中资企业参与远东开发,有了黑瞎子岛的示范,更多中资可能会跟进铁路、港口等项目。
从北京到海参崴的航线,其实是俄罗斯战略东移的缩影,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大幅下降,西方制裁也让俄罗斯经济承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远东成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关键:这里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更有通往中国及亚太市场的便捷通道。
而中国对能源的稳定需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和资金能力,恰好能补上远东开发的“短板”。
普京这趟“北京-海参崴”行程,没有太多“外交辞令”,却处处透着“务实”。
这种节奏背后,是中俄关系的新特点:没有军事同盟的束缚,却有基于现实利益的紧密绑定。
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俄罗斯需要市场和投资,远东开发则是双方需求的“交汇点”。
如今,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的前期勘探已经启动,卡尼库尔干口岸的永久性设施正在赶工,黑瞎子岛的联合开发规划也进入细化阶段。
对普京来说,从北京到海参崴的转向,不只是一次行程调整,更是俄罗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聚焦发展的战略选择。
对中俄关系来说,这种“签一个、落一个”的节奏,才是最稳固的合作基础。
随着这些项目陆续完工,远东可能会成为中俄贸易的新增长极,而这种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也会为动荡的国际局势提供一份“确定性”。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实实在在的合作,远比空泛的承诺更有力量。
相关文章
文|冉编辑|冉前言2022年,全国死亡人数第一次突破千万大关,2023年又涨了近70万,到了2024年才小幅回落,但依然维持在千万以上。与此同时,出生...
2025-09-07 0
大明宫深处,太子的浴殿里蒸汽氤氲。十五岁的朱见深闭目靠在汉白玉砌成的浴池边缘,水珠顺着他初显棱角的脸庞滑落。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墙上精美的龙凤浮雕。“...
2025-09-07 0
要说在特朗普面对特朗普步步紧逼的国家,除了欧盟外,还应当有韩国的一席之地,李在明千里迢迢远赴华盛顿,想向特朗普展示“任何时候都将韩美同盟放在第一位”的...
2025-09-07 0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联邦上诉法院7比4的裁决就像一记重锤,狠狠敲碎了特朗普自诩“经济强人”的最后遮羞布。关税政策被定性为非法,特朗普不仅没有退路,还不得...
2025-09-07 3
来源:市场资讯盛华观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一则简短通报,让这位从浙江温州苍南走出的金融巨擘最终以“落马”的方式重回公众视野。2025年9月6日,中央纪委...
2025-09-07 4
金正恩和韩国大官握了个手,韩国人都惊了!这事儿发生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大阅兵上,本来韩国总统李在明都说不去了,结果听说金正恩要去,马上就改主意了,赶紧派了...
2025-09-07 4
9月初,“九三阅兵”在庄严恢弘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这是一场缅怀历史、铭记英烈的国家大典。与此同时,一位特殊的身影悄然出现在现场。她就是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
2025-09-07 4
等待近3年,我国公众再次迎来“红月亮”。北京时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天宇将上演一次壮观的月全食,我国全境可见全过程。天文科普专家提醒,这是本年度的...
2025-09-07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