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之前菲律宾还是比较平静的,然而菲律宾的安静,恰恰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话叫做:“孩子静悄悄,必然是在作妖。”近期我国盛大的阅兵仪式刚刚完美落幕不久,相...
2025-09-12 1
一声枪响,全美降半旗。
当地时间9月10日,在光天化日之下,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年仅31岁的查理·柯克,竟然在大学演讲台上被一颗子弹精准击中脖颈,不治身亡。
问题是,为何他的死能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
事情发生在犹他谷大学,当时柯克正在举办他“证明我错了”巡回演讲,他还邀请持不同政见者上台,当面辩论。
不过,这场演讲却变成了他的终点。
就在枪响前几秒,他还在与现场观众激烈讨论美国的枪支暴力问题。
查理-柯克
当被问及美国惊人的枪击案数据时,他甚至冷静地反问对方,这个统计里“包不包括帮派暴力?”。
言下之意,枪支犯罪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是特定群体的暴力,而不是枪本身。
但他的话音刚落,悲剧就上演了。
事发现场
枪击发生时,柯克正坐在户外搭建的讲台中央,突然一声枪响,一颗子弹从约180米外的一栋建筑屋顶射来,精准地穿透了他的大动脉。
现场视频画面显示,柯克中枪后用手捂住脖子,但未立即倒下,现场一片混乱,人们四散奔逃。随后,柯克被送往医院抢救,但不幸身亡。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柯克中枪画面
医疗人员表示,这种一击致命的伤口特征,通常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才能完成。
而且,案发现场并没有留下弹壳等关键证据,这种做法与一般暴力犯罪现场往往遗留大量物证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意味着凶手在撤离前就仔细清理了现场,具备极为优秀的反侦察意识和经验。
最重要的是,枪手未对现场观众开火,而是专取柯克性命,也显示出了极强的针对性。这就说明凶手的这一枪,手法极其专业,目标也极其明确,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精准刺杀。
美国媒体疑似发现了凶手开枪的位置
要知道,柯克演讲的现场,足足聚集了3000人左右,但在如此大规模且核心人物充满争议的公开活动中,维持秩序的却只有“几名警察”。
有目击者甚至称活动入口处没有金属探测器,也无人检查手提包,门票也未经过任何检查,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进入现场。
而这样的安保级别,对于一个常年与政治对手激烈辩论、早已成为众矢之的的公众人物来说,几乎是致命的疏忽。
正是如此,才为凶手从容选择射击位置、策划撤退路线提供了完美的条件。
实际上,柯克的个人观点就是,倡导自由市场、有限政府和基督教民族主义,反对批判种族理论和气候变化共识。
他此前还曾就枪支权利发表过惊人言论。
柯克曾公开表示为捍卫持枪权而导致的死亡 “是值得的”,还质疑黑人飞行员是否因为航空公司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目标而获得工作。
但柯克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这个“代价”本身,以如此直接和惨烈的方式,“以身证道”。
不仅如此,就在遇刺前的几个月,他本人还曾公开警告,一种“暗杀文化”正在美国蔓延。他当时举出的例子,正是针对特朗普的暗杀未遂事件。
这表明柯克对于美国政治暴力升级的趋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并非对潜在的危险一无所知。可叹的是,他自己的死亡却成了这股“暗杀文化”蔓延的最有力证据。
那么,查理·柯克究竟是谁?
他18 岁时创立了 “美国转折点”,该组织在超过 3500 所校园设有分支,致力于在全美的高中和大学校园中建立保守派基层青年活动网络。
其主要工作包括动员学生登记投票、邀请保守派到学校演讲、资助右翼学生竞选学生会,以及监视和举报所谓 “自由派激进学者”。
柯克是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的功臣
柯克通过在各大校园举办演讲、研讨会等活动,积极宣传保守派政治理念和特朗普的政策主张,鼓励年轻人参与政治。
除此之外,他主持的有高人气的全国联播广播和播客节目《查理・柯克秀》,还吸引了大量年轻听众,许多原本对政治不感兴趣或者持不同观点的年轻人,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关注并支持保守派政治理念和特朗普。
柯克是特朗普的铁杆盟友
根据 TikTok 的一项调查,柯克是该平台最受 30 岁以下特朗普选民信任的网红,他的粉丝数超过保守派媒体人塔克・卡尔森、万斯以及特朗普竞争对手哈里斯的竞选团队。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也指出,青年选民是特朗普赢得白宫的重要因素,而正是柯克帮助特朗普赢得了年轻选民。
对此,特朗普本人曾盛赞柯克,直言自己能赢得大选,正是因为拥有柯克组织起来的一支“草根军队”,这“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胜利”。
但正因如此,柯克的死,对特朗普及其政治运动而言,是一次“致命打击”。这意味着,一个能将“MAGA”理念有效转化为年轻人实际选票的关键枢纽就此消失。
于是,在事情发生后,特朗普的反应极为强烈,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文,称柯克为“伟大甚至堪称传奇的人物”,并罕见地亲自下令全国所有国旗下半旗直至14日傍晚。
特朗普还发布了一段在白宫录制的视频,将这起枪击事件描述为 “美国的黑暗时刻”。
并指责 “激进左翼” 将 “像查理这样优秀的美国人比作纳粹和世界上最残暴的杀人犯和罪犯”,称这种言论直接导致了美国社会出现恐怖袭击与政治暴力。
而民主党那边,奥巴马则发声谴责暴力,并向其家属致哀。奥巴马称:“我们尚不清楚枪手动机,这种卑鄙的暴力不该存在。”
拜登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我们的国家容不下这种暴力。现在必须结束。吉尔和我正在为查理・柯克的家人和所爱之人祈祷。”
相关文章
大阅兵之前菲律宾还是比较平静的,然而菲律宾的安静,恰恰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话叫做:“孩子静悄悄,必然是在作妖。”近期我国盛大的阅兵仪式刚刚完美落幕不久,相...
2025-09-12 1
文|墨山看客编辑|墨山看客两岸何时统一怎么统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岸总有一天会统一,这是历史不变的事实,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那么...
2025-09-12 3
最近的南海刚安静下来,大阅兵前,菲律宾低调得出奇;可阅兵一结束,又开始显眼,先在话语场上猛踩,我们还没把礼炮声听完,他们就开始对着镜头硬拗。更戏剧的是...
2025-09-12 3
农家乐的一顿午餐,如何带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北京日报的一篇报道,为何引起考古专家的关注?大山深处的偏僻村庄,怎样发现了辽代“首钢”?延庆大庄科矿冶...
2025-09-12 4
一声枪响,全美降半旗。当地时间9月10日,在光天化日之下,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年仅31岁的查理·柯克,竟然在大学演讲台上被一颗子弹精准击中脖颈,不治...
2025-09-12 4
2025年9月4日,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在佐治亚州展开了一次针对外国非法劳工的突击执法行动,这一行动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此次行动的直接...
2025-09-12 3
9月9日晚上,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美两国。这场外交与军事的“接力”通话,无论是从内容还是频率上,都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交锋。当天晚上,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与...
2025-09-12 3
第一财经 作者:林志吟 9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了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最新名单,其中免去王辰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王辰是国内呼吸病...
2025-09-12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