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女人最难哄?” 刷到这条热搜时,我愣了两秒。点进去,最高赞只有一句话: “她不要红包,要你把她的委屈说出来。” 评论区里,有人晒老妈凌晨两点还...
2025-10-12 0
编辑:香瓜
“这笔钱不过是在英伟达和OpenAI之间走了个圈。”一位分析师的话,说得可真够直白的。
“建个数据中心,甲骨文开口就是三千亿。英伟达更直接,甩手先投一千亿。”这消息刚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谁在开玩笑,这数字后面跟的零也太多了点。
结果没过两天,OpenAI扭头就把英伟达投来的钱,原封不动地变成了芯片订单,把自家新数据中心塞得满满当当。
这操作,就像你给我钱让我去你开的店里消费,账面流水好看了,可钱不还是在咱俩之间转圈吗?这套路还没完,紧接着OpenAI又跟AMD签了数百亿的单子,顺便成了人家的大股东。另一头,马斯克的xAI也没闲着,拿着英伟达的投资,转身就去买英伟达的处理器。
当下的AI竞赛,核心议题早已不只是算法的精妙与否,而是对“算力”的疯狂争夺。但“算力”这个词,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范畴,它正在异化,演变成一种能驱动资本、定义战略、甚至催生巨大泡沫的复杂符号。
这就像新时代的“石油”,既是驱动AI模型运转的燃料,又成了资本交易所里翻滚的期货。看看英伟达和OpenAI之间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吧,一笔笔巨款兜兜转转,最终又回到了起点。我们到底在追逐什么?是真正的技术突破,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游戏?
在AI产业这个看似高深的圈子里,一个简单粗暴的逻辑正在上演。以芯片为载体的算力,实际上成了一种内部流通的“硬通货”。它的首要功能,竟然是完成资本的闭环循环,在账面上创造出惊人的价值。
最典型的剧本,由英伟达和OpenAI联袂主演。英伟达先是向OpenAI提供了高达千亿美元级别的资金支持,明确用于建设AI数据中心。听起来像是一场豪爽的投资,对吧?
但剧情急转直下,OpenAI拿到钱后,几乎是瞬间就转身成了英伟达的大客户。这笔巨款被迅速用来采购数百万片的英伟达AI芯片。钱,根本没机会流入实体经济,它只是在两家巨头的账户之间优雅地转了一圈,顺便完成了估值的暴涨。这套“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玩法,堪称完美闭环。
你可别以为这是个例。同样的模式在OpenAI与AMD之间也上演了。OpenAI不仅向AMD砸下了数百亿规模的芯片订单,甚至还摇身一变成了AMD的股东。整个行业似乎都在默契地复制这套剧本。
就连马斯克的xAI也没能免俗。它从英伟达那里拿到了投资,然后又用这笔投资款,购买了英伟达的处理器。大家手拉手,共同参与这场资本的循环派对。
这个链条还能变得更长、更复杂。甲骨文也加入了这场狂欢,它先是向英伟达采购海量芯片,用这些昂贵的硬件来搭建自己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然后呢?甲骨文再把这些数据中心的服务,租用给OpenAI。你看,又一个闭环形成了。为了深度参与其中,甲骨文甚至规划了三千亿的投资规模。每个参与者,既是慷慨的投资者,也是忠实的客户,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吹大这个市场的“热气球”。
这种在局外人看来近乎荒谬的金融闭环,在圈内人眼中却被一套宏大叙事赋予了无与伦比的“正当性”。他们将无限扩张算力,描绘成通往技术奇点和国家胜利的唯一路径。
AMD的CEO苏姿丰就将此形容为一种“正向循环”。她的逻辑是,下游对AI的巨大投入,会刺激上游芯片产业的繁荣,而芯片的进步又会反过来加速AI的发展。这是一个能自我加速的技术、资本飞轮,听起来无懈可击。
OpenAI的联合创始人GregBrockman的表达则更加直白、更加充满渴望。他说:“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算力”。这种毫不掩饰的宣言,将对算力的追求提升到了生存战略的高度,仿佛算力就是空气和水。
这股狂热甚至得到了国家意志的默许。白宫顾问DavidSacks对此的表态相当耐人寻味,他认为这纯粹是公司自己的事,而他本人则“希望美国公司赢”。
这番话被外界解读为给这场资本行为大开“绿灯”。地缘政治的考量,为这场商业狂欢提供了超越利润逻辑的合法性外衣。它不再只是一门生意,而是一场不容有失的国家级战略。
而站在这个宏大叙事顶点的,无疑是OpenAI的创始人SamAltman。他为AI的未来描绘了一幅需要数万亿美元基础设施的蓝图。在这个构想面前,当前所有的“泡沫”似乎都只是“必要的首付”。
更有趣的是,Altman坦然承认,他的公司目前没有盈利,短期内也没有盈利计划。这恰恰强化了其叙事驱动的本质:我们不是在为现在的财报负责,我们是在为人类的未来投资。
尽管叙事无比宏大,但建立在内部循环和未来预期之上的算力需求,根基并不稳固。历史的镜鉴和冰冷的商业逻辑,都在对这场世纪豪赌的结局提出严峻的拷问。
哈佛肯尼迪学院的研究员保罗·卡沃就敏锐地指出了其中的历史回响。他将眼下的AI热潮,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进行了直接比较。历史总在惊人地押韵。
当年的剧本是,互联网初创公司之间互相疯狂购买对方网站的广告位,以此来推高彼此的流量数据和公司估值。如今的模式,不过是将当年的“广告”换成了“芯片”,将虚无的“点击率”换成了同样可以无限堆砌的“算力”。
卡沃进一步点明了其中的致命缺陷:尽管今天的AI公司确实拥有实际产品,不像当年许多空壳网站,但它们烧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盈利的能力。这与互联网泡沫的底层逻辑如出一辙。
市场的理性声音也开始浮现。伯恩斯坦的分析师StacyRasgon就对Altman的万亿豪赌给出了一个非黑即白的评价:他要么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纪元,要么就会引发一场长达十年的经济回调。没有中间地带。
这番话,与第二部分中那些狂热的未来叙事形成了鲜明对比,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滚烫的预期之上,凸显了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最终,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最根本的质问:谁是最终为这一切买单的人?最终的消费者到底在哪里?那些宏伟的合作项目,比如位于德州阿比林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如果缺乏真实而持续的用户需求来支撑,最终可能沦为一座巨大的纪念碑,用来纪念我们这个时代的疯狂。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算力在这个AI时代被强行赋予了金融、战略和泡沫这三重属性。它们相互交织、彼此强化,共同推动了这场史无前例的产业狂热。我们必须学会区分,什么是真实的市场需求,什么又只是资本的“左右手互搏”。
我们既要承认AI和算力背后蕴藏的巨大潜力,也要时刻警惕由资本内部循环构建起来的虚假繁荣。最终,一项技术的价值,不应由资本游戏的规模来定义,而应由它为整个社会创造的真实价值来衡量。这场关于算力的豪赌,最终的裁判,只能是冷酷的市场和无情的时间。
相关文章
“五十岁女人最难哄?” 刷到这条热搜时,我愣了两秒。点进去,最高赞只有一句话: “她不要红包,要你把她的委屈说出来。” 评论区里,有人晒老妈凌晨两点还...
2025-10-12 0
10月10日晚,据多家媒体报道,宗馥莉再次辞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获得内部程序通过。此番人...
2025-10-12 0
很多人买房时,最纠结的不是户型,也不是朝向,而是——楼层。有人喜欢高层,说视野开阔、采光好;有人偏爱低层,说出行方便、温差小。但真到了要签合同那一刻,...
2025-10-12 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中方相关经贸政策措施情况答记者问。1.有记者问: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请问中方有什么...
2025-10-12 0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10月12日,菲律宾3002、3003号公务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铁线礁附近海域。9时19分,菲30...
2025-10-12 0
过去十年,日本政坛好像总离不开保守派主导,外交上紧跟美国,国内事上迎合右翼势力。石破茂看起来说话慢吞吞,不爱出风头,甚至被媒体取笑是“木头人”一样,却...
2025-10-12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画榆林2025年,微短剧行业迎来了爆...
2025-10-12 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W.n美国稀土存量告急,巴基斯坦几天前“贴...
2025-10-1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