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10-robot-backpack-drone-flies-tackle....
2025-10-17 2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看着保温箱里闭着眼的宝宝,不少早产儿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慌神时刻:孩子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来到世界,连好好抱一抱都要小心翼翼,更忍不住担心他以后会不会说话比别的孩子晚,表达不清楚怎么办。
其实这种担忧并非多余,但解决办法可能比你想的更简单:不用复杂仪器,不用昂贵药物,妈妈的声音就能帮宝宝“补”好大脑发育的关键一课。
就这么一段朗读录音,真能降低早产儿的语言困难风险吗,背后又有哪些科学依据和实操细节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婴儿提前出生,占所有新生儿的11%以上。
这些早早离开母体保护的宝宝,最关键的挑战就是错过了妊娠第三个月的大脑快速发育期。
这个阶段本是神经元增殖、突触连接建立、髓鞘化加速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后续在语言、认知和学习能力上出现缺陷的概率会显著升高。
有研究数据显示,早产儿在学龄期出现语言障碍的风险,比足月儿高出2-3倍,更让家长无奈的是,传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护理,大多把重点放在维持生命体征、预防感染上,对于如何主动促进神经发育,能提供的帮助相对有限。
这时候,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在2025年10月14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项由凯瑟琳·特拉维斯博士领导的研究,专门针对早产儿的“声音干预”展开,也是首个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团队选取了46名胎龄在24-31周之间的早产儿,这些宝宝都是因为早产住进NICU,需要特殊监护,实验的设计很贴合宝宝的生理特点。
研究人员知道,胎儿在24周左右就已经能听到外界声音,而且对妈妈的声音有着天然的偏好,这种偏好是在子宫里就慢慢形成的。
于是他们让妈妈们录制了自己朗读经典儿童读物《帕丁顿熊》片段的音频,之后由医护人员在每天夜间定时播放这些录音,确保实验组的宝宝每日能额外接触母亲声音平均2.7小时,这个干预过程一直持续到宝宝达到预产期为止。
这样的干预真的有效果吗?
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结果给出了明确答案:接受声音干预的早产儿,在大脑左弓束区域表现出更强的神经连接和更成熟的组织结构。
可能有家长不太清楚左弓束的作用,其实它是大脑中负责语言处理的核心区域之一,就像连接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桥梁”,它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孩子未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流畅度,甚至是学习新知识的效率。
也就是说,妈妈的声音通过每天的规律播放,帮宝宝的大脑提前加固了这道“语言桥梁”,为后续的语言发展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
为什么偏偏是妈妈的声音,而不是其他声音呢?
这背后藏着大脑发育的科学规律,首先是神经可塑性,人类大脑在生命早期的可塑性极强,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刺激调整神经网络的连接模式,而声音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干预手段,能直接激活宝宝的听觉处理通路,促使相关脑区加速发育。
研究中还观察到一个重要变化:接受干预的宝宝,大脑髓鞘化程度有所增加,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纤维外层的脂肪性物质,它的作用类似于电线的绝缘层,能显著提高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和效率,避免信号“漏电”或延迟。
而髓鞘化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大脑处理信息的质量和速度,对语言这类需要快速反应的能力来说尤为重要。
特拉维斯博士也特别强调,髓鞘形成是大脑健康发育的关键方面,尤其是在支持沟通和学习的神经通路中,研究观察到的结构变化,说明这些宝宝的大脑正在朝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其组织结构更接近年龄更大或发育更充分的婴儿。
更关键的是,妈妈的声音有着不可替代的生物学意义,从妊娠24周开始,胎儿在子宫里就能听到妈妈的声音,这种声音会伴随着心跳、血流等熟悉的节律,成为宝宝最早接触、也是最频繁接触的音频刺激。
长时间的宫内暴露,让妈妈的声音在宝宝的神经系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最能让宝宝感到安心、也最容易被大脑捕捉和处理的听觉信息,相比其他陌生的声音,妈妈的声音能更快激活宝宝的大脑反应,干预效果自然更明显。
对家长来说,这个干预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省心又省钱”,和需要专业操作的药物治疗、手术干预不同,录制一段朗读音频几乎没有技术门槛,妈妈在家就能完成,不需要额外花费高昂的费用。
而且整个过程是非侵入性的,几乎没有副作用风险,不会对本就脆弱的早产儿造成额外负担,这意味着,即使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干预方法也能比较容易地推广开来,让更多早产儿受益。
对早产儿家长来说,这项研究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干预方法,更传递了一种温暖的陪伴方式。
在无法时刻守在宝宝身边的时候,一段充满爱意的朗读录音,既能为宝宝的大脑发育提供支持,也是妈妈与宝宝之间情感联结的纽带。
虽然目前研究还在继续,未来还有更多细节需要完善,但至少现在我们知道,用最简单、最温柔的方式,也能为早产宝宝的未来多一份守护。
等到这些后续研究成果陆续公布,我们或许能更精准地知道,如何通过声音干预,让宝宝在语言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顺,而这对每个早产儿家庭来说,都是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相关文章
信息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10-robot-backpack-drone-flies-tackle....
2025-10-17 2
这场中美关税战打到现在,2025年都过去大半年了,美国那边一些论坛上总有人跳出来说中国已经输了,那些支持特朗普的网友,爱拿出口数据和稀土管制说事,觉得...
2025-10-17 1
南海再次爆发了冲突,菲律宾集结100多艘船只,冲向了中国岛屿,中国海警立即组织防线,拦截菲律宾船只,菲律宾船只直接冲过来,只听见砰的一声响,双方发生了...
2025-10-17 1
凌晨一点,台风尾声的云层刚从南沙掠过,雷达屏上,菲律宾公务船三艘并排,坐标22°01'N——115°12'E,航速12节:方向直指铁线礁。 铁线礁北侧...
2025-10-17 1
文 | 锐观经纬编辑 | 锐观经纬看着保温箱里闭着眼的宝宝,不少早产儿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慌神时刻:孩子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来到世界,连好好抱一抱都要小...
2025-10-16 5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推进中药材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省内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重点...
2025-10-16 3
信息来源:https://evidencenetwork.ca/spacex-starship-super-heavys-last-near-perf...
2025-10-16 5
在也门,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广泛议论。从城市居民到乡村农民,人们都在谈论南方过渡委员会可能正在与以色列接触的消息。这一情况让许多也门人感到不解和不满...
2025-10-16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