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篇。即将收官的“十四五”,新时代中国在风起潮涌中驶过壮丽的又一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
2025-10-22 0
一提雷达,很多人先想到歼-10C 战机海外实战的亮眼表现——正是靠雷达精准锁定目标,战机才能在复杂战场占据主动。
战机
但雷达到底是啥?和咱们印象里“转着圈找飞机”的设备有啥不一样?
前阵子我去了第 11 届世界雷达博览会,才算真正摸清了这门“黑科技”的门道,今天就带大家拆解雷达的“硬核世界”,先把基础说透:雷达不是啥神秘玩意儿,其实是“无线电探测与测距”的音译,本质就是靠电磁波反射干活的电子设备。
雷达
它先发射电磁波,波碰到目标就会反弹,接收器抓回反射波后,靠“发射-接收”的时间差算距离(比如光速 30 万公里/秒,来回 0.001 秒,距离就是 150 公里),再分析回波频率变化,连目标的速度、方向甚至大概形状都能摸得门清。
别觉得这原理简单,从军事到民生,它的用处可比咱们想的广多了——天上导飞机、海里引轮船,军事上搞侦查预警,气象上测台风,连太空探索都得靠它“盯梢”,博览会里最吸睛的,还是那些守护国家安全的“大家伙”。
比如被称作“长颈鹿雷达”的中低空多功能雷达,平时看着不起眼,一旦遇到无人机袭扰,能直接升到 18 米高,把低空的无人机、导弹看得明明白白,还能给反导系统传数据,相当于给阵地装了“低空防护网”。
长颈鹿雷达
还有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简直是防御体系里的“千里眼+火眼金睛”:远程预警雷达能探上千公里,连来袭导弹的发射点、飞行轨迹都能算出来,提前引导拦截;精跟分识别雷达更狠,不仅探测远,还能做到厘米级分辨。
要知道导弹飞行速度动辄几马赫,能把这么快的目标“盯紧看细”,背后全是顶尖的信号处理技术。
逛到中国电科的展位时,才算真正开了眼,作为咱们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队”,中国电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扛起了军事电子工业的担子,现在更是覆盖海、陆、空、天全领域。
展区里那款机动式 S 波段多功能雷达,看着轻薄还能折叠,展开收起来都快,却能精准跟踪无人机、兼顾导弹测量,连外贸市场都抢着要;还有个俗称“苍蝇拍”的米波雷达,专门对付隐身战机。
大家都知道隐身飞机靠吸波材料“躲”雷达,可米波能绕开这些伪装,让隐身目标无所遁形,这可是咱们雷达技术的“独门绝活”。,更有意思的是,雷达还和无人装备玩起了“组合拳”。
展区里有款带盘式机枪的机器狗,比常见的民用机器狗大一圈,能扛 50 公斤载荷,不仅能无人作战,卸了机枪还能运物资、搞战场应急,爬山过坎都灵活;还有款外骨骼装备,抬腿时能明显感觉到腰部和腿部有向上的助力,背着和初中书包差不多重的东西。
手拎不到 5 公斤的物件,走半天都不觉得累,续航还能达 6 小时——以后登山救援、物流搬运,这玩意儿说不定能成“好帮手”,别以为雷达只服务军事,中国电科的展区里,民生应用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侧雨侧风激光雷达,能实时监测路况天气,帮自动驾驶汽车“避坑”;气象雷达能精准捕捉暴雨、冰雹的轨迹,提前发布预警;空管二次雷达更关键,靠和飞机应答机“握手”,能把低空飞行器的位置、速度传送给指挥中心。
现在热门的低空经济(比如无人机配送、低空旅游),全靠它保障安全,最让我感慨的是,中国电科的雷达产业链是“全自主”的——从核心芯片到天线阵列,从材料到测试仪器,全是自己研发的。
就像那款明星炮位雷达,敌方炮弹刚发射,它就能算出炮兵阵地位置,引导我方火力反击,这种“敌一动我就知”的能力,正是靠几十年技术积累堆出来的。
现在咱们的雷达不仅能守护国土,还能出口到海外,让更多国家用上“中国造”的安全保障,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雷达人的钻研,也是咱们工业实力的硬证明,看完后才明白,雷达早不是“单一设备”,而是串起国家安全与民生便利的“纽带”。
它既能让歼-10C 翱翔蓝天,也能让咱们的出行更安全、生活更智能,以后再听到“雷达”两个字,别只想到军事,更该知道:这门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大国底气的又一次升级——有它在,咱们的安全有保障,生活有便利,这才是真正的“科技为民,科技护国”。
相关文章
历史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篇。即将收官的“十四五”,新时代中国在风起潮涌中驶过壮丽的又一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
2025-10-22 0
纳斯达克一天蒸发7700亿美元,只因为北京轻飘飘十个字。 10月5日清晨,很多人还没醒,华尔街先被一拳打懵。 中国宣布收紧稀土出口,消息像闪电,纳斯达...
2025-10-22 2
“饿到姨妈出走还沾沾自喜? ”——2023年10月,北京白领王小姐按网红21天减肥食谱吃到第12天晕倒在地铁,热搜爆了。 要瘦还是要命,自己挑。...
2025-10-22 2
特朗普似乎终于拿到了访华邀请,但在来中国之前,先大言不惭地给中方提了两个要求。据美国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特朗普日前亲口确认,他已收到中国的正式邀请,将于...
2025-10-22 1
眼看任期就要到头,日本首相石破茂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他没走内阁开会的正式流程,自己掏出一份长达6000字的“个人见解”,核心就讨论一个问题:将近一百年...
2025-10-22 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LSK当年央视春晚,李玉刚刚唱完《新贵...
2025-10-22 1
文|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前几天在华盛顿打网约车时,司机告诉我他是现役海军军官,在一个核心政府机构任职。我好奇地问:“你这么...
2025-10-22 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嚣张不可一世的美国,终究还是学会了用礼貌而克制的语言和...
2025-10-22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