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汤加丽的名字几乎霸占了所有新闻头条!从九岁起就开始练习体操,奖杯拿到手软,后来转战舞蹈领域,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深造。这位姐们儿真...
2025-10-23 0
[赞]一场大豆贸易的“反转大戏”,最近在全球市场炸开了锅。
美国大豆因贸易摩擦暂退中国市场,巴西本该稳稳接住这波红利,却偏要把大客户当冤大头坐地起价。
结果中国买家毫不拖泥带水,两天内就把130万吨订单直接转给阿根廷,让巴西到手的“肥肉”瞬间凉透,连豆农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悔不当初。
这件事还得从今年5月说起,美国又把农产品卷进贸易摩擦,动不动就用关税“卡脖子”,中国干脆直接按下美国大豆的“暂停键”,从那以后,就没再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
全球能撑起中国大豆需求的主产区本就不多,巴西一下子成了最大赢家。
从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就能看出来,今年前8个月,中国总共买了7300多万吨大豆,其中71.6%都来自巴西,美国的份额只剩20%出头,几乎被挤出了主要供应队列。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更是乐坏了,照这个势头下去,今年对中国的大豆出口能冲到1.1亿吨,这可是实打实的历史新高。
那会儿的巴西卖家,简直是春风得意,要知道,中国为了稳供应,这些年在巴西砸了不少钱建仓库、修铁路和港口,物流比其他国家顺畅得多。
看着手里的订单越来越多,巴西卖家的心态也慢慢飘了,他们觉得,中国离了巴西的大豆就转不动,自己手里攥的根本不是普通订单,而是一张甩不开的“大豆王牌”。
当时不少巴西卖家都在私下盘算,反正中国没别的好选择,今年的出口量肯定能破纪录,接下来该想的不是怎么稳住合作,而是怎么借着这个机会多赚点“快钱”。
可他们没料到,这个贪心的念头,后来直接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
手里的“王牌”还没捂热,巴西就开始打“歪主意”了,涨价。
最先暴露问题的是港口价格,英国《金融时报》当时就曝出,巴西巴拉那瓜港的大豆,一吨比美国墨西哥湾的货贵了66.1美元,这个溢价幅度创下了近四年的最高纪录。
更离谱的是,到了10月上旬,有些公司的溢价金直接飙到了一蒲式耳270美分,要知道,一蒲式耳大豆差不多有27公斤,这个价格比平时高出一大截,说是“宰客”一点不夸张。
如果只是偶尔涨价也就罢了,巴西卖家还玩起了“囤货惜售”。
等到南美收获季快结束的时候,巴西已经卖掉了四分之三的大豆库存,剩下的那些货,他们非但不赶紧出手,反而死死捂在手里。
背后的小算盘很明显,就等着中美贸易摩擦再僵一点,把大豆价格再炒高一波,到时候再“高价抛售”,狠狠赚一笔。
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是觉得中国没得选,在他们眼里,中国的大豆需求那么大,又刚停了美国货,就算自己涨价,中国也只能硬着头皮买。
可他们完全没搞懂中国的采购逻辑,中国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粮食这种关系安全的物资,早就定下了“巴西主导、多国补充”的路子,只是巴西没把这些“补充选项”当回事。
有交易员后来透露,当时中国采购团队其实找过巴西卖家谈价格,希望能回到合理区间,可巴西那边态度强硬,觉得“不愁卖”,根本不肯让步。
这下,中国买家也没了耐心,既然你不想好好做生意,那自然有别人想做。
就在巴西忙着抬价囤货、做发财梦的时候,隔壁的阿根廷悄悄甩出了一张王炸。
9月22号,阿根廷官方突然宣布,暂时取消谷物出口预扣税,大豆出口税直接从26%降到0。
这一下,阿根廷大豆的价格瞬间降了一大截,跟巴西的“高价货”比起来,性价比直接拉满。
要知道,之前阿根廷大豆因为出口税高,价格一直没优势,这次减税相当于直接给中国买家“让利”,谁能拒绝这种实惠?
消息刚一出来,中国买家立马行动,路透社从交易员那儿挖到的内幕显示,中国买家当天就下了10船大豆订单,第二天又追加了10船,短短两天时间,130万吨的订单就敲定了。
这个数量可不是小数,差不多相当于中国平时月均大豆进口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些货11月就能装船,一点不耽误用。
更关键的是“划算”,用阿根廷大豆来压榨,每吨能有200元人民币的利润,这比买巴西大豆划算多了。
而且阿根廷的报价也实在,比芝加哥期货合约也就溢价2美元左右,跟巴西那离谱的加价比起来,简直是“良心价”。
其实阿根廷这波政策也是“抓住窗口期”,减税只到10月31日,而中国正好需要补库存,填补11月到明年1月的供应缺口。
一方有需求,一方给实惠,这笔合作自然水到渠成,等到巴西反应过来的时候,中国和阿根廷早就把订单细节敲定了,连后悔的时间都没给巴西留。
阿根廷接走130万吨订单的消息传来,巴西彻底慌了神。
之前还乐观预测“全年出口破1.1亿吨”的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这下再也提不起劲了,130万吨订单虽然不是全部,但这背后意味着中国的“转向”,原本以为跑不了的大客户,其实随时能找到替代选项。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荷兰合作银行的分析师早就警告过,中国一抢巴西大豆,溢价就疯涨,可美国大豆加上关税和运费后,价格已经快追上巴西了,这溢价根本涨不动。
可当时巴西卖家谁也没听,一门心思囤货等涨价。
最惨的还是巴西豆农,路透社后来采访了不少豆农,有人直言:“当初跟着囤货涨价,以为中国没别的路可走,结果人家一转身就找到更便宜的,现在手里的豆子卖不出去,只能干着急。”
有个豆农还算了笔账:如果当初不抬价,按正常价格卖,现在早就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了,哪会像现在这样,看着阿根廷接订单,自己却只能守着豆子发愁。
有网友说:“巴西这是把长期合作’做成了一锤子买卖,放着安稳的钱不赚,非要贪那点溢价,丢了订单怪谁?”
还有人调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又不是冤大头,你要涨价,人家自然找更实在的合作伙伴,这不是很正常吗?”
如果当初不那么贪心,守住合理的价格底线,就算阿根廷减税,中国也不会一下子转走这么多订单。
可他们偏偏把大客户的信任当理所当然,把市场规则抛在脑后,最后只能吞下“贪心的苦果”。
说到底,这场大豆订单的大挪移,哪儿是什么意外?就是巴西自己的贪心和误判搞砸的。
做买卖讲究“细水长流”,你把别人当冤大头,别人就会找更实在的伙伴,你想赚“快钱”,就可能丢了长期饭票。
在全球化的市场里,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买家,要的从来不是只能选你,而是你值得选。
相关文章
当年,汤加丽的名字几乎霸占了所有新闻头条!从九岁起就开始练习体操,奖杯拿到手软,后来转战舞蹈领域,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深造。这位姐们儿真...
2025-10-23 0
现在找工作,光简历写得好还不够,连头像都得“卷”起来了!不管是LinkedIn简历,还是线上作品集,一张干净、专业的头像,总能给招聘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2025-10-23 1
10月22日,全网坐拥数千万粉丝的知名汽车领域博主“猴哥说车”再度成为舆论焦点。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什么新车评测,而是其私生活问题,被推至风口浪尖。据...
2025-10-23 0
2025年4月15日,在云冈石窟,身着传统服装的演员与游客互动(新华社记者 詹彦/图)相关报道详见《千年云冈:佛面与人心》因为要写云冈,我看了大量北魏...
2025-10-23 0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迈进——从“十四五”看中国信心新华社记者王希、周圆、王悦阳追逐梦想的征途,一程接着一程。“十四...
2025-10-23 0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除了陆海空三军的“大块头”装备,还有哪些是能真正反映科技实力和战略眼光的?答案很丰富,但今天咱们得重点聊聊一个“空中...
2025-10-23 2
近日,“00后”职业拳击手周润琪在澳大利亚和妻子坐公交车时,遭遇种族歧视和袭击,周润琪发视频称头部出现淤血和脑震荡,目前正在休养治疗,处理好后会离开澳...
2025-10-23 2
[赞]一场大豆贸易的“反转大戏”,最近在全球市场炸开了锅。美国大豆因贸易摩擦暂退中国市场,巴西本该稳稳接住这波红利,却偏要把大客户当冤大头坐地起价。结...
2025-10-23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