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要么签协议,要么加税155%?特朗普要中国二选一,只给一周考虑,外交部一句话回应,信号不简单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25日 00:57 4 admin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20日,白宫的镜头前,特朗普在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时,突然将话题转向中美贸易摩擦。他对着镜头直言,希望能在接下来的会面中跟中国最高层达成一份“公平、双赢的贸易协议”,可话音刚落就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带着威胁的选择——要是谈不拢,美国就把对华关税提到155%,而且只给中国一周时间考虑。更明确的是,他把谈判的时间点定在了下周的韩国APEC峰会,等于把这个“二选一”的难题摆到了台面上。

熟悉特朗普谈判风格的人都清楚,这种“极限施压”的套路不是第一次出现。就在一周前,得知中国收紧稀土、超硬材料出口管制,还没开始采购美国大豆时,他第一反应是放话要加征100%关税,可没过多久又在社交媒体上改口,说“希望帮助中国”,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网采访时还承认,高额关税这套“讹诈手段”根本“不可持续”。这种反复无常的表态,本质上是美国政府内心焦虑的体现——他们没料到中国会如此硬气,更没算到自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早已深入骨髓。

要么签协议,要么加税155%?特朗普要中国二选一,只给一周考虑,外交部一句话回应,信号不简单

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15日的公开表态,更是直接暴露了美方的真实需求。他说只要中国停止新的稀土出口管制,美国就可能把对华关税豁免期延长三个月以上。这等于把“关税”和“稀土”直接挂钩,再加上特朗普近期明确提出的芬太尼、大豆议题,美方的三大核心诉求已经摆得明明白白。他们嘴上喊着“公平协议”,实际是想通过关税威胁,逼中国在自己急需的领域让步,可这种“一边举大棒一边要合作”的逻辑,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

再看中国这边,应对早已不是被动防守。从制裁相关韩企、限制美企供应链,到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再到最新的稀土、芯片设备出口管制调整,每一步反制都精准打在美国产业的要害上。要知道,美国在高科技芯片、稀土原料、新能源设备等领域,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几乎无法摆脱,中国拥有的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就是应对贸易摩擦的底气所在。所以面对特朗普的“二选一”,中国没有仓促应对,而是始终保持定力,既推进反制措施,也没关上谈判的大门——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要么签协议,要么加税155%?特朗普要中国二选一,只给一周考虑,外交部一句话回应,信号不简单

10月2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更是直接点破了美方的问题。他强调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中美两国元首也保持着密切沟通,可对于特朗普提到的APEC峰会会面、“二选一”谈判等具体问题,只一句“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就作了回应。这句看似简洁的表态,背后信号其实很清晰:中国不会被美方设定的时间和节奏绑架,更不会在威胁下接受不对等的条件。

商务部此前的表态也早就把立场讲得明明白白:“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基于实力的底气。美国这些年深陷去工业化泥潭,制造业空心化的后果越来越明显,继续硬扛贸易摩擦,对中国来说或许只是短期挑战,但对美国而言却是“伤筋动骨”的风险。特朗普自己也清楚这一点,不然不会在威胁155%关税的同时,还留下“一周考虑时间”的缓冲——毕竟4月份他也曾威胁加征145%关税,最后还是多次延长了休战期,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先例,早已让美方的威胁失去了威慑力。

要么签协议,要么加税155%?特朗普要中国二选一,只给一周考虑,外交部一句话回应,信号不简单

现在距离APEC峰会越来越近,特朗普给出的“一周期限”更像是给美国自己套上的枷锁。中国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被动防守的角色,如今靠着产业体系、供应链控制力和庞大市场体量,已经能主动塑造博弈格局。特朗普所谓的“二选一”,本质上是现实逼迫下的无奈试探,而非占据优势的底气展现。接下来的中美互动中,真正的关键从来不是中国要不要接受美方的选择,而是美国能不能学会用平等尊重的态度打交道——毕竟跟中国为敌,从来都没有赢家。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