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组织村民寻找王秀珍期间,嫌犯熊某混在搜寻队伍中,装作若无其事在被害人家吃饭(来源:大河报豫视频)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据大河报·豫视频头条号报道,贵州...
2025-11-02 2
加沙的平静没能撑过这个秋天。原本载歌载舞庆祝停火的民众,被2025年10月28日突然响起的导弹声拽回残酷现实。
医院的废墟、居民区的哭声,再次撕碎了国际社会口中的“和平希望”。
这场短暂停火的破裂,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一场早就写好结局的地缘博弈所谓和平,从来不是为了解救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只是大国利益交换的临时筹码。
停火协议失效的那一刻,加沙人心里的火苗彻底熄灭了。
就在不久前,当停火消息传来,街头巷尾全是欢呼的人群,孩子们久违地跑出家门玩耍,大人们忙着修补被轰炸的房屋,所有人都以为苦难终于要迎来转机。
各国官方也纷纷表态欢迎,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和平曙光”,仿佛巴以之间持续多年的冲突真能就此落幕。
没人想到,这份让无数人期盼的停火协议,脆弱得像一戳就破的气泡,仅仅维持了没多久就彻底崩塌。
2025年10月28日的空袭,把所有假象炸得粉碎。
导弹精准命中了医院和密集的居民区,爆炸过后,现场一片狼藉,受伤的平民躺在废墟中痛苦呻吟,救援人员在瓦砾堆里疯狂搜救,最终确认数十名平民受到波及。
其中希法医院的场景尤为惨烈,5名无辜者在袭击中失去生命,包括两名正在接受治疗的儿童。
这不是简单的军事冲突升级,而是对停火协议的公然践踏,更是对巴勒斯坦民众生存权的无视。
这场悲剧,早就埋下了伏笔。时间倒回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造成千余名以色列平民伤亡,随后以色列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强力反击。
这两年里,加沙地带沦为人间炼狱,持续不断的轰炸从未停歇。
根据联合国认可的权威数据,截至停火前,加沙地区的伤亡人数已经突破6.8万,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流离失所的绝望。
以色列一直以“行使自卫权”为借口展开行动,可实际情况是,加沙的人道救援通道被死死封锁,水电设施、学校、医院等民用设施遭到严重损毁,当地民众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
美国促成的那次停火,从一开始就充满疑点。
当时美方高调宣布停火达成,把自己包装成“和平使者”,可仔细看这份协议就会发现,里面没有建立任何独立的监督机制,无法保证双方真正遵守约定。
更关键的是,协议完全没提及巴勒斯坦人最关心的两个核心问题,解除对加沙的长期封锁,以及帮助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
这样的停火协议,与其说是为了实现和平,不如说是美国在帮以色列争取调整战略的时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外交骗局。
美欧嘴上喊着“两国共处”的口号,行动上却处处偏袒以色列。
每当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遭到国际社会谴责,美国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其辩护,甚至动用否决权阻挠联合国对以色列的调查。
2025年10月28日的空袭发生后,以色列方面宣称是哈马斯先违反停火协议,自己只是“强力反击”。
美国副总统万斯更是睁眼说瞎话,公开宣称“停火仍然有效”,把造成平民伤亡的空袭说成是“小规模事件”。
西方各国官方对这件事大多选择沉默,对加沙70%基础设施被损毁、民众缺电缺水缺药品的悲惨困境,更是绝口不提。
这种双重标准,彻底暴露了西方所谓“和平理念”的虚伪本质。
其实“停火”两个字,不过是“暂时停火”的美化说法。没有正义的支撑,和平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不承认巴勒斯坦民众拥有独立建国的权利,不解除对加沙的经济和军事封锁,巴以之间的冲突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停火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美欧之所以死心塌地支持以色列,背后藏着三大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是地缘政治考量,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战略盟友,控制以色列就能更好地掌控中东局势。
二是意识形态认同,西方与以色列在价值观上存在共鸣,将其视为“中东民主典范”。
三是军工利益驱动,巴以局势升级会直接推高全球武器需求,美欧的军火企业可以借着以色列的“国防计划”大发战争财。这些肮脏的利益算计,才是巴以和平迟迟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
与西方的冷漠和虚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发声。
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坚定地站在巴勒斯坦人民一边,多国民间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呼吁国际社会为巴勒斯坦争取公正待遇。
这种全球性的民意浪潮,正在逐渐打破西方长期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让正义的声音得到更多倾听。
在支持巴勒斯坦的国家中,印尼的立场尤为值得关注。自苏加诺时代起,印尼就一直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独立事业,在当前的局势下,印尼更应该拿出大国担当,发挥自身影响力推动和平进程。
对于印尼来说,推动巴以和平可以从四个方面采取具体行动。
首先,在不结盟运动和伊斯兰合作组织的框架下,积极推动建立一个独立的国际监督机构,对巴以双方的停火行为进行严格监督,避免停火协议再次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联合其他支持巴勒斯坦的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起提案,呼吁国际社会承认1967年边界线内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是实现巴以和平的重要前提。
再次,发挥人道主义援助的作用,向加沙地区派遣专业的医疗队,捐赠急需的药品、食品和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帮助巴勒斯坦民众渡过难关,践行真正的人道外交。
最后,牵头成立“巴勒斯坦人民和平论坛”,汇聚全球有识之士和相关国家代表,制定一份基于正义原则的和平解决方案,为巴以和平提供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图。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看着美好却永远无法触及。
国际社会不能再被美国炮制的“和平路线图”蒙骗,不能再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
当下,印尼作为拥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需要勇敢地站出来,展现自己的道德担当和外交领导力,在国际舞台上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大声疾呼。
只有当所有国家都摒弃双重标准,真正把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解除封锁、承认建国、保障人权,巴以之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加沙的土地上才能不再响起导弹声,孩子们才能在阳光下安心成长。
加沙停火的破裂,再次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和平从来不是靠妥协和欺骗就能实现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能缺席。
希望这场悲剧能唤醒更多国家的良知,共同推动国际社会采取实质性行动,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平正义的未来,让巴以大地真正迎来持久和平的曙光。
相关文章
家属组织村民寻找王秀珍期间,嫌犯熊某混在搜寻队伍中,装作若无其事在被害人家吃饭(来源:大河报豫视频)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据大河报·豫视频头条号报道,贵州...
2025-11-02 2
在当今的太空探索领域,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构成了核心力量,通过各自的载人航天技术不断扩展人类在轨活动的边界。我们见证了国家航天事业从起步到如今的稳步...
2025-11-02 2
NASA的X-59静音超音速技术验证机于10月28日在加州帕姆代尔的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成功完成首飞,标志着航空工业向解决超音速飞行最大障碍——音爆...
2025-11-02 2
10月30日至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应邀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2025-11-02 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李熙,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29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后,市场对远超之...
2025-11-02 6
巴黎卢浮宫刚开馆半小时,游客正往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挤。无人察觉之际,一辆装有升降梯的维修卡车,在一百八十米开外,静静停靠于阿波罗画廊临河之侧。...
2025-11-02 6
火车咣当咣当,像个老头子嘴里含着口假牙,怎么也嚼不烂那两根铁轨。我身上这身绿军装,穿了三年,已经洗得发白,肩膀上磨得起了毛。可它还是硬的,像一层壳,把...
2025-11-02 5
哈啰大家我是小格!咱跟大伙儿说句实在的,2025中国稀土一管制,美国车企停了、没技术还怨不公,急找澳大利亚撒钱也白搭。咱能赢,靠的是当年徐光宪院士啃出...
2025-11-02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