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和睦共处是社区和谐的基础,日常琐事的妥善处理更需理性沟通。2025 年 11 月,上海徐汇区龙吴路某小区内,一起因垃圾堆放引发的肢体冲突事件引...
2025-11-10 2
2025年10月,安世断供晶圆,硬是让中荷之间的科技合作关系拧成了一团死结,荷兰突然单方面中断对中国子公司的晶圆供货。
中方的态度也没再绕圈子,直接撂出狠话:中国商务部点名荷兰要“承担全部责任”,这不是口水仗,这是把账本摊开了准备算账。
而最新的风声更是让人一愣:荷兰政府正在考虑把安世的控制权完整退还中方。
10月初,安世荷兰总部联合政府强行对我国企业下手,用的还是国家安全这个万金油口号,可问题是,安世中国子公司早就通过国际认证,这个“合规”理由听起来就像是临时想出来的借口。
但中方没有硬碰硬,一边默默调整供应链,一边加快复产节奏,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把生产线带回了正轨,准备恢复向全球客户供货,这波操作,算得上是“被断供也能自己回血”的典范。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荷兰那边又来添堵,连续几天对安世中国的业务进行指挥调整,一点不顾及自己的公司到底属于谁。。
从策略角度看,荷兰这离谱行为其实不难理解——嘴上说的是“质量”,背后想的是“控制权”,断供未果,就试图搞声誉战,逼迫中方让步。
但问题来了:你既然说产品质量不行,那你当初为啥还把生产基地批给中国,这逻辑前后不搭,怎么看都像是为政治表态找的一块遮羞布。
这种操作,在国际上也不是第一次,2010年代法国阿尔斯通被美国搞得焦头烂额,最后连CEO都被“请”到美司法部喝咖啡,荷兰这次,似乎也想照着这个剧本走,只不过打错了算盘。
面对荷兰的“反咬”,中国强势的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也是给自家产业撑腰,要荷方“承担全部责任”,并批评其“没有展示建设性态度”。
还点名这种做法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这是一次很明确的立场输出:不是你说什么我们就点头,而是你动了手,后果自负。
从外交惯例来看,中国过去在这种问题上往往更讲究“磋商优先、态度克制”,但安世事件之后,这种克制已经转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精准反击。
更深层的,是中国在这场争端中展现出的决心,商务部的“全部责任”四个字,不光是道义上的定性,更是政策上的信号:我们不怕冲突,但也不怕长时间拉锯,可以磋商,但也不缺工具。
这种“底线思维+精准反制”的组合,背后显然有更大的战略考量,中方很清楚,这类摩擦不会是最后一次,真正的解决办法不是和解,而是彻底摆脱依赖,换句话说,自己能造晶圆,才不会被谁掐脖子。
就在中方撂下狠话后不久,风向变了,有内部消息传出,荷兰政府已在考虑放弃对安世的“接管”,若中方恢复出口,荷兰将归还安世全部控制权,当然这种话听听就行。
这态度转得太快,这不是荷兰突然发现自己做错了,而是发现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没有人肯为他说话,欧盟也大多默不作声。
首先,安世半导体是荷兰本土的高科技招牌,如果全球业务持续受挫,那些国家问责的不是国内,而是荷兰这个金字招牌,政治再怎么表态,也没法当饭吃。
其次,欧盟内部现在也慌了,荷兰出售,遭殃的却是他们的产业,法国、德国等国更倾向于务实合作,荷兰若一味听从美国指挥,反而在欧盟内被边缘化。
而第三点,才是最扎心的——美国不会替你兜底,眼下是特朗普政府重新上台,“美国优先”四个字写得比谁都清楚,你荷兰出事了,美方最多表示“遗憾”,真要补贴、接盘?想都别想。
这几重压力加在一起,荷兰自然明白:断供没压住中方,反倒把自己逼到“骑虎难下”的位置上,现在想退出,虽然不至于“灰头土脸”,但也谈不上体面。
这场“亏本操作”,让荷兰再一次暴露了一个老问题:缺乏战略自主,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结果政策左摇右晃,像个在风中打摆子的风筝。
安世事件走到这一步,各方都看得出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纠纷,而是科技版图重塑过程中的一次“局部试探”,荷兰试图以“小博大”,结果发现棋盘不是自己能画的。
对其他欧盟国家来说,这事也是一记警钟,你可以有立场,但不能只有立场;你可以讲价值观,但不能忘了算经济账,站队要慎重,毕竟站错了,代价没人替你买单。
而对中国来说,这场风波更像是一次压力测试,断供、质疑、反制、反转,最终中方没有选择全面对抗,也没有被迫低头,而是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能稳得住,也能顶得起。
未来的科技竞争,不会更轻松,只会更复杂,但安世事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中国要想真正突破“卡脖子”,靠的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一步步把核心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荷兰准备退出安世控制权,是另一场较量的序章,在全球科技秩序重构的大潮中,谁拥有主动权,谁掌握核心技术,谁才有资格制定规则。
对中国来说,这不是一次胜利,而是一次提醒:掌控命运,不能靠别人松手,只能靠自己握紧。
不过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独立自主性越来越低,对国家关系的敏感对也越来越低,说句不客气的话,欧盟已经丧失了他原本的功能。
而处于欧盟里面的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自主造血的能力,已经跟世界一流渐行渐远,这是每个国家都能看的明白的,所以美国对欧洲才会这么不在乎,经常性的敲打,收割。
相关文章
邻里之间和睦共处是社区和谐的基础,日常琐事的妥善处理更需理性沟通。2025 年 11 月,上海徐汇区龙吴路某小区内,一起因垃圾堆放引发的肢体冲突事件引...
2025-11-10 2
2006年6月3日,安徽广德柏垫镇一带天,先是一声闷响,接着是一股黑烟从山背后顶了起来,那是一架空军的空警-200预警机,在试飞中出事,机上四十人,无...
2025-11-10 2
几段录音,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划破了王家卫身上那件华丽的文艺外衣。那个曾经被我们奉为华语电影艺术标杆的男人,如今却被曝出在私下场合对同行恶语相向,对女...
2025-11-10 2
思念是一场无声的海啸,它不似暴雨般猛烈,却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将整颗心彻底淹没。那滋味,是舌尖的回甘里藏着的涩,是深夜梦回时枕畔的凉,是明知不可即,...
2025-11-10 2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11月8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文称,中...
2025-11-10 2
郑丽文在登机赴陆前,先参加了一场统派大会,傅崐萁则打破任期限制继续担任国民党党团总召,而台军内部爆出一波逃兵潮,数量不小、动静不小。表面上,一个是政党...
2025-11-10 2
每月多缴几百元,门诊待遇却差不多?灵活就业医保的真相来了最近,不少灵活就业的朋友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自己全额缴纳的职工医保,和单位上班的人缴的医保,在门...
2025-11-10 5
当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的专属驻地拉响紧急警报,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的突发安全事件,让全球看到了美国最高等级安防体系的裂痕。一个内含白色粉末和“...
2025-11-10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