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3日 17:29 4 admin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巍巍兴安岭下,嘎仙洞的石刻祝文穿越千年;

滔滔黄河岸边,龙门石窟的佛陀静观沧桑。

几千年前,拓跋鲜卑走出山林,走进草原,一路南迁至中原大地,与中原文明不断碰撞、交流与融合,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几千年后,从幽幽密林到中原沃土,这条穿越千年的“融合之路”,正被赋予文旅融合的时代新意。

呼伦贝尔市深入挖掘拓跋鲜卑南迁融入中原文明这段历史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全力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精心开发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融合之路”重要节点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7月21日,“融合之路·行走的文旅对话”呼伦贝尔、大同、洛阳三城文旅互动季活动在呼伦贝尔市举办,三地围绕文旅产业发展及“融合之路”建设展开座谈交流,在政府与市场层面达成多项合作成果,并发布《融合之路自驾路书》,为“融合之路”的深化实践写下关键一笔。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历史启程:深掘融合底蕴

共筑合作基石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这条“融合之路”的开拓,源于对共同历史根脉的认同与守护。早在2021年10月,呼伦贝尔博物院携手洛阳、大同博物馆走出国门,在韩国成功举办“交融·魅力——北魏鲜卑拓跋部的历史足迹”展览。随后巡展在敦煌、东莞、长沙、乌兰察布、河北定州等5个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相继展出,累计观展超50万人次,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文化桥梁,为呼伦贝尔创建“融合之路”文旅品牌埋下伏笔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2024年8月,呼伦贝尔、大同、洛阳三地代表齐聚鄂伦春自治旗,举办“融合之路”旅游促“三交”精品线路推介活动。同年11月,呼伦贝尔市文旅广局与大同市文旅局签署文旅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线路开发、文化交流、品牌共建、宣传联动、客源互送等5个方面开展合作,为“融合之路”品牌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历史足迹转化为文旅发展的美好蓝图。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2025年2月11日,呼伦贝尔市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方案》,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旗市区联动”的三级推进体系,确保工作部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品牌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4月8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在北京成功举办“党建引领 文化支撑”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推介会。会上,正式启动“融合之路”文旅品牌,标志着此项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呼伦贝尔将与呼和浩特、大同、洛阳携手搭建起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文化互融、客源互送、宣传互动的桥梁。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4月9日,呼伦贝尔市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赴大同市、洛阳市实地考察,分别与两地政府就“融合之路”品牌共创事宜开展“融合之路”沿线节点城市跨区域合作交流对接会,并实地考察两地文物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利用经典案例、旅游城市新业态发展、城市夜经济创新模式等。并制作《融合之路》推介片,《中国文化报》推出“亮丽北疆”专版,“融合之路”文旅品牌创建工作列入《在“诗和远方”中牵手 内蒙古书写团结新篇》,呼伦贝尔市文旅宣传矩阵发布200余条宣传推广内容。



多维发力:

文化载体活化历史基因

线路联动推动立体传播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2025年年初,呼伦贝尔市文旅广局赴洛阳市对接文旅合作机制,并组织乌兰牧骑演职人员、媒体记者、自媒体达人等30余人开展宣传推介和路演,展示北疆文化魅力,推动区域人文交流。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3月21日,一场史诗般的穿越在鄂伦春自治旗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启动。拓跋鲜卑“融合之路”自驾车队沿南迁路线,途经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再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山西省大同市,跨越6000公里最终抵达河南省洛阳市。每一站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穿越者们”在行程中通过参观、体验路线沿途重要节点城市的文旅项目,深度探寻拓跋鲜卑的历史文化脉络。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在第四十二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前一天,“洛城有意 呼伦贝尔有约”呼伦贝尔市“融合之路”文旅资源推介会在洛阳市成功举办。洛阳市文旅部门、产业协会、文旅企业、媒体代表共120余人受邀参加。呼伦贝尔市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深厚而独特的文旅资源,并对春夏文旅线路活动和康养、研学、自驾等文旅产品进行重点推介;全市8个旗市区及内蒙古森工集团、呼伦贝尔文旅投集团等6个企业进行了现场推介,并推出了针对洛阳游客的优惠政策。呼伦贝尔市文旅产业协会与洛阳市旅行社协会就游客互送、产品互推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在现场发布了洛阳——呼伦贝尔航线的航班时刻、促销政策,于4月1日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当日启动首航。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文脉悠远,弦歌不辍。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于5月18日推出重磅特展——“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集结内蒙古、呼伦贝尔、大同、洛阳四地博物馆163件(套)珍贵文物,通过文物展示、社教活动和手工体验,生动复刻迁徙之路。与此同时,呼伦贝尔市在学术研究领域持续发力,由孟松林等专家学者编撰的《拓跋鲜卑融合之路》已形成20万字初稿,预计今年年内完成发行。借助丰富文化载体,厚重的历史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融合之路”表现形式,古老的文化遗产正在呼伦贝尔大地上绽放时代新韵。


5月10日,市文旅广局赴大同市参加由大同市政府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交流暨文旅促三交联动发展大会,在会场进行文旅推介、文艺作品展示和非遗文创产品展销,取得良好效果。鄂伦春旗5月19日组织非遗小队、农特产品销售团队、文旅产品推介团队、融媒体记者、网红达人等30人,赴洛阳开展为期11天的文化交流活动。



硕果盈枝:业态丰富迎客来

交融共生启新程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多维发力之下,“融合之路”品牌效应初显,结出丰硕果实。舞台剧《拓跋鲜卑南迁》剧本初稿完成,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演,以崭新艺术形式讲述融合故事。“融合之路”主题文创产品开发有序推进,三鹿纹金饰牌冰箱贴、专题明信片等特色产品即将面市,文创产品百花齐放。6月18日,鄂伦春文化旅游篝火季暨第35届鄂伦春族篝火节开幕式在阿里河镇举行,本届篝火节以“火韵千年·融合共生”为主题,邀请大同、洛阳等地的历史学者、旅行社、非遗团队共同推出城市欢乐场、四地非遗联演、原生态民俗体验等活动,并在互动研学、景区联票、研讨宣传、文艺交流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呼伦贝尔:在“融合之路”上打造的文旅“发展之路”“文化之路”


区域协作转化为市场热度,客源互通成效凸显。借助“融合之路”文旅品牌效应,通过政府搭台、行业协会引领、企业双向互动、媒体联动宣传等形式,呼伦贝尔、大同、洛阳三地实现客源互送,用实实在在的旅游热度印证合作深度。今年以来,呼伦贝尔接待河南省游客81批2327人、山西省游客64批1763人,晋豫客源合计达4090人


2025年,恰值嘎仙洞石刻祝文惊世发现45载之际,自嘎仙洞古朴苍劲的石刻祝文,至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跨越千年的雕刻艺术,“融合之路”不仅跨越了地理的界限,更深刻地联结着中华民族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悠久历史脉络。呼伦贝尔市携手洛阳、大同,以文化旅游为墨,共同挥洒创意与激情,为这条镌刻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道披上了一袭崭新的文旅华裳,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意义。呼伦贝尔正满怀热情、筹备周全、诚意满满,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这座边陲之城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与璀璨人文景观,邀您共赏这份跨越时空的美丽邀约。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丁小航

部分图片来源于鄂伦春自治旗融媒体中心

美编:任彦依

主编:鄂桂晶

监审:韩永刚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