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青海日记(五)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6日 22:06 5 admin

青海日记(五)

青海日记(五)

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走进博物馆。

我在七月的最后一天上午,走进了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大街新宁广场,和青海省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毗邻。

走进博物馆,就走进了青海的历史。距今约3.7万年前,华北地区的先民进入青海,进行过季节性的游猎活动。距今约6000年,仰韶文化人群徙居青海“东大门”,粟黍农业和彩陶文化进入河湟。距今5500年以来,马家窑文化的兴起使河湟地区踏进文明时代的门槛。

在绵绵几千年的政治,军事冲突与交锋中,一方面,青海这块土地上不断变易的主人,因山川形胜之利而扼守冲要,一地之烽烟,每每与天下格局的变动互为因果;另一方面,此间多民族在青海的迁徙,融合与汇聚不绝如缕,连接周边,通往域外的交通干道亦次第开辟,成为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个展厅五个部分,浓缩了青海的前世今生。

青海省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湖在藏语中称“措温布(青色的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清代文献逐渐形成“青海”这一地域代称。

先秦至元明时期,青海地区为羌人聚居地,汉代属金域郡,唐宋时期先后被吐蕃等政权统治,元代纳入宣政院管辖。明代设西宁卫,朵甘都司管理,清代评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1724年设西宁办事大臣,但行政上仍属甘肃省。1928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将甘肃省原西宁道所属地区及青海蒙古、藏族部落合并,正式设立青海省,省会西宁,1929年1月省府成立。

青海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考古发现证明其开发历史至少有五六千年。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中回族占比最高,达35.91万人,其次是藏族,人口约12万多人,还有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

青海省博物馆有三大特色,涵盖历史文物,民族宗教,彩陶艺术。民族宗教文物为核心特色。馆内收藏大量反映青海民族聚居的特色文物,包括藏族服饰,唐卡,佛经,法器等宗教艺术品,以及民族文字铜印,明代官印等历史文献。其中,铜鎏金观音造像和扎萨克银印是典型代表。彩陶艺术与史前文明。青海彩陶以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物为主。其中,舞蹈纹彩陶和双人抬物盆被誉为“镇馆之宝”。彩陶工艺融合了游牧与农耕文明特征,是青海文明的重要标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馆藏文物包含汉代官印,波斯银币,罗马金币等,以及反映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文物。青铜大矛,狼噬牛金牌等文物揭示了青海地区在古代中西方文明交融中的重要地位。

西宁,别名青唐城,西平郡等,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湟水及三条支流交汇处,下辖五区二县,常住人口248万多,有“中国夏都”之称。

高原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民族和谐相处,创造着高原古城更加辉煌的明天!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