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6日 15:00 2 admin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华阴城市公园杨玉环塑像

再次来到华阴,准备次日上华山,以弥补一周前因暴雨无法登山的遗憾。夏日的傍晚,烈日正散发一天里最后的能量炙烤大地,空中多了一抹浅浅的橙红,横亘天南的华山又有了油画般的色彩,当地人推荐可以去一河两岸市民公园走一走,感受一下华阴人民治理山川的成果。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一河两岸

一河指的是发源于华山峪的长涧河,因地处华阴城西也叫西河,它由南向北流过,最后注入渭河。沿着河岸漫步,惬意于风清气爽的环境,白云悠悠,河水汤汤,悠游的野鸭在水面扑棱,慢慢地划向河中央的绿洲。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一河两岸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一河两岸

大河南端是连绵的秦岭山脉,秦岭东段支脉中最壮观的华山拔地而起,此刻,显示的海拔高度为三百多米,而华山主峰超过二千米,目之所及便是一千七百米的落差。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秦罗敷

东岸的城市绿地立有一尊秦罗敷塑像,原来华阴境内有一条罗敷河,还有以罗敷命名的小镇,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的艺术人物来到了人间。“秦氏有好女,自命为罗敷。”民歌之美在于对罗敷女的容貌不着一字,但通过路人甲、路人乙等人的侧面烘托创造了古代顶级美女的艺术形象,“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此刻,美丽的罗敷置身于美丽的华山脚下、一河两岸,游客们纷纷驻足,在美丽面前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一河两岸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一河两岸

几座造型各异的桥梁横架河面,把西河两岸连成一体,行于桥上,俯仰之间皆是美景。据当地居民介绍,七、八年前,西河上只有一座老桥,桥下乱石成堆,因河道梗阻,旱时细流涓涓,涝时洪水恣肆,两岸环境脏乱不堪,基本属于蚊蝇赶集的状态。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华阴人民对标绿色发展综合治理西河水道,经过多年努力,把一河两岸建设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廊道,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2023年,长涧河被命名为陕西省首批“幸福河湖”。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三合桥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华山

形如弯月的三合桥横跨河上,桥上的望柱设计成莲花形状,华山西峰称作莲花峰,那是宝莲灯故事的发生地,仰望南天,那刀削般的奇峰应该就是西峰了,用手机拉近拍摄,依稀能看到山顶的建筑物。华山雄浑的气魄成为一河两岸壮阔的背景墙,其实不单单是这里的生态廊道,华阴城里所有开阔的地方皆可抬头见山,华阴因华山而美。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魏长城遗址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魏长城遗址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魏长城遗址

长涧河西岸的广袤田野上横亘一道连绵的土墩,空地前竖着“魏长城遗址”五个大字。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时代。魏长城是夯土建筑,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58年,魏惠文王在黄河以西的魏秦交界处修筑长城,魏长城南起华阴的华山北麓,顺着长涧河西岸延伸至渭河,过渭河后西北走向,再过洛河折向东,最后抵达韩城境内的黄河西岸。华阴段魏长城长六公里,遗址时断时续,并留有堡寨和烽火台遗迹,残垣部分细土夯筑,虽经二千多年依然结实完好。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华阴城市公园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夕阳西下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云彩

这一刻,华山、魏长城遗址、一河两岸生态廊道三景同框,自然和人文荟萃,历史与未来衔接。夕阳越过仿古的阙门,正点染出云彩的斑斓。


华山脚下(华阴市一河两岸生态廊道)

华山脚下宝莲灯广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