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4日 11:04 5 admin

许昌,古称“许”,因尧时高士许由牧耕于此,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许昌有许都、魏都、汉魏故都之称,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国文化是历史留给许昌价值最大、最丰厚的宝贵遗产。深度开发三国资源,对于许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旅品牌、展现城市魅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一、资源丰厚,价值独特


一是许昌三国文化遗迹众多,有春秋楼、灞陵桥、曹丞相府、汉魏许都故城、射鹿台等,是全国三国文化的核心区,资源得天独厚。二是许昌三国文化代表性强。三国中魏国最强大,魏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最发达,也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表现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制;表现在政治上,实行九品中正制;表现在军事上,有诸多著名古战场;表现在文学上,兴起了建安文学,形成了建安风骨;表现在思想上,道教、佛教、玄学次第兴起。三是许昌三国文化吸引力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时间跨度300余年。因此,三国文化有突出的乱世文化、争战文化、智慧文化、士族门阀文化、玄学文化等特色,在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人们的吸引力非常大。仅就智慧人物而言,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诸葛亮、贾诩、荀彧、郭嘉、司马懿、荀攸等。三国故事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到东晋习凿齿的《汉魏春秋》,以及历代大量的民间故事、传说、杂戏、画本,及勾栏瓦肆中的说三分等,人们关注度高。尤其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使得三国文化成为中国最典型、影响力最大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厚而广泛的民众基础。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二、深度开发,正当其时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1月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意见》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法治环境、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全面部署,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了18项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当前,人们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凝聚功能,建设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已形成普遍共识,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正当其时。



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空间巨大。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两个车轮,社会发展既需要经济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的力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如近年来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保持年均15%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8%,支柱性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同时,文化发展也是为城乡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过程中,我们要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文明程度作为城乡规划、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城乡和基层延伸。要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要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和美乡村。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人文经济是激发城乡发展的重要动能。人文经济作为一种将人文因素与经济活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在强调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以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出台政策支持、打造特色文化IP、发展文旅产业等,推动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最大合力。在此进程中,各地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积极创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业态、新产品。不仅如此,文化产业还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迭代焕新,通过跨界融合缔造文化产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深度重塑文化创作与消费生态,通过影游联动拓展文旅融合新领域,通过文旅联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通过情绪消费与圈层消费催生文化产业增长新契机,通过“康养+疗愈”撬动银发群体文化消费新支点等。例如,一些地方利用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复原与展示,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有的地方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音乐节等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外游客与投资者;更有地方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设计、公共服务、商业街区等各个领域,打造独特的城乡风貌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许昌文化建设基础良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许昌历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持续挖掘大禹文化、汉魏文化、钧瓷文化、戏曲文化、花木文化、水文化等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2024年发布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中,许昌的文化活力指数名列全省第二,全年共接待游客484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0.3亿元,《曹操》《三国世界》等沉浸式体验火爆出圈,并获得搜狐城市“氪金之城”的称号。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许昌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提出将三国文化、钧瓷文化等打造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许昌文化超级IP,塑造“行走许昌·读懂三国”文旅品牌,打造推广一批以三国文化、考古研学等为主题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创新举办三国文化旅游周,创排三国文化精品戏剧和系列演艺节目,举办三国文化论坛、讲座、研讨会等,展示了许昌厚重的传统文化和良好城市形象。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三、站位前沿,以潮制胜


不断创新“文化+”模式。“文化+”是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其核心是赋予事物活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为事物植入文化DNA。许昌要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进一步摸清许昌的三国文化家底,制定专题发展规划方案,以非常之举,打造许昌“超级三国文化走廊”。要整合全市的钧瓷文化、颍川文化、考古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生产生活,进行系统综合开发,提炼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号,形成以汉魏三国文化为龙头的许昌文化矩阵。要根据当今社会消费尤其是青年人消费的新特点,如人们更注重情绪价值,乐意为兴趣爱好和快乐买单,不断探索创新的“文化+”模式。探索“文化+城市”,使城市成为智慧的家园;“文化+旅游”,赋予旅游人文的魅力和乡愁的慰藉;“文化+产业”,搭建起产业攀岩上升的云梯,催生新产业、新创意、新业态;“文化+商品”,赋予商品思想的内核和精神的分量;“文化+经济”,催生出“互联网+”等无限空间,打造强劲经济引擎;“文化+科技”,促使科技在文化的滋养下加速发展,为人类社会迎来高度智慧的信息时代。总之,“文化+N”,能够拓展无限空间,注入无穷潜力,催生出不尽的创意创新创造。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劲打“文创牌”。文创是当前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中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反映了文化与科技、旅游、消费等领域深度融合的趋势和形态,其产业极富活力,深受大众欢迎。要着意发展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等文创产品,尤其要学习借鉴洛阳唐宫夜宴、河南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盲盒创意方式和经验,让三国古风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呈现出独特魅力,为盲盒注入新的生命和故事,实现古风与现代的奇妙碰撞,形成国风新潮玩。要积极探索开发文创IP衍生品,发展以动漫、游戏、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周边商品“谷子经济”,创造消费新热点,形成首发经济。要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培育创意沃土,形成完整文化产业链条,吸引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和人才汇聚。同时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努力寻找风险投资,打造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模式,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深度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一是要整合许昌境内数十处三国文化遗迹,持续擦亮三国文化、钧瓷文化、生态文化等文旅品牌,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要达到像西安、洛阳之做汉唐文化,开封之做大宋文化那样的高度,做大做优知名景点、景区。积极探讨与河南境内的其他三国文化著名景点如荥阳虎牢关、中牟官渡古战场、方城博望坡、南阳武侯祠、安阳曹操高陵、临颍禅让台等的协作开发,形成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网络体系。二是着力打造文化会客厅,围绕三国文化主题,不断探索对本土性、在地化文化的创新布局与时代表达,推出新的有关三国的爆笑剧、古典舞蹈、大型历史剧、相声汇,以及纪念币、冰箱贴、人物掼蛋扑克牌、旅游通关文牒等,为游客打造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和文化意趣,变“流量”为“留量”。三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文化元素,综合开发文化游、乡村游、花卉康养游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文旅融合方式,不断创新推出沉浸式新产品新场景。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丰富夜间消费业态,融入非遗产品展示、民间艺术表演、特色美食、主题灯光秀等元素,以及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方式和电影级置景,营造古今辉映的浓厚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尤其要唤醒年轻圈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让厚重的历史文化不断迸发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使许昌成为释放消费新热潮的重要引擎。

深度开发许昌三国文化资源 打造三国文化高地

高度重视科技和数字赋能。新的时代,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已全面渗透至文化内容的生产、分发和消费环节,推动了创作模式与生态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促进文化输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利用科技元素,打造文化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虚实共存的节目与场景,解锁创意“新玩法”,为游客打造集听觉、视觉、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盛宴。要通过新科技的引入,如扩展现实(X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使文化产品和服务从单一的线下或线上模式,拓展到虚实结合的多元场景,创造出虚拟博物馆、元宇宙展览等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可以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或进入虚构世界,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场景。要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艺术创作、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并拓宽创作者的表达边界,让虚拟人创作、自动化脚本生成成为现实;在消费层面,可通过虚拟助手、沉浸式体验等手段深刻改变文化消费方式,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