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芙蓉国评论|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怀化“蝶变”背后的文旅融合新范式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9日 17:56 2 admin

2025年9月17日,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怀化市盛大启幕。这场以“美美与共 合作发展 打造湖南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成为湖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以“办会兴城”的实践探索,为全国文旅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从省委书记沈晓明宣布开幕的庄重承诺,到怀化“一轴四点”文旅新格局的惊艳亮相,湖南正以系统性思维重构文旅产业价值链,在“文化+科技+百业”的深度融合中,书写“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时代答卷。

一、办会模式革新:从“仪式感”到“价值创造”的跃迁

芙蓉国评论|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怀化“蝶变”背后的文旅融合新范式

本届大会首次将开幕式与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深度融合,取消传统文艺演出环节,将资源聚焦于项目签约、成果发布与产业对话。这一“去表演化”的改革,直击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痛点——资本与资源的精准对接。数据显示,大会现场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突破200亿元,涵盖智慧文旅、生态康养、非遗活化等12个领域,其中社会资本占比达87%,较上届提升15个百分点。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在致辞中指出:“湖南通过‘项目清单+政策包+金融工具’的创新组合,构建了文旅投资的‘强磁场’。”

更值得关注的是办会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大会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的运作模式,将村歌联唱、美发美食周等配套活动交由市场主体承办,通过“流量分成+品牌授权”实现可持续运营。以“芙蓉花开·福地怀化”演唱会为例,其门票收入与周边产品销售额的30%将反哺当地文旅基础设施维护,形成“办会-引流-消费-反哺”的闭环生态。

二、空间价值重构:从“景点经济”到“全域繁荣”的突破

怀化作为大会承办地,以“一核一心四线多点”的全域旅游格局,颠覆了传统旅游城市的开发逻辑。其核心策略可概括为“三微改造”:

1.微更新激活历史资源。对洪江古商城实施“绣花式”改造,保留明清建筑肌理的同时,植入数字剧本游、非遗工坊等新业态,使古商城从单一观光景点转型为沉浸式文化消费综合体,暑期游客量同比增长210%。

2.微联通重塑地理格局。依托沪昆高铁、张吉怀高铁枢纽优势,打造“京昆古驿道·智驾雪峰山”自驾游线路,串联起通道转兵纪念地、黔阳古城等23个景点,形成跨省域文旅走廊。数据显示,该线路试运行期间,怀化过夜游客占比从38%提升至62%。

3.微服务优化体验感知。在全国首创“文旅服务官”制度,为每个重点景区配备包含多语种导览、应急医疗、投诉处理的专职团队。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王韦评价:“这种‘颗粒度’极细的服务创新,让怀化在同类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

三、文化价值转化:从“资源禀赋”到“IP资产”的升华

大会期间,第四届湖南非遗博览会的创新实践引发关注。其突破性地将传统戏曲与数字技术结合,通过全息投影重现辰河高腔《目连救母》,吸引年轻观众占比达65%;传统医药展区则采用“线上问诊+线下体验”模式,带动怀化黄精、茯苓等道地药材销售额增长300%。这种“守正创新”的转化路径,使非遗从“博物馆展品”转变为“可消费的文化资产”。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文旅IP的系统性打造。怀化推出“福地怀化·懂你如家”城市品牌,构建起包含吉祥物“怀小鹤”、主题曲《五溪新韵》、数字藏品“黔阳古城”在内的IP矩阵。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董事长沈文海透露,其平台数据显示,大会相关话题在Z世代群体中的传播渗透率达78%,有效破解了传统文旅品牌“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四、发展范式启示:从“湖南经验”到“中国方案”的跃升

湖南的实践揭示了文旅融合的三大规律:一是系统集成优于单点突破。通过“办会+产业+城市更新”的协同推进,怀化在18个月内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4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二是科技赋能重于资源堆砌。大会签约项目中,数字文旅项目占比达58%,包括雪峰山元宇宙景区、沅陵智慧水运等前沿项目,彰显“科技+文化”的乘数效应。三是群众参与高于政府主导。从村歌联唱到美发美食周,超60%的配套活动由本地居民策划执行,形成“人人都是文旅代言人”的生动局面。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不仅为怀化注入了高质量发展动能,更以“办会兴城、办会兴业、办会惠民”的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文旅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当沈晓明书记在开幕式上强调“要让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民生福祉”时,这或许正是湖南文旅最动人的注脚——以文化之光照亮发展之路,用旅游之笔书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