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1日 11:59 1 admin

关于颐和园怎么个游法,说法甚多,有“核心经典路线”法,有“静谧路线”法,有“重点景点”法……有“全景游”,有“精华游”,有“不费腿”游……不管怎样,只要我到一次颐和园,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不漏掉一两个景点那是不可能的!——颐和园,实在是太大了,可看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了!

这次我从北宫门进入。

走进宫门,在万寿山山麓,一块刻字石碑赫然在目:“英法联军烧毁清漪园一百三十周年于遗址复建苏州街工竣并陈设开放此誌。”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想要理解这段话的涵义,须得追溯到16世纪中国的清朝时代。

1750年(乾隆十五年),正值清朝盛世,清朝第四个皇帝乾隆以兴修水利和为母祝寿为名在北京(当时叫京师)建造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园林,这座奢华的皇家园林——“清漪园”,耗时整整15年,动用了当时全国年收入1/7的财力。

1860年(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破坏殆尽。

光绪中叶,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挪用海军建设费二千万两白银修复清漪园;1888年(光绪十四年),修复工程竣工,基本上保持了原清漪园的格局,展现了原清漪园的风貌,并更名为颐和园。

紧跟人流,沿着此石旁边的砖路向前,经过苏州街长桥,穿过慈福牌坊,顺着石头台阶向万寿山上爬。

这一路上,具有异域风情的建筑错落有致,引得游客不停地拍照留念。

就这样不停地攀上走下,石头台阶时宽时窄。

半路上撞见了一个大殿,这个殿在修整维护,不能进入。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怀着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把虚掩着的殿门推开一条缝,瞄见里面立有三座大佛。后来猜想这个大殿应该是须弥灵境大殿。

须弥山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传说在须弥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须弥山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构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约13公里,即110万公里),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

颐和园万寿山上的须弥建筑群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南朝北位于后山中轴线上,占地2万平方米,与前山大报恩延寿寺(今排云殿建筑群)形成两条接近平行的轴线布局。建筑群参照西藏桑耶寺形制,前半部为汉式庙宇,后半部藏式寺院象征佛教宇宙模式,中央香岩宗印之阁代表须弥山,四周环绕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及四色喇嘛塔。

颐和园四大部洲建筑群依藏传佛教理念建造,包含象征四洲的藏式殿宇与四色梵塔,1888年重建后成为现存最完整的佛教宇宙观实体模型。‌‌

后来翻过山,在后山的半山腰处遇到一个小院子,里面有座二层楼名宝华楼。这是须弥灵境建筑群第二层台地东配殿;法藏楼在宝华楼对面,不偏不倚正对着宝华楼,它是须弥灵境建筑群第二层台地的西配殿。

从建筑物旁边木牌上的介绍,灵境大殿、东配楼宝华楼、西配楼法藏楼,以及慈福等三座牌楼共同组成了须弥灵境建筑群的一部分。

宝华楼和法藏楼原来都是面阔五间的二层建筑,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焚毁,2021年修复的。

须弥灵境,又叫"四大部洲",是乾隆年间兴建的。四大部洲分别为"南瞻部洲"、"北俱卢洲"、"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宝华楼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法藏楼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一八六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现在的格局是20世纪80年代按原样修复的。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在佛教中,‌四大部洲是佛教宇宙观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包含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部分,四者共同构成围绕须弥山的宗教地理体系。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接着又观赏到香岩宗印之阁,它是四大部洲的中心建筑,原为三层高阁。一八六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在的建筑是光绪时改建的,阁内供奉着三世佛与十八罗汉。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颐和园建筑之汉藏混合式佛寺建筑群——“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