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9日 16:05 5 admin

我终于来到了向往的榆林!

陕西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汇处,“北瞰河套,南蔽三秦”,一侧是水草丰腴的河套平原,一侧是繁荣富庶的关中平原,位居要津的塞上山城,在中国版图上,实属偏安一隅,但她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却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镇北台

我们首先来到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谓的镇北台。镇北台,延续四百多年的恢弘气势和精神象征,成为榆林的标志性景点,是明长城线上唯一留存的军事观察哨所与指挥台。明朝隆庆年间,明廷与蒙古部落达成议和协议,开启“和平互市”政策,在榆林红山等地设立蒙汉贸易市场。

但蒙古部族仍然有人伺机来此地掠抢,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攻势,时任延绥镇巡抚余子俊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在此建筑长城及款贡城、易马城等配套设施;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延绥镇巡抚涂宗浚在红山顶款贡城西南角,主持修建了镇北台。镇北台居高临下,用于观察百里外的敌情,兼具驻兵、传递消息与作战功能,还用于观察红山互市及长城沿线动向,因而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

大家熟知的山海关,位于长城東端,连接与渤海,因其“依山襟海”的地理位置得名,系中原与东北的咽喉处,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位于长城西端,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系河西走廊之咽喉,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以“天下第一雄关”闻名;镇北台位于山海关与嘉峪关中间地带,是边贸与防御的结合体,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右边的小城即款贡城(来自网络)

三者功能侧重稍有区别,却各自以其独特与卓越的地理位置、精巧的防御设计和建筑特色,显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中国长城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奇观而闻名天下!来到镇北台,我们看到了镇北台的设计建筑与山海关、嘉峪关确实不同。镇北台呈方形,高30余米,分四层叠起,每层向内收敛,形成梯形结构。

台之各层均外砌砖石,内筑夯土,底大顶小,逐层收进,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每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各层台顶外层砌砖约2米高垛口,垛口上部有了望口。

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镇北台的台北下方之方形小城,即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献納贡品仪式的场所;台西侧是蒙汉民间互市场所及易马城。


汉族商人带着各色布匹、绸缎、盐、茶,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在这里交易,是蒙汉一家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地,也将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对话凝固成为历史的永恒。

镇北台的建成与款贡城和易马城三位一体,相辅相成,除了监控贸易与敌情,重要的是促进民族融合和军事防御的巨大功能,充分体现了老祖宗的军事防御策略及边疆治理之能力!

站在台顶,岁月的清风轻拂着我们,远处风光浩浩荡荡。回想几百年前四周一片荒漠,沙尘遍地,筑台于此宛若边疆卧龙,实乃观察敌情与监控互市的最佳处。如今遍地绿草如茵,旱柳挺拔,哪里有不毛之地的痕迹?哨所成观赏风景之高地,千沟万壑绿浪波涌,草滩大漠牛羊尽收眼底,穹庐笼盖天高云淡。历史已成过往,今天处处是欣欣向荣的古城与历史人文构成的灿烂无比的精美画卷。镇北台,你为中华儿女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离开镇北台,只需十来分钟车程就来到了红石峡。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红石峡

红石峡因山体呈红色而得名。越过漂亮的《红石峡》牌楼,别样一幅美景侧面而至!沿石阶而下,绿荫掩映间,榆溪河穿峡而过,河水潺潺作响,左右峭壁耸立。号称“塞上碑林”的峡谷两边,有真、草、隶、篆等历代石刻160余幅,内容包括战功记事、诗词题咏。

崖壁上有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如“威震九边”“大漠金汤”等等,皆反映了军事重镇的雄壮与雄风;石窟有33处,大部分为宋元时期所建,原有石、道、儒三教造像及壁画,部分洞窟如圣母殿、大雄宝殿仍保留雕刻遗迹。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摩崖石刻遗迹

室内碑刻多为明清石刻,记事碑有记录创建石窟塑立并金装佛像的、有记录重修寺庙并金装佛像的、有记录施舍土地的等等,对研究榆林历史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细细观看,碑刻与石刻一一反映着榆林的沧桑岁月,也似乎默默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沉寂。

虽然洞窟墙壁与顶部雕刻的图案经岁月的侵蚀不少已经斑驳不清,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仍清晰可见。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的南北有普度桥连接。普度桥的左右是水泥栏板,每一块栏板都有一首古诗词:“绿水穿红峡,青山卧白云。潭深鱼自乐,沙阔鸟成群”……

徜徉于双崖壁立的硖间,绿树、流水、洞窟、碑林,诗意盎然之氛围,让我们忘记了这里是塞上大漠!

第二天早晨,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它不妨碍我们前行。我们要去古城看看,雨中游更惬意!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老街(来自网络)

榆林古城,始建于明代,是九边重镇榆林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军事和商贸功能奠定了城市的格局。这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军事重镇,以保存完好的城墙和独特的“六楼骑街”格局著称,被誉为“塞上明珠”和“小北京”。雄伟的城墙,高度达12米,气势恢宏,据说是国内唯一经皇帝钦定超过北京城墙的古城墙,可见其军事地位的显赫!

进入老城,看到高高的城墙,无形中萌生一股想到城墙上去看看的欲望。爬坡上到城墙根附近的门口,无奈铁将军把门只能止步。顺着城墙只见其依山势的高低蜿蜒而伸;回头望向城内,只看得见街道两旁建筑,老街被一条盈盈的绿树覆盖,恰似绿色屏障一直向前延伸,充满了神秘感!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城墙雄伟


此时,雨点似乎稍稍加大,我们撑伞沿着老城中心道路由南向北慢慢浏览。街道串联起的骑楼随着我们的脚步一一出现,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走着走着,“六楼骑街”之名豁然释然,——横跨在街道上空的六座阁楼,本是一个无需解释的象形词,更是国内诸多老城中别具特色的建筑奇观!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城六楼骑街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当地百姓说,阁楼飞檐下的铜铃声与榆林小曲清丽婉转的曲调,共同编织出“小北京”的百年优雅,真是不假;街道左右商铺林立,各色古老的、现代的、传统的物品令人目不暇接。榆林又叫驼城,是骆驼驼来的城市,据说有95条棋盘状巷道保存于千座明清四合院周边。由主街延伸出的这些巷道和四合院望去,愈发增添了古城的魅力与辉煌,让人心生窥探之念!

微雨中徜徉老城,即使小雨淋漓,街市照样忙碌。游人恰好,游客不紧不急,幸福感随脚步上升!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城六楼骑街之二(图片来自网络)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漠草原与黄土高原相接,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荟萃了榆林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将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褶皱中陕甘宁蒙晋五省通衢的坐标,打扮的色彩斑斓,特别是把一个军事要塞逐步演变成了文化和经济要地,令无数游客乐不思蜀!2025年3月,榆林老城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榆林夫子庙步行街

随着近几年发现的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榆林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迈进。

神往榆林—沿着黄河去旅行之二

多彩的榆林

榆林,一座神奇的多姿多彩的城市,盼望着你的明天更好!

2024.10.起稿 2025.9.22.定稿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