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1元午餐破题,“人心经济”从来不是独幕剧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5日 13:00 3 admin
1元午餐破题,“人心经济”从来不是独幕剧

□陈思言(重庆大学)

“一块钱能买什么?”在河南老君山海拔1800米的山上,这个问题有了最暖心的答案:一碗玉米面糊、一个鸡蛋、一个红薯……

据了解,该景区推出“1元午餐”的活动,管饱管够,且连续九年不涨价。今年活动从9月30日开始,持续到10月8日,包揽整个国庆中秋假期,不少游客专门前往老君山,打卡“1元午餐”。

帮游客“卸担子”,是景区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以往,景区餐饮“宰客”是游客吐槽的焦点,无论是登山还是游玩,我们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背包客,包内装满干粮和饮用水,目的是避免景区的高消费。而“1元午餐”精准抓住了景区餐饮溢价的民生痛点,减轻了游客出行的负担。

对游客而言,心理上,卸下了“怕消费”的重担;行为上,放下了装满干粮的大背包。据当地景区透露,每份午餐的成本远超1元,此项公益活动靠政府补贴、景区让利、商家支持三方合力完成。这种“不赚快钱”的做法,实际也是一种营销思路。

首先,河南老君山景区靠“1元午餐”热度大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数据显示,老君山17年间客流量实现高达300倍的增长,综合收入翻了3000倍。看似“亏本”,实则是跳出利用餐饮盈利的短视思维,算透了民生关怀的乘数效应。

从宣传逻辑上看,“1元午餐”构建了吃得踏实、花得放心的好感度,让游客主动成为“宣传员”。大量游客在社交媒体上自发宣传,为景区带来免费的热度。反观,花大量资金只能留下广告语“景区有多好”,而靠民生温度传播的是“下次我还去”。

从消费逻辑上看,当地政府走出老君山这一步“棋”,不只为老君山。当景区放弃一餐的利润,换来的不仅是自身客流量的增长,更是周边商户的生意兴旺。近年来,当地景区周边民宿、特产店都因为“1元午餐”客流量增大,整个区域形成“景区让利—游客回流— 周边受益—区域经济激活”的良性循环。这种一业带多业的效应,恰恰是民生账本比盈利账本更长远的地方。

反观一些景区依赖短视消费模式,将成本花在高额的广告费上,却忽略了游客所需,甚至将广告费用强加到景区消费中,将游客越推越远。旅游经济的核心从来不是赚快钱,而是留人心。看似“1元午餐”是付出,实则是对游客的投资,当游客感受到被尊重而非被算计时,他们愿意用重复消费、口碑宣传来回报。

所谓真诚才是必杀技,景区以把游客当自家人的诚意打破信息壁垒,游客则以同样的诚意回馈景区,藏在民生里的双向奔赴,消解了“宰客—戒备”的恶性循环,悄然重塑公众对景区服务的信任与期待。“以民生换人心,以人心促发展”,正是切中了“人心经济”的本质,也是破解当前部分景区“重广告,轻民需”困境的关键钥匙。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