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2025年国庆华州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行闻记珍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7日 09:07 2 admin

晤故友瞻郑园 忆旧岁品新章 ——2025年国庆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行闻记珍

作者:徐稳朝

2025年6月1日,我在微信版《华州文史荟萃》发表了署名文章《我与华县西关街的故事》。文中曾提及一段与郑桓公相关的过往:史载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致西周覆灭,彼时受封于华县的郑桓公,毅然“报国勤王”,最终殉难于骊山之野,尸身由战马驮回,后迁葬至如今的郑桓公墓所在地。


2025年国庆华州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行闻记珍

我还在文中写道,年少时曾随父亲到西关街,在当时华县锣钉厂后院西侧,亲眼见过郑桓公墓地。父亲虽是普通农夫,说不出《史记•郑世家》里的详细典故,却以这处实物遗迹,给了我最早的历史启蒙。2003年春,我调至华县党校工作,单位恰在西关街西头;2008年郑桓公陵园修缮管理委员会成立,全球郑氏族人纷纷捐资助力;2011年秋,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终得修葺一新。身为传统文化浸染、感佩现代建设成就的知识分子,我对这发生在身边的郑氏文化盛事始终高度关注,常亲临探访。如今占地十余亩的陵园里,牌坊、照壁、陵冢,殿堂、尊塑、连廊,每一处都留下过我的足迹;尤其是广场建成后,世界各地郑氏族人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祭奠大典的盛况,我更是看在眼里。不知不觉间,我已成了这“新文化气象”的见证者。每当站在陵园内,徘徊于被誉为“华夏郑氏之根”“世界郑氏世祖”的郑桓公墓旁,身为华县人的自豪感便会在心底油然而生,久久激荡。


2025年国庆华州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行闻记珍

几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微信得知:曾在金惠乡汤坊村小学任校长的郑向锋,如今在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管理处工作。我当年在金惠乡任副乡长时主管教育,与他志趣相投、相交甚笃。更令我惊喜的是,通过电话进一步了解到,我多年前那位如兄长般的老友郑全欣,也在管理处任职,且主持着郑桓公陵园文化研究会,功绩卓著。渭南市华州区郑桓公陵园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的郑全欣得知我的近况后,特意约我前往陵园一聚。彼时学校正忙于招生,事务繁杂,几番相约都未能成行;后来工作稍缓,又恰逢秋雨连绵,行程一再搁置。直到国庆节到来,八天长假终于给了我们晤面的机会。10月2日,我如约前往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管理处,刚到门口,便有工作人员热情迎候。不多时,就见郑全欣秘书长步履矫健地走来——玻璃门推开的瞬间,风里先捎来了几分熟稔的气息。我望着那缓步走近的身影,记忆里三四十年前的轮廓与眼前的模样渐渐重叠:他鬓角添了霜色,步伐却依旧从容;岁月虽在他眼角刻下纹路,可那笑意仍如当年般温暖,目光落在我身上时,仿佛连时光都变得柔软起来。我连忙起身相迎,他早已笑着伸出手。掌心相握的瞬间,那带着岁月沉淀的厚实温度传来,一句“可算见着了”刚出口,我们都顿了顿,随即相视而笑。那些隔着数十年的惦念与牵挂,竟不必多言,只这一眼对视、一次握手,便已尽数落地生根。寒暄过后,我取出精心准备的“随手礼”——自己的作品《〈鹤鸣集〉分册•低吟浅唱歌悠扬——徐稳朝诗文选》相赠;郑秘书长也回赠了由他主编的《开郑始祖郑桓公》。应我的请求,他在书的扉页郑重写下一个遒劲的“赠”字,钤上印章,又一笔一划署上日期“2025.10.2.”,每一个细节都满含诚意。


2025年国庆华州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行闻记珍

坐定之后,我们聊起了一段郑向锋校长或许并不知晓的旧情。四十多年前,郑全欣秘书长还在东赵乡卫生院任院长,而刚从师范毕业的我,恰在卫生院西隔壁的东赵中心小学任教。那时我若偶感不适,或是嗓子沙哑,总会找他看病、做雾化吸入。长我一轮的他,待我如亲兄长般,问诊时的细致叮嘱、用药时的耐心交代,点点滴滴都是关怀。后来他到县城创业,凭着手到病除的医术与待人以诚的品性,事业很快步入正轨,创办的医院声名远播。三十多年前,我陪母亲找他看病,他依旧如当年那般热忱:不仅悉心为母亲诊治,还特意拉着我,细细传授养护嗓子的窍门,那些实用的方法,我至今铭记于心。如今重逢,他仍带着当年邀我参观县城医院时的热切,执意要带我看看这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我们先到广场正门,他驻足凝望片刻,指着门楣上的横匾介绍:“这是时任华县县长朱福俊题写的,笔力浑厚,很有气韵。”接着又看向门柱,笑着解释:“门的高度与柱体大小都是反复测算过的,比例合宜,才能显出这般宏伟壮观的气派。”从巍峨矗立的石牌坊,到庄严肃穆的桓公墓,每到一处,郑秘书长都会适时解说。听他讲述广场的规划理念、建设过程中的种种波折,我清晰地感受到,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场所能有今日之盛景,他究竟耗费了多少精力与心血。若非他在医疗领域早已造诣深厚,能从容平衡事业与公益,这份“功德无量”的事业,断难做得如此周全。可他说起这些时,脸上全无倦意,反倒满是享受,那份藏不住的成就感,或许只有我这个旧识能真切体会——就像当年在东赵乡卫生院时,全院大小事务皆由他统筹,他本就是这样能扛事、会干事的“灵魂人物”。漫步陵园,脚下每一步都似在与千年前的历史对话,眼前每一景都在诉说郑桓公立国开疆、寄孥东土的丰功伟绩。郑秘书长特意带我走进史料翔实的“郑桓公史迹展览馆”,沿着蕴意深远的“文化长廊”与“碑廊”细细察看。展厅里的文物陈列、长廊上的图文解说、碑廊里的石刻碑文,每一处细节都浸透着他的巧思,每一帧景致都藏着他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走到碑廊下,他轻抚着石碑,语气里满是自豪:“这些都是高纯度的花岗岩,你看这裸露的黑质,多纯粹,透着股浑然天成的金贵劲儿。”在展览馆与碑廊间,郑秘书长如数家珍般讲述着古郑国波澜壮阔的兴衰史,讲郑桓公的远见卓识与文治武功。说到兴起时,他特意加重语气:“这一片展区,都是我们去年一年赶出来的成果!能把这些历史好好呈现给大家,值了!”那份骄傲与欣慰,比说起自己的医术成就时更甚。


2025年国庆华州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行闻记珍

我虽非郑氏子孙,无需在桓恩殿内焚香追怀先祖,但行至殿前,还是停下脚步,郑重行了一记“注目礼”——这礼,敬的是郑桓公开疆拓土的千秋功绩,更敬的是郑全欣秘书长为传承历史文化所付出的满腔热忱。离开陵园,我们回到管理处。刚落座,郑秘书长便笑着说:“还有个好东西要给你看。”说着便让人播放历史专题片《郑桓公》。荧幕亮起,古郑国的风云故事缓缓展开,我们的话题,也跟着重新回到了那段厚重而亲切的历史岁月之中。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徐稳朝

责任编辑:焦小民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