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7日 09:13 2 admin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于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以其千年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天人合一”的山水美学典范闻名于世。‌杭州之名首次出现于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废钱唐郡,正式设立杭州州治,名称源于上古“禹杭”传说:大禹南巡至会稽(今绍兴)时在此舍舟登岸,古人称舟为“杭”,故得名“禹杭”,后讹传为“余杭”,隋朝定名“杭州”后沿用至今。杭州自古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经秦设县治、隋置杭州、吴越与南宋建都等阶段,1927年正式设市,现为浙江省省会与经济文化中心。西湖虽然说开放不收费,每年却可为杭州市贡献GDP不少,因为不收费带动了龙井茶和杭州饮食文化,这是个不可忽略的缘故。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今年中秋节,杭州市政府将延续古老的时节习俗,在西湖掀起了许多让人记忆犹新的节日活动,如中秋音乐喷泉等盛大活动,从中秋夜晚七点半开始,用古典与现代音乐控喷泉,让激情与柔和融为一体,超越视觉的浩然感,使人从眼帘视觉至听觉都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悠然享受,为中秋节日增添了不少的节日氛围。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杭州西湖约在2000多年前,只是钱塘江的一个海湾,因泥沙淤积在吴山和宝石山之间形成沙嘴,最终靠拢成沙洲,隔绝海水后形成内湖(泻湖)。唐代以前,西湖称武林水或金牛湖;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疏浚西湖并筑堤,奠定了水利基础;北宋苏轼进一步疏浚,用葑草淤泥堆筑苏堤,形成“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格局。‌‌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唐代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水入城解决饮水问题;白居易主持疏浚,增加湖水容量,并创作《钱塘湖春行》等诗词。‌‌宋代鼎盛‌:苏轼疏浚西湖并建苏堤,南宋定都临安后,西湖成为文化中心,出现“西湖十景”题名景观,并孕育了《白蛇传》《梁祝》等传说。‌‌‌元明清维护‌,元代疏于治理导致湖面荒芜,明代杨孟瑛疏浚后加筑杨公堤,清代康熙、乾隆题字“西湖十景”,推动了西湖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也充分阐释了西湖的历史文化价值。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诗词与文学‌对西湖的夕阳烟岫,让白居易、苏轼等文人留下大量作品,如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赋予西湖“西子湖”美誉;南宋周密《木兰花慢》等词作描绘了十景空间形态。‌‌‌民俗与传说‌更增添了西湖的神秘。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民间故事如济公、许仙白娘子等故事为西湖增添了许多神奇与浪漫色彩。由南宋时期的中秋节等岁时活动(如放生池赏月)延续至今,形成独特人文景观。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起源于北宋苏轼疏浚西湖时设立的三座石塔,最初作为禁植标识,后经明代重建演变为著名景观,其名称源于南宋画师对月夜塔影与湖光交融之景的诗意描绘,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并衍生出中秋夜“33个月亮”的奇观典故。‌‌更有雷峰塔、断桥、岳王庙、苏堤等著名景点,今年的中秋节在这百年不遇的大好日子里,杭州市西湖区为增加节日气氛和突出西湖的文化内涵,在西湖中秋夜里举办了这场音乐喷泉节目,更为西湖增添了与往不同的节目色彩,让我们在中秋之夜看到西湖在月色之下留下更美丽的神话,可爱的读者朋友,看看你们故乡之月是否与浙江杭州西湖上的月色是否相同。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自新千年2000年开始,我就曾记得有好几年的中秋节在他乡城市过,2005在甘肃兰州过,在月色普照下登上白塔山公园,从白塔公园向下看着倒影在兰州黄河水里的月亮,奔流的黄河将倒影的月亮揉得细碎,点点闪烁之光在奔驰的黄河中发出耀眼星光。2015年记得在山东济南大明湖公园过,看到同样柔和大月在大明湖里倒影。2017年在辽宁大连星海广场过,那时大连的步行街的音乐广场,是人们从四面八方拥来这个最美的城市,既赏月也感觉非常热闹。而今年2025年就在浙江杭州的西湖,白天可悠闲地坐游船游西湖,晚上看西湖音乐喷泉助庆中秋和赏月,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国人中秋快乐!

杭州西湖的中秋月印三潭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