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5日 08:15 5 admin

G334国道,东起吉林龙井,西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在吉林省境内绵延的895公里中,不仅串联起长白山麓的林海与松花江畔的湖光,更将散落的历史遗珠串联成线。位于桦甸市的苏密城,是唐朝时期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粟末靺鞨兴建的一座城址,是这条“山水文化廊道”的一道历史风景。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苏密城是渤海国长岭府治所故址,2013至2016年,吉林省考古调查组在此开展考古发掘。2006年,苏密城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驱车行驶在G334国道桦甸段,远远便能望见苏密城的外城,历经千年风雨仍依稀可见规制。城墙上绿树成荫,青草依依,城墙外围着围栏,围栏外架着摄像头。“苏密城由两部分组成,内外城呈回字形。”桦甸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林振宇说。无人机视角下,整个城墙清晰可见,这份相对完整的遗存,离不开数十年如一日的科学守护。早在1988年,就通过种植树木与绿草的措施来保护城墙,这一举措与如今G334国道“山水文化廊道”的生态保护理念不谋而合。这些年,守护体系不断升级,古城内设置了看护房,四周布设的监控实现了监控覆盖,桦甸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实行两班倒制度,24小时不间断值守监控。每年都会启动苏密城墙维护项目,维护城墙环境卫生,进行修草和补种草籽。说起未来,林振宇表示:“未来将对苏密城进行进一步的文旅开发,更好地传播桦甸古文化,宣传历史文化。”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当前,桦甸市正以G334国道为纽带,在“打破景点单打独斗”的发展思路下,构建G334桦甸段“1625”旅游规划布局,“一主轴、六支线、两环线、五片区”的旅游布局,推动深度融合。苏密城与G334国道沿线的宝戏台金谷景区、红石湖等形成联动,与夹皮沟金矿千百年的采金史、枫雪部落等文旅资源相互赋能的文化节点,让桦甸成为你旅游目的地列表里最闪耀的那个地名。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游客沿国道而来,当夕阳为苏密城镀上暖光,历史与文化交融。作为G334国道上的“历史坐标”,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辉煌过往,更在交通与文化的交融中,成为桦甸全域旅游的重要支点之一。未来,随着G334国道沿线文旅项目的逐步完善,苏密城将以更鲜活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让这座古城真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来源:中国吉林网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