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乌江寨:灯火映文脉 点亮播州“旅游+”新名片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6日 02:33 7 admin
乌江寨:灯火映文脉   点亮播州“旅游+”新名片

暮色中的乌江寨灯火璀璨,非遗苗绣馆内飞针走线间尽展民族风情。近年来,播州区深化文旅体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业态供给,构建起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绿色生态为支撑的现代旅游业体系。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该区加速打造一流旅游城市和世界级旅游景区,推动文化旅游业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跨越。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播州区累计接待游客0.56亿人次,年均增长4.46%;实现旅游总花费659.16亿元,年均增长7.14%;2025年1—9月,入境游客同比增幅高达106.82%。

乌江寨:灯火映文脉   点亮播州“旅游+”新名片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成为播州区旅游热度的生动注脚。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凭借“乌江烟火秀”等特色活动,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假期接待游客达15万余人次。这个开业仅三年多的景区,已从黔北山水间迅速崛起,跻身西南旅游“必打卡”榜单,成为区域旅游的新晋名片。“这还是我第一次穿这么精美的民族服饰,真切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太新鲜了!我们天津来的游客都特别喜欢贵州的山水和文化。”来自天津的游客张祁平身着苗绣服饰,言语间满是赞叹。他所在的老年“漫游”旅行团,选择了5天4晚的慢节奏行程,既深度体验乌江寨民俗文化,又串联游览遵义周边红色景点。这种以乌江寨为核心的定制化产品,自2023年推出后便持续走热,成为多家旅行社的王牌线路。“自2023年推出乌江寨相关线路后,北京、河北、天津、山西等地的游客特别多。慢节奏的行程能让游客亲手体验民俗,大家反馈都很好。”山河万里旅行社导游余桥丽介绍,文化体验类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

乌江寨:灯火映文脉   点亮播州“旅游+”新名片

景区的吸引力,既源于山水风光的禀赋,更得益于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今年7月,苗绣非遗传承人刘永毅创办的“山子手工坊”进驻乌江寨,游客在此可亲手制作苗绣、选购文创产品,开业三个月营收便突破万元。“乌江寨的旅游热度越来越高,游客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店铺。我们把工坊开在这里,就是想借助这个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把苗绣这门非遗手艺的IP打出去。”刘永毅道出了入驻初衷。文化与商业的良性互动,离不开科学的运营理念。乌江寨景区经营店铺从开园初期的5家增至如今的50家,始终坚持“一店一品”运营法则,有效避免商业同质化,让每家店铺都成为独特的文化传播窗口。“今年十一黄金周,景区经营性店铺收入同比增长65.97%。我们坚持‘一店一品’理念,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让游客在手工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有效吸引了游客打卡消费。”乌江寨景区经营管理部负责人张益顺表示。

超越传统景区的业态布局,更让乌江寨形成独特竞争力。景区创新探索“场景+住宿+多业态”融合集群发展模式,打造休闲度假旅居生态圈,目前已开放各类业态175个,涵盖50家经营店铺、19家酒店民宿、49处餐饮业态。“旺季基本天天满房。这两年景区知名度越来越高,订房量大幅增长,游客来源也越来越广,连马来西亚、韩国等外国游客都有。”织心小寨民宿房东谢林东的话,印证了景区旅居产品的吸引力。

乌江寨:灯火映文脉   点亮播州“旅游+”新名片

优质运营换来了人气与效益的双丰收。数据显示,自2022年2月1日试运营至2025年10月8日,乌江寨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80万人次。“去年我们实现了游客人次和营收双高峰,接待游客117.63万人次,营收达2.85亿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接待游客120万人次,营收冲刺3亿元。下一步,我们计划拓展中远端客源,持续提升乌江寨品牌影响力,力争从遵义名片升级为贵州名片、中国名片。”乌江寨景区董事长陈羿透露了发展蓝图。

当乌江寨的灯火点亮黔北大地的山水之夜,播州旅游产业化的“十四五”答卷上,既有“量的跨越”更有“质的升华”,一个以红色为底、绿色为韵的现代旅游业体系正在黔北大地上加速成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通讯员 蔡城池

编辑 蒋洪飞

二审 孟锦群

三审 唐正平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