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秦岭为何能把中国地貌一分为二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7日 03:09 3 admin


秦岭为何能把中国地貌一分为二

秦岭云山

文/周斌

以前读初中地理的时候,老师让学生背记:秦岭和淮河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

淮河就在江苏境内的淮安,这几年各地都在热衷搞文旅项目,淮安政府就捕捉这个商机,于2008年在市区淮河流经处,建了一座跨越南北分界线的“虹桥”,该桥充分利用了淮河两岸历史遗存的老桥墩。桥身被涂成红蓝两色,分别代表南方和北方,桥面栏杆也由南往北呈现暖冷色调过渡。桥正中设有一个微缩 “地球” 标志物,位于河道中心线位置,球体分为南北两半球,北侧为渐变冷色调,南侧为渐变暖色调。

七月份从山西自驾回来途径淮安,专门在老城区住了一晚,如今淮安的文旅老街、淮河都建设的非常好。

而秦岭就离自己家乡苏州比较远了,到汉中要有1600公里。九月份四川自驾,途径秦岭南侧的大巴山区域的巴中市。离秦岭南侧也就不到三百公里。但是当时是自驾川东,所以就没有想到去穿越秦岭。

这次自驾,主要目的地就是考察穿越秦岭,尤其是去感受秦岭深秋的五彩山林。行前做了不少功课,尤其是阅读了过往的介绍秦岭的《国家地理》文章。越读越渴望立刻启程。

秦岭为何能把中国地貌一分为二

秦岭秋色

今年由于气候异常,八月底开始秦岭东西南北持续不断下雨,足足下了一个多月雨,导致从汉中洋县到宝鸡太白县最美秦岭南北秋色路塌方封路,加上气温和湿度推迟了秋叶的变色。当我们十月下旬抵达汉中时,只能经西侧的留坝县到达太白县,再到宝鸡,完成了南北秦岭的穿越。后又从宝鸡到天水,再经过勉县达到汉中,也算完成了一小部分秦岭东西和南北一个大圈子的自驾。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自驾旅途,终于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秦岭地貌的奇特和秀美。尤其是在汉中、宝鸡、天水三个方向的城市旅行、考察,更是对秦岭南北气候、饮食、文化、历史的差异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和体验。

在汉中最好吃的美食是热面皮。一种用米磨成粉再蒸出薄面皮做成的食材,加上佐料,爽滑可口,非常的好吃。在宝鸡的西府老街几乎就成了中国面制品的天下了,肉夹馍、泼油面等等。到了天水又是手抓羊肉美食之都,我们在太白县的农贸市场中发现很多售卖各种规格苹果的摊贩,选了一家个大的苹果摊,6块钱一斤,口味相当不错。到了天水见到不少贩售新鲜的核桃,到了汉中都在贩卖猕猴桃。

南稻北麦就是秦岭分界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秦岭西侧的天水靠近西北牧区,当地的羊肉实在好吃。秦岭北出产苹果、梨、核桃等,而南侧就是茶叶、猕猴桃、柑橘等。

秦岭为何能把中国地貌一分为二

汉中和宝鸡分界处

《国家地理》杂志在2005年第六期的陕西专辑上,专门有一篇题为《秦岭:把中国一分为二》的长文,详细介绍了1959年,专家们在选定秦岭的哪一侧为南北分界线而引起的争论。当时有三个流派。

第一是主脊派,以秦岭主峰为分界线。专家的理由是,秦岭 “四大国宝” 之一的大熊猫为例,其主要生活在秦岭南坡海拔 1400 米以上的高海拔区域 ,这里的气候、植被等生态环境适宜大熊猫生存,若将分界线划在主脊线,可保证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归属于南方亚热带,与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布区域相契合。秦岭主脊线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屏障,造就了南北不同的文化。“南稻北麦” 体现了南北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南方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生长;北方相对干燥,小麦成为主要农作物。“南船北马” 则反映出南北交通方式的不同,南方水网密布,船只成为重要交通工具;北方陆地广阔,马匹更适合出行。

第二是南坡派,以秦岭南坡海拔800米为界。这一派专家认为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在海拔 800 米等高线的位置,亚热带的典型植物如橘子、竹子等已经难以见到,气候和植被特征逐渐向暖温带过渡。将分界线划在此处,一方面可以保持秦岭的完整性,避免将秦岭分割成不同的气候区域;另一方面,也符合秦岭山区大部分属于暖温带这一实际情况,使得山区的生态系统在气候划分上更加合理。

第三是北坡派,以秦岭北坡海拔700米为界。专家的依据是将秦岭看作是出现在暖温带的一个山系。从北坡来看,整个关中盆地属于暖温带,随着山地海拔上升,气温降低,在 700 米等高线处,气候已不再是典型的暖温带,而是转变为山地气候,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按照这种山系属性的视角,将分界线划定在 700 米等高线,能够清晰地区分暖温带和山地气候区域,突出秦岭作为暖温带山系的特点以及其与周边气候区域的界限 。

最后确定以主脊派意见来划分秦岭南北分界线。

秦岭为何能把中国地貌一分为二

宝鸡的面食

我们到宝鸡住在市区的酒店,本以为同在一个区的西府老街应该就在不远处,上了出租车才知道,这个新建的西府老街,建在城北的山坡上,当地人把这个山坡叫“塬”相当于高原的意思。司机告诉我说,这个“塬”已经不属于秦岭山脉了,秦岭都是岩石,而这个“塬”就是北方的黄土了。原来上面住了不少农民,后来出现地质灾害把居民全部迁到塬下居住了。而留出的土地建成一个西府老街和儿童游乐园。如今也有开发商在那里开发高档洋房。价格每平方米6000多,风景很好。不过,当地人说,他们不会去那个地方居住的,生活不方便。

一座秦岭山脉把地貌、地理、文化和作物、动物等等都有了明显的区别。

秦岭为何能把中国地貌一分为二

穿越秦岭的南北古道

秦岭大致位于北纬 32° - 34° 之间,淮河则介于北纬 31° - 33° 之间,它们在纬度上相近,共同构成了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这一纬度位置使得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众多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它不仅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还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在这条分界线上,自然景观、气候特征、生态系统等都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和差异性,它宛如一条神秘的纽带,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紧密相连,又清晰地区分开来,让我们得以领略这片土地上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虽然秦岭南北崇山峻岭,但是自从周朝开始南北两地的先民就从山脉的皱褶处找到了通道,至今都还保留着赫赫有名的古道。在汉中博物馆内,有一张平面的立体秦岭古道图,包括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陈仓道等。这些古道上从刘邦到三国,发生过无数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其中包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样的成语典故。

秦岭为何能把中国地貌一分为二

秦岭北坡的柿子树

苍天给中国人创造了秦岭、创造了黄河、创造了长江等天然资源和地貌,让中国成为一个具有四季分明的国度,让农耕文化能够繁衍,滋养后人,也就创造出来像三千多年前的殷商和周朝文化,绵延不息。要是没有秦岭,应该也就不会有南北的黄河、长江,也不会有富饶的汉中、巴蜀平原,更不会有温暖湿润的广东广西。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点评,选用注明出处。

2025年11月6日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