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海拔最高的行浸式夜游项目——“情满拉萨河”(水上林卡 正式运营,为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拉萨夜景提供了新选择。作为2025年拉萨市重点打造的文...
2025-11-09 2
图为土族阿姑展示盘绣作品
今年以来,海东市积极打造“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IP,全市文旅部门锚定“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核心使命,深度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局,以文塑旅铸魂、以旅彰文赋能,推动文体旅游广电各项事业多点突破、全域提质。1月至9月,海东市累计接待游客2479.81万人次,同比劲增24.33%;实现旅游总收入69.53亿元,同比增长20%,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精品活动擦亮文旅品牌
文化为魂,活动为媒。今年以来,海东市以重大文化活动为纽带,以精品文艺创作为支撑,让千年河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璀璨光彩,持续擦亮特色文旅品牌。
今年,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的圆满落幕,成为激活全年文旅市场的“强引擎”。开幕式上,歌舞飞扬、鼓乐喧天,尽显河湟大地的热情与豪迈;原创花儿剧目专场演出中,演员们以真挚的情感演绎着河湟儿女的生活故事,婉转的花儿曲调直抵人心;西北五省区花儿名家演唱会暨2025第二届河湟原生态花儿大会上,各路名家同台献艺,原生态的唱腔与创新改编的旋律交织,唱响河湟文化的时代新声;全省乡村超级联赛则点燃了全民参与热情,赛场内外洋溢着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
活动期间,约800名嘉宾齐聚海东市,1000余名演职人员倾情演绎,累计吸引现场观众1.71万人次,线上直播点击率突破20万次。同步设置的61处河湟特色美食、农副产品、旅游推介展示区更是人气爆棚,4万人次游客在此驻足品鉴、互动选购,实现了文化展示与消费促进的双向奔赴、互促共赢。
文艺创作领域的突破更为河湟文化品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首部大型歌舞诗剧《大道河湟》与原创花儿剧《阿哥的白牡丹》相继成功上演,不仅填补了海东市级没有独立剧目的历史空白,更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将河湟文化的深厚底蕴、民俗风情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成为河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千年文脉焕发蓬勃生机
守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城市的历史根脉与精神家园。今年以来,海东市以系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为主线,深耕河湟文化沃土,通过节点活动赋能、资源挖掘提质、文物保护筑基,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海东市紧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关键契机,精心策划系列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上,刺绣、唐卡、土族盘绣等传统技艺作品琳琅满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献艺展现匠心;花儿、秦腔、皮影专场演出轮番登场,悠扬曲调与灵动光影交织,勾勒出河湟民俗的独特韵味;手工艺品展示区里,一件件饱含传统智慧的作品吸引群众驻足观赏、互动体验。多层次、立体化的展示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博物馆”走向“生活场”,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触摸文化根脉、感受传统魅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海东市持续加大挖掘、申报与储备力度,目前海东市已储备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0名、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5项的储备工作,成功申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名,争取到2026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233万元。
在文物保护领域,海东市文物“四普”工作扎实推进,累计完成2804处文物点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02处,复查覆盖率达100%,同步完成2797处文物点的数据审核,为建立文物资源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文物保护精准化筑牢了数据基础,让沉睡千年的文物在科学保护中“活起来”。
品牌引领文旅新热潮
为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海东市创新推出“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消费品牌活动,精准对接游客“去哪里、怎么去、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住哪里、带什么”等核心需求,出台硬核措施,涵盖集中推介、优惠政策、精品线路、特色美食等多个领域。
精心策划推出自然风光、河湟美食、精品线路、乡村旅游、品质民宿、网红打卡点等特色板块,全方位展现海东文旅的魅力。凭借丰富的业态、优质的服务和实惠的政策,成功吸引西宁市、甘肃省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周边城市游客周末前来休闲度假,有效推动文旅消费扩量、提质、升级,让“周末游海东”成为区域文旅消费新时尚。
旅游服务质量是城市文旅形象的“试金石”。前三季度,海东市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核心要素,全力提升旅游供给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旅游旺季持续升温。重点景区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全面排查整改“脏乱差”问题,为游客营造整洁优美的游览环境;涉旅购物场所乱象整治持续加码,严厉打击无证导游、擅自变更行程、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在品牌创建方面,海东市主动发力,积极推进休闲街区、星级饭店、等级旅游民宿等申报工作,目前1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11家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接待点、2家3A级以上景区的申报正在评审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互助土族自治县“盛世华年‘礼’ 七彩互助‘情’”乡村旅游线路成功入选“全国精品”,成为海东市乡村旅游的闪亮名片。
以赛为媒激活发展动能
体育赛事为媒,激活发展动能。海东市精准把握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提升、产业发展带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多重价值,以赛事IP为引擎,丰富业态供给、搭建融合平台,让体育活力与发展热力相互激荡,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冰雪+体育”新赛道,海东市持续扩容冰雪旅游产品矩阵,让“冷资源”变身“热产业”。互助彩虹部落土族园、乐都瞿昙滑雪场等6个冰雪运动场所精心策划,推出35项特色冰雪旅游项目,从冰上滑梯、雪地摩托等亲子趣味体验,到专业滑雪、冰雪竞技等动感项目,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赛事承办与全民赛事双线发力,体育热潮席卷河湟大地。专业赛事方面,海东市成功承办8场“青超联赛”海东主场比赛,绿茵场上的激烈角逐点燃球迷热情,积极做好2025年“青超联赛”闭幕式活动,持续放大赛事品牌效应;群众赛事方面,冬春季“青BA”群众篮球赛火热开赛,六县区联动组织比赛超600场次,2000余名运动员同台竞技,赛场内外掌声与呐喊声交织,全民运动热情被彻底点燃,彰显出体育文化的强大感染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海东市以赛事为纽带,巧做“融合文章”,深度串联“农体文旅商”五大业态。赛事期间,高品质产品展销琳琅满目,直播带货热潮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独具韵味,特色活动穿插其间,构建起“赛事为媒、文旅搭台、农商唱戏”的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五大业态相互赋能、良性互动,让赛事流量成功转化为消费增量,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潮起河湟风正劲,奋楫扬帆启新程。站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海东市将始终深耕河湟文化沃土,以赛事为桥凝聚发展合力,以融合为翼拓宽发展路径,持续推动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贡献海东力量。(全媒体记者 周晓华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近日,全球海拔最高的行浸式夜游项目——“情满拉萨河”(水上林卡 正式运营,为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拉萨夜景提供了新选择。作为2025年拉萨市重点打造的文...
2025-11-09 2
从《沉默的荣耀》的热播到吴石故居的人潮涌动,是一场红色记忆的“重启”——荣耀不再“沉默”,信仰在当代更加凸显。影视热剧让人们重新走进历史、重忆来路,也...
2025-11-09 2
11月5日,2025重庆国际旅行商大会拉开帷幕。这场以“多方邀约聚合力、开放联动破新局”为特色的行业盛会,吸引了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嘉宾参会...
2025-11-09 2
为深入开拓国际入境旅游市场,2025年11月4日至6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四川重点文旅企业,赴伦敦参加世界旅游交易会(WTM...
2025-11-09 1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溱洧初冬迎贵客,千年胜地叙媒好。”2025年11月8日,第26届中国记者节如期而至,一场主题为“以媒为桥・遇见溱洧”的媒体采...
2025-11-09 1
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体验经济的兴起、下沉市场的挖掘和技术创新的推动,未来,文旅市场发展将呈现多元化、科技化与跨界融合趋势。通过政策、技术、业态协同发展...
2025-11-09 1
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孙珩力#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 近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甘肃省张掖市启动。活动...
2025-11-09 1
探索成都镜里镜外的山水美滕林君推开窗,绵延的绿意铺陈眼底;抬眸处,壮丽的雪山横亘天际,这幅揉进成都民众生活中的画,仿佛近在咫尺。近几年,成都市区的观山...
2025-11-0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