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河湟文脉润海东 文旅融合谱新篇——前三季度海东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9日 09:04 3 admin


河湟文脉润海东 文旅融合谱新篇——前三季度海东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图为土族阿姑展示盘绣作品

今年以来,海东市积极打造“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IP,全市文旅部门锚定“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核心使命,深度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局,以文塑旅铸魂、以旅彰文赋能,推动文体旅游广电各项事业多点突破、全域提质。1月至9月,海东市累计接待游客2479.81万人次,同比劲增24.33%;实现旅游总收入69.53亿元,同比增长20%,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精品活动擦亮文旅品牌

文化为魂,活动为媒。今年以来,海东市以重大文化活动为纽带,以精品文艺创作为支撑,让千年河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璀璨光彩,持续擦亮特色文旅品牌。

今年,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的圆满落幕,成为激活全年文旅市场的“强引擎”。开幕式上,歌舞飞扬、鼓乐喧天,尽显河湟大地的热情与豪迈;原创花儿剧目专场演出中,演员们以真挚的情感演绎着河湟儿女的生活故事,婉转的花儿曲调直抵人心;西北五省区花儿名家演唱会暨2025第二届河湟原生态花儿大会上,各路名家同台献艺,原生态的唱腔与创新改编的旋律交织,唱响河湟文化的时代新声;全省乡村超级联赛则点燃了全民参与热情,赛场内外洋溢着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

活动期间,约800名嘉宾齐聚海东市,1000余名演职人员倾情演绎,累计吸引现场观众1.71万人次,线上直播点击率突破20万次。同步设置的61处河湟特色美食、农副产品、旅游推介展示区更是人气爆棚,4万人次游客在此驻足品鉴、互动选购,实现了文化展示与消费促进的双向奔赴、互促共赢。

文艺创作领域的突破更为河湟文化品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首部大型歌舞诗剧《大道河湟》与原创花儿剧《阿哥的白牡丹》相继成功上演,不仅填补了海东市级没有独立剧目的历史空白,更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将河湟文化的深厚底蕴、民俗风情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成为河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千年文脉焕发蓬勃生机

守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城市的历史根脉与精神家园。今年以来,海东市以系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为主线,深耕河湟文化沃土,通过节点活动赋能、资源挖掘提质、文物保护筑基,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海东市紧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关键契机,精心策划系列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上,刺绣、唐卡、土族盘绣等传统技艺作品琳琅满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献艺展现匠心;花儿、秦腔、皮影专场演出轮番登场,悠扬曲调与灵动光影交织,勾勒出河湟民俗的独特韵味;手工艺品展示区里,一件件饱含传统智慧的作品吸引群众驻足观赏、互动体验。多层次、立体化的展示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博物馆”走向“生活场”,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触摸文化根脉、感受传统魅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海东市持续加大挖掘、申报与储备力度,目前海东市已储备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0名、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5项的储备工作,成功申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名,争取到2026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233万元。

在文物保护领域,海东市文物“四普”工作扎实推进,累计完成2804处文物点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02处,复查覆盖率达100%,同步完成2797处文物点的数据审核,为建立文物资源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文物保护精准化筑牢了数据基础,让沉睡千年的文物在科学保护中“活起来”。

品牌引领文旅新热潮

为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海东市创新推出“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消费品牌活动,精准对接游客“去哪里、怎么去、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住哪里、带什么”等核心需求,出台硬核措施,涵盖集中推介、优惠政策、精品线路、特色美食等多个领域。

精心策划推出自然风光、河湟美食、精品线路、乡村旅游、品质民宿、网红打卡点等特色板块,全方位展现海东文旅的魅力。凭借丰富的业态、优质的服务和实惠的政策,成功吸引西宁市、甘肃省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周边城市游客周末前来休闲度假,有效推动文旅消费扩量、提质、升级,让“周末游海东”成为区域文旅消费新时尚。

旅游服务质量是城市文旅形象的“试金石”。前三季度,海东市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核心要素,全力提升旅游供给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旅游旺季持续升温。重点景区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全面排查整改“脏乱差”问题,为游客营造整洁优美的游览环境;涉旅购物场所乱象整治持续加码,严厉打击无证导游、擅自变更行程、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在品牌创建方面,海东市主动发力,积极推进休闲街区、星级饭店、等级旅游民宿等申报工作,目前1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11家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接待点、2家3A级以上景区的申报正在评审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互助土族自治县“盛世华年‘礼’ 七彩互助‘情’”乡村旅游线路成功入选“全国精品”,成为海东市乡村旅游的闪亮名片。

以赛为媒激活发展动能

体育赛事为媒,激活发展动能。海东市精准把握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提升、产业发展带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多重价值,以赛事IP为引擎,丰富业态供给、搭建融合平台,让体育活力与发展热力相互激荡,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冰雪+体育”新赛道,海东市持续扩容冰雪旅游产品矩阵,让“冷资源”变身“热产业”。互助彩虹部落土族园、乐都瞿昙滑雪场等6个冰雪运动场所精心策划,推出35项特色冰雪旅游项目,从冰上滑梯、雪地摩托等亲子趣味体验,到专业滑雪、冰雪竞技等动感项目,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赛事承办与全民赛事双线发力,体育热潮席卷河湟大地。专业赛事方面,海东市成功承办8场“青超联赛”海东主场比赛,绿茵场上的激烈角逐点燃球迷热情,积极做好2025年“青超联赛”闭幕式活动,持续放大赛事品牌效应;群众赛事方面,冬春季“青BA”群众篮球赛火热开赛,六县区联动组织比赛超600场次,2000余名运动员同台竞技,赛场内外掌声与呐喊声交织,全民运动热情被彻底点燃,彰显出体育文化的强大感染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海东市以赛事为纽带,巧做“融合文章”,深度串联“农体文旅商”五大业态。赛事期间,高品质产品展销琳琅满目,直播带货热潮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独具韵味,特色活动穿插其间,构建起“赛事为媒、文旅搭台、农商唱戏”的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五大业态相互赋能、良性互动,让赛事流量成功转化为消费增量,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潮起河湟风正劲,奋楫扬帆启新程。站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海东市将始终深耕河湟文化沃土,以赛事为桥凝聚发展合力,以融合为翼拓宽发展路径,持续推动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贡献海东力量。(全媒体记者 周晓华 摄影报道)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